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中国时报:西方屡试不爽"颜色革命"对伊朗失灵

火烧 2009-06-18 00:00:00 国际纵横 1035
伊朗选举风波后,哈梅内伊下令检查有争议选票,但内贾德仍保持63%得票率。西方虽曾试图引发颜色革命,但因伊朗特殊政体、缺乏NGO及媒体支持而失败。美国面临是否承认选举结果的困境,凸显伊朗政权稳固与西方压力受阻。

中新网6月18日电 台湾《中国时报》18日刊文说,伊朗选举风波怎样收场,可能的结果就是:检查有争议的选票,却不影响整个投票结果。美国及西欧也许曾希望伊朗也发生“颜色革命”,但这是很难的。

文章摘录如下:

伊朗选举风波怎样收场,可能的结果就是:哈梅内伊已下令检查选票,但并非全部选票,而是有争议的选票。验票结果可能让几位挑战者增加若干选票,但却不影响整个投票结果。内贾德仍然是当选有效,风波虽难免留下后遗症,但目前却就此结束了。看看内贾德仍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高峰会谈笑风生的情况,就知其自有把握了,毕竟63%这个得票率是很难翻转的。

美国及西欧也许曾希望伊朗也发生“颜色革命”,但这是很难的,群众运动有其必要的条件,在东欧发生的事未必能在这个伊斯兰国家发生。虽然伊朗这次采取西式选举,候选人公开辩论,宣传与造势也很西式,但仍难以产生像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地的结果。

第一个原因就是伊朗革命后采取的政体很特别,是在神职人员监督下由总统与议会统治,神职最高领袖(目前是哈梅内伊)就等于是国家最高领袖,他的话能控制局面。

第二个原因是,西方非政府组织虽能在东欧扮演煽动者的角色,但这类组织都未能进入伊朗,美国与伊朗没有外交关系,在伊朗没有使领馆,也无法支持。

第三个原因是,反对媒体的造势影响虽然很大,但伊朗缺乏这类媒体,青年组织发动示威的能力也很大,但伊朗也缺这类组织。

美国电视台在报道并分析所谓的“颜色革命方法论”时曾列举颜色革命成功的条件,包括:控制主要的电视台、狂热而无理智的群众、象征物与标语口号、伪造的民意调查、有力的煽动人物。其实,它还漏举了一个重要因素:“虚弱的政权”。

内贾德之所以能得到大量选票,主要系因他在发展核能方面态度强硬不屈,这不仅是宗教最高领袖的意愿,也是伊朗多数人民的意愿,他之得胜等于经过了一次公民投票的认可,对西方压力的顽强抗拒,这便使美国立场非常尴尬了。

现在美国怎么办?如果硬要声援穆萨维,不承认内贾德胜选,则事件平息后,奥巴马政府将更难与内贾德打交道,不但不利于与伊朗改善关系,伊核问题的僵局将更难打破。但如果眼看“颜色革命”不可能成功,即刻承认内贾德胜选则太过示弱。美国不会承认事实,而大概是会等伊朗宪政监护委员会正式发表选举结果后,以失望的心情承认现实。

相关文章

  • 乔姆斯基:关于伊朗威胁论
  • 美国CNN名嘴拉里•金为何“语塞”?--霸权主义逻辑终将彻底失语
  • 美国中东战略大转身--石油即将暴涨
  • 警报:美伊年内将战,全世界将迎来大通胀
  • 清真寺与霍梅尼革命及其影响:伊朗核问题新解
  • 西班牙《起义报》:中国令人愕然地支持对伊朗的制裁
  • 不能只盯着经济贸易--从中国同意制裁伊朗说起
  • 安理会对伊1929号决议案将使伊朗“坐以待毙”
  • 美国推动联合国制裁伊朗的背后玄机?
  • 制裁伊朗是西亚外交战略的大臭棋
  • 卡斯特罗看天安舰问题和伊朗核问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