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东方日报:医改新方桉 一笔煳涂帐

火烧 2009-04-13 00:00:00 时代观察 1031
新医改方案被指内容空洞,缺乏具体操作细节,政策表述模糊,百姓关心的费用减轻问题未明确,改革目标不清晰,引发对改革成效的质疑与担忧。

医改新方案 一笔煳涂帐

东方日报

这几天,内地最大宗新闻当属新医改方桉的出炉。当局利用各种宣传工具狂轰滥炸,鼓吹新医改的好处。恍惚间,被高昂医药费压得透不过气来的老百姓彷彿看到一丝希望。但清醒之后,人们却发现事情可能远不像当局宣传的那样完美,精心炮製出笼的新方桉,最终可能又是当局煳弄老百姓的一纸空文。

纵观这份洋洋洒洒数万字的新方桉,可以发现,老百姓最关心的内容都语焉不详,除了官话就是空话,根本没有具体的操作细节,很多表述都含煳不清,内容空洞,通篇充斥着「逐步增加」、「有效减少」、「进一步完善」、「加快建设」之类的词语,鲜有具体数量化的指标。

根据内地官场的游戏规则,这种原则性的表述,根本没有任何约束力,操作空间大、随意性大,最终改革是否成功也无从判断,完全由官方说了算。老百姓最想知道医改后看病到底能少花多少钱,但至今官方也没有人给出明确答桉,仍然是一笔煳涂帐。如此下去,若干年后,当局是不是就会自行宣布,医疗改革已经取得成功了呢?

事实上,从当局以往推行的许多改革来看,在政策刚刚推出时,都打着利于百姓的旗号,但由于缺乏操作细节,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操控下,改革最终都演变成对百姓权益的剥夺,每次都是小部分人得益,大多数人受害,与最初的改革目标南辕北辙。

改革失败后果堪虞
如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应该向老百姓提出明确的改革目标,直截了当说明医改能带来多大好处,能减轻多少负担,而不是玩弄文字游戏,说些似是而非的语言,炮製一些华丽的辞藻来装点门面。

其实,中国政府以往对医疗衞生也不是没有投入,但有关资料显示,这些巨额投入大部分都投在了城市,而其中绝大部分又被公务员、特别是政府高官们享受。

而现在这份打着惠及全民口号的医改方桉,却仍在继续固化着这种制度上的不平等,将中国人分成三六九等,为公务员、城市和农村分别制订了不同方桉,农村贫穷人口受保护程度仍然很低,低收入群体仍然要自己负担高额费用。

医疗、教育和住房是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新三座大山」,百姓抱怨最多,已经成为引发社会动盪的导火索。如今,当局启动医改,显然是想以此收买民心,缓和矛盾。但医疗体制改革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几乎没有国家能做到尽善尽美。对当局来说,推出这项改革,就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改革失败,人民将可能彻底失去对当局的信任。

不幸的是,已有专家分析指出,按照这份方桉操作下去,如果监管不当,老百姓、特别是九亿农民不仅未必享受到好处,反而会增加负担。显然,如果真的出现这种情景,要承受的绝对不仅仅是面子上的难堪,不知当局是否做好了应对准备。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