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动车追尾绞杀中国市场

火烧 2011-07-30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动车追尾事件引发高铁私有化争议,影响中国市场环境。文章指出权力腐败与私有化削弱中国企业竞争力,高铁投资加剧市场失衡,挑战中国发展模式。
如果你是一名投资者,如何投资?毫无疑问,投资高速铁路必然是最佳选择!在多年的市场化改革中,铁路是最后的堡垒,而且,高铁有点技术含量,让中国模式有路可走。

有官方数据表明,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加快了高速铁路发展计划,客运专线建设将增加三分之一,我国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将突破1.3万公里。其中,最引起争议的是,高铁走的是高端路线,不再是土气的绿皮车,而且有政府及其资金支持。很明显,高铁是最丰厚诱人的大蛋糕。

但是,如何参与高速铁路发展计划?从以往的改革实践来看,最典型的应该是权钱交易和私有化这两种很有特色的“商业模式”。

从公开的报道来看,自2007年底以来,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采取暗箱操作让多家资质不符的民营企业中标铁路建设项目,给国有资产造成巨额损失。但是,在某些人看来,权钱交易这种商业模式虽然善于变通,但毕竟有违法之嫌,不如“私有化”以改革之名来得直接有效,尽管这已经是违反了国家宪法。事实表明,私有化往往能够捞取最大的市场收益。这次温州动铁追尾急不可待,铁路私有化急不可待!有些人已经按捺不住了!

毫无疑问,动车追尾急不可待,铁路私有化急不可待,权力腐败和私有化已经再次开始绞杀中国市场!

权力腐败和私有化不利于中国产业发展。在整个高速铁路总投资中,除了高速动车组技术由日本德国等国家的企业把持以外,全球近80%的高铁配套轴承也大都由外资主导和控制,而中国轴承企业大多难以生产制造高端轴承。这些中国企业大多只有依附外国品牌及技术合作才能求生存谈发展,如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华之星”被权力拒绝参与竞标。在中国市场中,或明或暗的私有化“潜规则”,“恰到好处”地配合权力分散或化解了中国企业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能力。长期以往,高铁又将如何拉动中国市场改变“中国山寨”?

权力腐败和私有化将会急剧恶化中国市场环境。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2010年达到了46%,其中高铁项目投资大周期长,比如,京沪高速铁路1300多公里,投资高达2000亿左右。而与此相反,很多中小实体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挑战。很多事例表明,由于权力腐败和私有化“潜规则”,政府主导的高铁投资,必然也会象其它大型央企及国家金融机构一样“心有不公”乱花钱扰乱中国市场。好的市场仅有道德的血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一种力量改变中国市场。高铁,又将如何推动中国市场改变“资本态势”?

由于权力腐败及私有化,中国权力及资本往往屈服于高压强势的国外垄断资本及境内外反华势力。高铁建设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国模式的发展。

相关文章

  • 院士王梦恕回应中国高铁建设八大质疑
  • 孔庆东:喜忧参半费思量
  • 官员暗示卖铁路,“第二次保路”刻不容缓!
  • 高梁:产权改革是铁路的歧路
  • 亲身经历的两项重要科技发明的开发遭遇
  • 杨松林:中国高铁动了谁的蛋糕
  • 谨防动车事故被“妖魔化”
  • 空心菜:铁道开启私有门    怀念贪官刘志军
  • 贾晋京:地缘系统工程与动车事件
  • 河北惨烈追尾事故:公知、意领、媒人为什么都哑了?
  • 邋遢道人:蝲蝲蛄一叫,政府还真不种庄稼了
  • 运十的悲剧不能在高铁重演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