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富国烧玉米,穷国闹粮荒 富国烧玉米,穷国闹粮荒

火烧 2007-07-04 00:00:00 国际纵横 1040
富国用玉米提炼酒精作为生物燃料,导致全球玉米价格飙升,引发穷国粮食危机。新能源政策推动下,美国等国大量消耗玉米资源,破坏粮食供需平衡,加剧世界粮食紧张局面。

富国烧玉米,穷国闹粮荒

2007-06-22 16:41:16

刘军红

  近日全球农产品价格上扬,乃是富国的新能源政策所导致。富国高举环保大旗,也应考虑到穷国的实际。

  最近,世界主要富国开始用玉米提炼酒精,添加到汽油里当燃料,名曰“生物循环燃料”,导致世界玉米价格飞涨,农产品价格连锁上扬,穷国粮食拮据。

  2005年,美国在拒绝履行《京都议定书》规定的二氧化碳减排义务的同时,颁布了“新能源政策法”。该法规定,到2012年(即减排最后期限),美国行驶的汽车所用“生物燃料”要增加2倍,达75亿加仑(每加仑为3.8升)。2007年1月,布什发表国情咨文进一步提出新指标,称10年内(到2017年),美国的汽油使用量削减20%,“生物循环燃料”增至2006年的7倍,达350亿加仑。

  同时,世界其他富国纷纷效仿,提出相应政策。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1月提出“欧洲能源政策”,规定到2020年其“再生能源”使用量提高20%。2007年2月,日本“生物综合战略推进会”也建议安倍政府扩大国产生物燃料产量,追赶世界潮流。

  所谓“生物循环燃料”,就是指用玉米提炼的酒精(乙醇)。在使用中,通过将这种酒精添加到汽油中,形成混合燃料。之所以被称为“生物循环燃料”,主要原因是,以往的汽油是从石油中提炼的,属于“化石燃料”,而这种酒精则是从植物玉米中提取的,故为“生物燃料”,另一方面,玉米是可再生的,且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可吸收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因此又称为“可循环的燃料”。问题是,世界“三大富人区”集中“烧玉米”,必将打破世界粮食供需均衡,粮荒难免。

  从目前的提取技术看,每提取1升酒精,大致需要1蒲式耳(约25.4公斤)玉米。按这个比例计算,仅美国实现其2017年的目标(350亿加仑),就至少需要33.7亿吨玉米。而2006年世界粮食总产量不足20亿吨,总消费略高于20亿吨,供需关系尚可大体均衡。显然,突然增加如此巨大的玉米需求,世界粮食的供需关系将被打破。若再加上欧日的“需求”,估计即使砍掉世界所有的森林,改种玉米也无法满足。

  眼下的问题是,自美国搞新能源政策后,其玉米需求急剧上升,由1996年的不足5亿蒲式耳,增加到2006年的22亿蒲式耳。同时,作为世界玉米的主产地,美国用于提取酒精的玉米占其总产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6%,增加到2006年的18%。其结果,导致世界玉米价格飞扬。如2007年2月底,世界核心谷物交易市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玉米价格涨至近10年来最高,接近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粮食危机”时期的水平。

  尤为令人关切的是,当前世界粮食库存率下降到15%左右,约为1986年的一半。而玉米价格的上涨,刺激其种植面积扩张,而世界可耕面积相对固定,必然挤压其他作物用地,引起粮价连锁上涨。尤其是,传统上,玉米是主要的饲料,其需求扩张直接减少饲料供应,导致生猪、生牛等产量下降,成为肉、禽、蛋以及乳制品等农产品价格全面上扬的根源。

  近年来,作为富国俱乐部的八国集团不断高举“减灾、缩小差距、解决贫困”等“国际贡献”大旗,引领世界秩序。节能、环保也算其一。但政策犹如处方,集中用猛药,固然见效快,但副作用也不小。对症下药,也需考虑副作用,更需均衡调养。

  世上事,解决方法总不只一个,而“集中就是风险”。世界大统一的节能方式,恐怕只能给人类带来更大的隐患。显然,省一点粮食,多一点实质性的降低能耗的智慧,或许比“死盯玉米”更现实。 (作者为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学者)

相关文章

  • 温铁军等:粮食金融化挑战
  • 蒋高明:中国粮食危机严重 转基因不是出路!
  • 保障粮食安全,必须手握种子主权
  • 中国粮食安全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 白益民:中国粮食安全与隐忧
  • 印度和发展中国家粮食危机的根源
  • 李昌平:未来粮食危机并非因粮食不够人吃
  • 郑风田:入世十年农业挑战巨大,后十年能否保住难讲
  • 中国玉米保卫战:美国“先玉335”侵占东北种子过半市场份额
  • 警惕中国未来粮荒
  • 郭生祥:美国用粮食危机拯救美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