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我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火烧 2009-08-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6
一位工人回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经历,讲述当时国家如何保障民生,工人待遇与政治地位,对比现今社会,表达对毛泽东时代的怀念与感慨。

                           我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我八十有余,不是党员,工人出身,小学文化。一九六0年春,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最艰难的时期,党和
国家还招了一批人,分别送到各高校去读书。他们是在职工人、历届高中毕业生。我(在职工人)也是一个,进了复旦大学专修数学(语文仍然是小学程度)
。在学期间拿原工资的75%(62元,大学本科毕业生58元),两年后毕业,分配到中学任教,随即恢复原工资(半年实习期内,仍拿75%的62元,实习期满后恢复原工资,而且把半年的差额100多元一分不少地补足。说句玩笑话,如有人做个手脚,把这笔不算小的钱给贪了,那是会神不知鬼不觉的。因为至少我不会想这想不到的事。但是不会的,因为那是毛泽东时代。)到新单位后,就当上了几十号人的政治大组长。请别小看了,组里还有两位共产党员空着呢。这是信任,
因为是工人出身呀!那时的工人真幸福,地位真高!
现在的工人要吃苦了!又要做牛马了!两个时代、两种命运、天壤之别!泪下来了!
    我深情怀念毛主席!怀念毛泽东时代!

    尽管当时处在自然灾害期,但人民的思想和生活
十分安定。工作、学习、读书、生活、结婚、生子等等都能保持正常;各条战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紧张而又轻松地进行着,好像并没有发生什么。
物资虽紧,但仍保证供给,学校的学习生活也正常进行,不受影响。这一切,归功于党中央领导有方,全国一盘棋、统筹兼顾、统筹安排,是关键的方针政策
。心中有数,遇事不慌。

    每年春节,我们都要回乡探亲。由工会代办好火车票,再发避孕药具,叫做“探亲不忘避孕”,事事
做得体贴周到,不用自己操心。坐几小时火车,还要
选个旅客代表。想想那时的所有工作,怎么做得这么
好呢?看看现在,乱像环生,丑态百出。真是无法相比。两种社会,两种人呀。

    回到农村家乡,没有看到因灾害造成了什么问题
。吃得饱,没人在挨饿。否则,我们去了吃什么?当
年如果歉收减产,国家很快就会发放返销粮到队里,
不会让种粮人挨饿。没有什么吃野菜、观音土之类的
,也从来没有过。哪有现在说的这么严重呀?更没听
说那里在饿死人!

    挨饿与“肚子饿了”是两回事,不能把“肚子饿了”当作挨饿。我定粮29斤,外加就餐券(上餐馆用),约30斤,在校每餐吃四两,足够了。现在有人
总说那个年代(前三十年)贫穷,吃不饱。那是在放
屁!吃不饱还能干活?见过那个年代吗?个个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即使是在灾害时期,也比现在强。各
地虽有地区差别,但在“统筹兼顾”的方针政策之下
,差别也会缩小。

    毛主席说:“总而言之,全国六亿人口我们统统
管着。比如统购统销,一切城市人口和农村里头的缺粮户,我们都管。又比如城市青年,或者进学校
,或者到农村去,或者到工厂去,或者到边疆去,总要有个安排。对那些全家没有人就业的,还要救济,总以不饿死人为原则。所有这些,都是统筹兼顾。”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340页)。

    这就是饿不死人的保证!这就是饿不死人的靠山
!这就是真正的、对人民“负责任的大国”。不要再
相信“饿死三千六百万人”谎言了!

    这是我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的一些亲身感受。
 
  

相关文章

  • 王树增《解放战争》节录,用事实反驳《大江大海》的谣言
  • 推荐北京人艺新排《龙须沟》和《窝头会馆》
  • 科学解读和评估两个三十年的经济增长与发展(一)
  • 献给1973-1982年出生的超龄儿童们
  • 浅说建国60年和我们的未来走向
  • 孙学文:驳资改派建国头29年“经济崩溃”论
  • 新华网:美国为何少祝福中国30年
  • 国庆大阅兵,精英之家电视台解说词!
  • 丑牛:又逢己丑--“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 《刷盘子还是读书》姊妹版:用一般科学原理认识毛时代
  • 梅新育:对建国初30年的重新估值
  • 与吴敬琏唱唱反调: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