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评温州官员低价买拆迁房

火烧 2009-04-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温州94名官员低价购买拆迁房,引发腐败质疑。官员购房价格远低于市场价,凸显住房制度漏洞。呼吁加强官员房产申报,遏制低价购房乱象。

评温州官员低价买拆迁房
 
 
    房价涨得离谱,只听见平民百姓叫苦连天,却很少看到各级官员们站出来说买房贵。难道是官员和他们的子女、亲属不需要买房吗?可能会有一少部分官员享受分配住房,但大多数官员还是需要自己掏钱买房的。不过,同样是买房,买同样的房子,甚至是更好的房子,一些官员买的房子远远低于市场价。昨天,本报等多家媒体披露的温州94名官员买拆迁房,让人们看到了官员低价购房的冰山一角。
  这则新闻的消息来源,始于国内网站一个名为《温州旧城领导内部购房贪污的猫腻解读》的帖子。这个帖子曝光了一份温州旧城改建指挥部的内部文件,内容为“多余安置房按暂定价格销售给相关人员”,名单涉及全市多位局长、主任、院长、书记、行长等政府官员在内的94名“工作联系部门有关人员”和49名旧城改建“指挥部工作人员”。网络真是个好东西。难怪总书记、总理有时间都要上网看一看,很多真实的情况,第一手的信息,都是网上的帖子首先披露出来的。网络不受地域限制,不分本地监督、异地监督。这样的内容,本地报刊可以公开发表吗?网上发了,全国人民都来监督,媒体紧随其后,任何人想封锁消息也办不到了。
  官员低价买房,不是温州一地特有的市场猫腻。现在市场的房价,有几个官员凭自己的公务员薪酬买得起房子?官员也要住房,靠自己的薪酬买不起商品房,如何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应当尽快出台相关的规定。无论是发放住房补贴,还是建造公(务员)屋,都需要有公开、透明的说法。“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长期以来,官员住房的解决,始终缺乏明确的标准、办法,各级官员自行其是,任意而为。一些官员倒在低价买房、超标住房上,除了自身的贪欲外,也不能说没有官员住房制度上的原因。
  4月9日出版的《瞭望东方周刊》披露,某市纪委正研拟推出一项举措,要求官员对其房产进行申报,特别是将申报重点聚集在“以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购房”上。该杂志转引一位司法人士的话说,“在上海,涉及低价购房的干部恐怕为数不少。一些党员干部认为法不责众,试图蒙混过关。”中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迟迟难以全面实施,个中原因,一言难尽。可否分两步走,金银细软留待以后另行申报,第一步先把官员房产申报搞起来,很值得反腐败部门研究。我们可以设想,无论是全部财产申报,还是房产申报,都会有相当一部分官员不敢如实申报。这也不要紧,只要申报了财产,包括房产,如果发生隐瞒、漏报,由周围的人民群众进行监督,很容易搞清楚。
  现在查处的腐败官员,几乎没有不与开发商有联系的。开发商的行贿手段之一,就是低价向官员售房。上海“炒房区长”康慧军,利用职权低价买房、抛售赚取差价,涉及房产24套。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案,牵扯出市国土局局长臧正金家有4套住宅,价值600万。温州大批官员低价买房案,显示腐败正向集团化演变,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北京晚报 苏文洋)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新的拆迁条例不能解决强拆问题?
  • 毛泽东“阅卷”各地作答的拆迁“试题”
  • 伟大的胸怀——毛泽东是如何看待拆迁的
  • 初衷再探:强拆是违背还是符合改革初衷?
  • 梦投乌有村遇吏拆房
  • 拆迁公司自曝暴利内幕:拆一个城中村可赚几百万
  • 高唐州知府高廉在殷天锡同志追悼会上的讲话
  • 毛主席论拆迁--中国迎来暴力拆迁与反暴力拆迁的年代
  • 香港深层次矛盾实录之一--高铁事件,活生生的阶级斗争
  • 《南方都市报》积极报道拆迁官员被杀意欲何为?
  • 毛主席离去之后,中国人民从此又跪下去了
  • 暴力拆迁根源在于资改派的反毛--毛主席论拆迁的启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