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反腐?还是反右?这是一个问题——改制企业腐败无人管,终将酿大祸(79)

火烧 2010-12-06 00:00:00 网友时评 1034
文章探讨当前反腐举报机制失效问题,对比历史反右运动,揭示实名举报人面临的风险,反思改制企业腐败治理困境,呼吁正视历史教训,推动制度完善。

半个世纪前的“反右”,已经蒙上了厚厚的历史尘埃。  

据说,那次对民族精英的毁灭性打击,是从:各级动员向党组织提意见,并且要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开始的。  

半个多世纪以后,历史似乎正在出现惊人相似的一幕:  

各级设立举报窗口、举报电话,有此地方甚至将空白举报信寄至百姓家中并设巨奖等等,动员群众举报腐败。而高层一旦收到铺天盖地举报材料,却无暇处理,只得将其层层转给被举报人所掌控的那一级政权,甚至直接转给被举报人。  

半个世纪前的“反右”,那些相信“言者无罪”而知无不言的,大都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半个多世纪以后的实名举报人,似乎也正在步当年右派分子的后尘。  

最典型的例子是中国矿大的 王培荣 教授,因长期网上举报贪官“被失业”。   

最近一个案例,则是举报公务员考试作弊的王鹏,被跨省拘捕并被刑讯逼供。  

博主则是在网络的众目睽睽下,被变相剥夺就业权和生存权长达一年之久。  

半个世纪前的“反右”,领导人的初衷,其实也确实是想发动人民群众,揭露自己的阴暗面。只是后来发现运动有些“失控”,这才将“百花齐放”的口径,改为“引蛇出洞”。  

半个多世纪以后的“反腐”,领导者对腐败似乎也真的洞若观火,可是一旦腐败如重庆那样大面积暴露无遗,又显得束手无策转而竭力“维稳”。  

被国人寄予厚望的哈姆雷特王子,絮絮叨叨地念着“活着,还是死去,这是一个问题”时,一次次与建功立业的时机擦肩而过,直到阴谋家的毒药即将发作,才挣扎着以最后一搏与仇敌同归于尽。  

难道哈姆雷特的悲剧还要重演?  

难道反腐真要沦为又一次反右?  

王鹏最近的经历让人们看到:  

时代不同了,民心不可违,“有利的情况,正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的确,腐败势力拼命想捆住历史的车轮,但在觉醒了的人民面前,它们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而一旦大大小小的哈姆雷特不再犹疑,历史必将翻开新的一页。  

博客连载“索引”-书记举报亲身经历

   

   

   

相关文章

  • 赵剑斌:当代英雄前赴后继
  • 赵剑斌:“树欲静而风不止”
  • 孔庆东:这力量是钢!
  • 赵剑斌:维权不能仅仅为个人
  • 赵剑斌:重赏之下没有“勇”夫
  • 赵剑斌:没有暖气的冬天
  • 赵剑斌:所谓产权虚置其实是个伪命题
  • 左大培:序《钢城》——保卫工人阶级利益的长篇力作
  • 一曲中国工人阶级捍卫科学社会主义的英雄凯歌
  • 《钢城》——讴歌工人阶级的力作
  • 赵剑斌:《钢城改制变局》十九--短兵相接 之际,万众一心 保钢城
  • 赵剑斌:钢城工人高举毛泽东的旗帜前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