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不是“股民”

火烧 2008-04-28 00:00:00 网友杂谈 1026
文章探讨中国证券市场中‘股民’一词的特殊性,指出其与国外‘投资者’称谓的区别,分析称谓差异带来的待遇不公,并强调‘股民’多指中小投资者,引发对市场公平性的反思。

我不是“股民”

不经意间已涉足证券市场十余年,按国外的说法也算是一个投资者。感慨良多。总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古人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故先就“股民”一词说起。

欧美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出现要比中国早约150余年,最早出现的是证券市场,后来又出现了债券市场、期货市场……,我国在解放前有过证券市场,现在的证券市场是在上世纪九十年初出现的。在国外涉足金融市场的人叫做“投资人”或“投资者”。在中国有一个非常有中国特色的称谓——“股民”。

“股民”一词在国外应该如何称谓?也就是翻译成外语是什么呢?本人查了一下。用《文曲星》查,答曰:“无此词”。再查《新日汉辞典》亦无此词。本人手头最早的有关证券知识的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的《证券交易所——投机的天堂还是金融市场?》,此书是世界知识出版社根据法国阿蒂埃出版社1987年版图书译出,书中亦无“股民”一词。窃以为“股民”一词系中国独创。

投资股票无论你富可敌国还是只有区区100股股票,都是公司的股东,都可以按股份享受股东的权利,都应该遵守交易规则,投资者的目的都不能是说高尚的,但目的是一致的——赚钱。

“股民”一词中的“股”字是指“股票”,《辞海》对“民”字有三种解释:“1.人民。2.古代泛指被统治的庶民。…...一说古代民字本专指农民。3. 泛指人或人类。”据此“股民”一词说的好听一点是:投资股票的人,说的不好听一点是:投资股票的被统治的庶民(农民)。

非常感谢发明“股民”一词的朋友,“股民”一词确有中国特色。根据本人足证券市场十余年的经验,在中国“股民”是专指投资股票的中小投资者。中国的媒体、官员以及一些经济学家也频频使用“股民”一词。迄今为止我未见任何中国的媒体、官员以及一些经济学家把投资股票的国家、机构、法人叫做“股民”。

孔子说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纵观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孔子的话被贯彻的很好,孟子的话等于白说。

中国有了“股民”一词就把证券市场参与者分为两类——有中国特色的“投资者”和中国特色的“股民”。称谓的不同造成了待遇上的不同。于是中国特色的“投资者”和有中国特色的“股民”在“三公”的原则下就出现了种种的不公——信息不公、交易费不公、配售新股不公……。总之有好事是有中国特色的“投资者”的,有坏事则必是有中国特色的“股民”的。相信所有参与中国证券市场的人都深有感触,例子俯拾皆是不必列举。

因此我认为发明“股民”一词的人,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使用“股民”一词的人,同样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我建议那些有中国特色的“投资者”们应该给发明“股民”一词的人发一个一吨重的金质奖章。

“基民”、“网民”、“彩民”等词与“股民”一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此我要大声说:“我是投资者!我不是股民”!

相关文章

  • 钮文新:中国金融业厚颜无耻
  • 任评说:不查场外融券股市未来还有危机
  • 温铁军等:金融资本“无祖国”与做空中国图谋
  • A股市场是如何走入混沌量子状态的?
  • 何新对近期股灾及经济形势的10点看法
  • 何新荐文:谁害了中国股市?
  • 朱永嘉:从中国古代在货币问题上的探索看当今股市暴跌
  • 钮文新:“阅兵”感想
  • 占豪:全球会爆发新危机吗?大国会联手救市吗?
  • 张庭宾 | A股崩盘救市崩溃真相:央行最糟政策内外双重"自残"
  • 钮文新:应对全球股市暴跌,中国需实施严格的资本管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