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港媒:市场化医改失败,农村医疗惹关注

火烧 2009-03-31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新生儿感染事件暴露农村医疗严重问题,市场化医改导致资源分配不均,基层医院设备老旧、管理混乱,引发社会对医疗改革方向的深刻反思。

婴儿枉死保健院 农村医疗惹关注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医疗体制以公益性为核心,在城镇实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在农村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当年风行一时的「赤脚医生」,儘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却为数亿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曾被世界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

太阳报

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三月中发生严重新生儿医院内感染事件,六名受影响的初生婴儿相继转送北京抢救,其中五名患儿不幸夭折。由生部和天津市医学专家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初步认定,事件起因是「新生儿室管理溷乱并存在重大医疗缺陷」。

当局的调查结果让人触目惊心,蓟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新生儿病区布局及工作流程完全不符合环境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保证手术安全。更有患儿家属向传媒爆料,称院方提供的被子根本没有洗过;床上、地上、牆上到处都能见到蟑螂。

令人难以想像的是,这样一所「存在重大医疗缺陷」的问题医院,在蓟县竟然已经属于条件最好,而且还是一所二级妇幼保健机构。无怪乎医院负责人面对传媒质疑时,还大言不惭:「我可以告诉你,完全没有问题。」一家县级主要医院状况已经如此,乡镇一级的生院和乡村生所的医疗条件可想而知,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更叫人担忧。

事实上,在内地农村的基层医院,设备陈旧不全、人员流失严重、管理鬆懈、医务人员既缺专业知识又无责任心等问题比比皆是,医疗事故频生,「见死不救」的悲剧亦非罕见。农村医疗服务严重不到位,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唯利是图 医改失败

农村医疗服务百病丛生,是内地近年将医疗改革变成医疗极端市场化造成的恶果。政府为解决医疗机构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将医疗服务完全推向市场。

当局将引入市场竞争作为改革的主轴,令医疗机构在唯利是图的市场化环境中,社会责任感愈来愈澹薄,一切「向钱看」,离社会需要和民众的期待愈来愈远,埋下了医疗改革失败的伏笔。

当局长时间酝酿,却一再推迟的新医疗改革方桉将于近日公布。据称,有关方桉主要针对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民众都冀望新方桉不会令他们百上加斤,医疗费用更不会成为令他们衣食不继的经济负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的医疗体制以公益性为核心,在城镇实行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在农村建立了合作医疗制度。当年风行一时的「赤脚医生」,儘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弊端,却为数亿农民提供了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曾被世界生组织和世界银行誉为「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健康收益」的「中国模式」。

内地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发展成就有目共睹,但建基于全盘市场化的医疗改革,不但剥夺了佔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城镇贫困居民享受基本医疗服务的权利,问题不断恶化,更令「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政治计时炸弹。这样的医疗改革,无疑是失败的。

进行新的医疗改革,政府必须加大投入,让医疗机构摆脱全盘市场化的生存模式,否则蓟县初生婴儿枉死的悲剧和无日无之的「见死不救」丑闻,只会不断重演。

相关文章

  • 江宇:中国应借鉴发达国家公立医院改革经验
  • 李玲:仇和落马与私有化医改的不归路
  • 江宇 | 从医改看中国改革政治经济学:改革到底有多难
  • 你要医改的“小政府、大社会”吗?
  • “6.26”——“弱势群体”不能忘却的纪念
  • 赵磊:“过度医疗”是另类的“生产过剩”——用马克思主义定位“新常态”(之四)
  • 医疗私有化是如何祸害拉丁美洲的?
  • 社会办医掩盖着严重腐败:82岁老医生炮轰民营医院
  • 江宇:社会办医只“松绑”不严管是对人民不负责任
  • 忠言:警察荷枪实弹防“医闹”让人五味杂陈
  • 江宇:私立医院比公立医院更有效率?这是迷信,不是科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