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六十年小记

火烧 2009-10-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回顾六十年思想变迁,探讨民族思想高度与个人天才的关系,指出毛思想继承者在草野,反思改革进程与目标偏离,强调群众与英雄的辩证关系。

        民族思想的高度,其实是个别人思想的高度。不要幻想一个民族所有的人某一天突然整齐划一的达到了一个高度。因个人的高度拔高了民族的高度,这样是可能的,但是也是悲哀的。独自撑起时代的思想高峰,背负着黑暗因循的压力,毫无疑问,这种人会拔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高度。六亿神州尽舜尧,绝对是不可能的。

        这种天才式的思想者毫无疑问是存在的,但也是旷世罕见的。

        鲁迅写过《未有天才之前》,既有天才之后呢?天才陨落了,思想就该堕落吗?其实也不是堕落,应该是回落。有人很准确的说过这样的话:毛思想的真正继承者,从来也不在庙堂而在草野。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重要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这两句并不矛盾。

        六十年来的历史,不能简单幻化为截然相反的对立面。人民不会变,毛也不会变,他已经成为历史。社会却变了,变的翻天覆地,变得眼花缭乱,那么,是不是当局,转向了?

        历史不是这么简单。

        当初起步的时候,改革起步的时候,大部分人(当然不排除一小部分人别有用心)都不是蓄意背叛,大部分人都相信,这一切,自己做的这一切,是拾疑补漏,“任何修正,都是进步”。于是在当时大众认可的范围内扬帆起步,“那是一个春天”,歌曲里这样唱。可是,走着,走着,突然现,自己似乎与出发的目标相差甚远,越来越远或者遥不可及。

       彼岸在哪里?有人故意给出另一个答案,这不奇怪,人都是阶级的人。

        当初呼喊春天的人都错了吗?不是的。英雄的高度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英雄既倒之后,民族的思想,必然要回落到自己的原本水平,合乎大众的水平。曲高和寡,于是英雄的呐喊成为绝响。

        民族的苦难史就是民族的思想发展史,苦难的深度与思想的高度将成正比。这就是“反面教材”的价值所在。

        于无声处听惊雷。右翼不能占有大众,不能占据思想的高度,那必将裸奔。如果没有制约,前途实在不可言说。

        思想不能代替体制。体制固然没有那么糟糕,但是也没有那么好。

        君权神授,那是过去皇帝对自身合法性的解释;现代的社会,这个解释肯定不行。

        革命是不需要选举的,革命也不等于执政,所以革命有天然合理性。问题是,现在,有人在告别革命了。

        私相授受的权力,必然导致密室政治;也必然导致或东或西或左或右的政策摇摆。

        在我个人,试图从右的方面学习体制,从左的方面吸取思想。左和右,必须共存。没有左,也就无所谓右。不要做赶尽杀绝的事情,右的势力是大了些,但是其实也是纸老虎。左的力量应该在群众中,那些沉默的大多数。

        知识分子的喧嚣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从清末开始,所有的进步都是铁和血。今天阳光很好,我很珍爱这样的天气和这样的季节。但是,我知道,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知识分子的作用,至多也就是“但开风气”几个字而已。

       “阶级斗争”这个武器很锋利,也有效,但是杀伤力太大。一但祭出这个法宝,真的是玉石俱焚,我不希望这样。

        伟大的国庆,国旗方队是从1840年起步走了169步,1840年以来的历史,所有的思想者应该从头读起,特别是清末以来,政权更迭之际。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