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30年前的工人感情

火烧 2007-07-23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回忆30年前工人之间的关爱与互助,讲述高考时期工人师傅们无私帮助考生复习,展现那个尊重知识与人才的时代精神。

30年前的工人感情

 

柳鲲鹏

http://quantum6.vip.bokee.com

2007-7-23

 

关键字:30年前 工人感情 关爱 堕落

简介:从一位1978年参加高考的人的回忆,可以知道当年的工人如何是相互关爱、帮助的。只是这个时代、社会、国家、民族,是否还记得他们?他们的贡献,他们的勤劳,他们的无私,他们的关爱,反而成了傻瓜的特点。对这个没有良知的这个时代来说,人们觉得堕落成这样是正常的——对没有良知的人来说,堕落也是一种骄傲。

 

 

  今年是恢复高考30周年,不少人写文章回忆自己以前的高考杂事。近来看了一位叫徐云的一篇文章,作者怀着“感恩的情愫”,回忆当年高考的事。从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当年工人间的感情。

  “恢复高考的1977年,我在一家工厂当工人。师傅们都鼓励我去参加高考。”这种鼓励、盼人上进的作风和人,现在还有吗?作者觉得自己水平不够,就没有参加。第二年的时候,居然有人擅自作主给他报名了:“1978年高考报名又开始了,我仍按兵不动,师傅们暗中商量后,帮我去厂人事科报了名”。这算不算搞阴谋?算不算违背个人意愿?还是成人之美?助人为乐?相互帮助?

  据主流们宣传,那里大锅饭,干活都不是为自己干,所以没有积极性,出工不出力。但作者怎么说的呢?“作为一句工人考生,最伤脑筋的是缺少复习时间。每天上班8小时,工作任务重,劳动纪律严,下班时也就是筋疲力尽了”。谎言终究是谎言,一不小心就被人戳破了。

  没有时间复习怎么办?那些工人公然违背了主流们“人是自私的”的诊断,也忘记了为自己打算。他们“愚蠢”到什么程度?“在一次班组会上,老班长对大家说”,“这20天每天让他在上班时复习2小时,他的工作任务由大家分担,复习就去成品仓库”,“这件事大家还要对外头讲,要保密”。我估计,作者当时的心情之感激,一定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家人了。其实保密个啥?其他车间、工厂这种情况也不少见。这种温暖,无私帮助,请问现在的中国还有吗?这种利人不利己的思想,完全跟现在的唯利是图相违背,与当前时代精神格格不入。

  更让人吃惊的是,一次老班长“递上一支崭新的钢笔说,这是大伙买的,希望你能考出好成绩”。那里送钢笔大概比较流行,说明那是一个人人好学的时代,尊重知道和人才的时代。现在送钢笔,如果不被人耻笑,只有金笔才行吧,可怎么充满了铜臭的味道?瞧瞧这些傻瓜,替别人白干活不算,还要自己掏钱给别人买东西。是的,他们是傻瓜,但我们真的比他们聪明?对没有良知的人来说,堕落也是一种骄傲。

  作者说“要离开工作了十年的工厂,离开朝夕相处的工人师傅们,心里可真是有点伤感”。想想那些下岗工人的下场,再想想不久前一所大学毕业生狂砸东西的事,这种感觉,对他们实在是太陌生了。家,已经不是家了,已经没有找到家的感觉了;国家二字,只有国,没有家的感觉了。

  更夸张的是,老班长对大家说,“小徐考上了大学,这也是我们班组的光荣,下班后大家去照相馆拍张照,也算留个纪念”。人家考上了大家,你光荣啥?是的,对现在的人来说,那种工人之间亲如一家人的感觉,大概永远不能体验了。

  

  作者还记得他们,只是这个时代、社会、国家、民族,是否还记得他们?他们的贡献,他们的勤劳,他们的无私,他们的关爱,反而成了傻瓜的特点。对这个没有良知的这个时代来说,人们觉得堕落成这样是正常的——对没有良知的人来说,堕落也是一种骄傲。

相关文章

  • 怀念毛时代——“下岗工人”的命相、怨怼与生活
  • 脱根:城乡夹缝间的新生代农民工
  • “潜伏”在工厂的日子
  • 英雄无语--当年意气风发的知青、战士和工人如今沦为社会底层
  • “小心灭口”的黑社会式恐吓底气何来?
  • 取缔城管,给弱势群体生存的权利和尊严!
  •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工人阶级“尊严”和“伟大品格”的部分论述
  • “开胸验肺”呼唤为人民服务宗旨回归!
  • 下岗职工泣血请求--在建国60周年之际得到“特赦”
  • 中石油工人发言集
  • 一份不拟演讲的“演讲稿”:我有一个梦想
  • 新自由主义不死 老百姓苦难未已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