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曹建海:中国地产泡沫依赖症及其风险分析

火烧 2010-08-27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文章分析中国地产泡沫依赖症的特征与形成原因,探讨其对经济和社会的多重危害,指出可能引发的银行债务、粮食危机及社会冲突,强调房地产泡沫风险对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中国地产泡沫依赖症及其风险分析

曹建海

——在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的主题演讲

2010年8月17日于长春

一、地产泡沫的特征和界定

(一)定义

房地产在一个连续的交易过程中陡然涨价,价格严重背离价值,在这时的经济中充满了并不能反映物质财富的货币泡沫,随时可能破灭。

(二)特征

1、商品房屋供求严重失衡,需求量远远大于供求量,但需求量的构成极不合理;

2、投机交易气氛非常浓厚。

(三)界定

1、由于不合理的经济政策或体质因素,导致严重脱离价值的地产价格水平;

2、房屋空置超过警戒线;

3、经济过热,人们盲目看好经济和房地产前景。

二、我国地产泡沫依赖症的形成

(一)缺乏必要监督的公共权力与完全市场化导向,引起的既得利益集团借用土地交易实现对公众利益的巨大侵害,导致许多“支柱产业”依赖以掠夺为主的商业模式;

(二)中国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引发超高的价格泡沫和以过剩房屋为主要的特征的数量泡沫并存,被视为一种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三)政府对土地财政和房地产税费的巨大依赖,导致其昧心卖地生财而不能自拔;

(四)以房地产为核心的土地储备、出让和房地产开发投资,以及由此拉动的粗放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唯一力量;

(五)将按照泡沫价格计算的城市房屋,当成改革开放的主要成果,并为此沾沾自喜;

(六)担心房价回落会带来被扭曲经济的萧条,以及由房地产崩盘带来的商业银行坏账危机。

三、地产泡沫对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

(一)经济危害

1、高房价形成对消费的根本遏制,扼杀了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2、房地产的“虹吸效应”,导致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实体产业失去发展方向;

3、由于房地产泡沫诱发的银行体系大规模不良资产风险;

4、土地、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社会危害

1、民生被摧毁,人们失去了幸福感;

2、大规模财富转移导致收入分配和社会阶层的急剧分化,社会矛盾被空前激化;

3、全民炒房和拜金主义盛行,社会价值观被彻底扭曲;

4、政府丧失公信力,出现严重的执政危机。

四、“中国式”地产泡沫可能发生的危机及危机发生的逻辑关系

(一)银行债务危机:规模庞大的房地产贷款和地方政府债务

(二)粮食供给和农产品价格危机:名义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际上最令人发指的破坏耕地的制度和暴行(三)大规模拆迁可能引起的来自民间的激烈对抗、暴力冲突等社会危机

(四)由于对土地的过度开发,造成连绵不绝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五)中国经济陷入严重的“滞涨”危机,面临“失去的10年”

五、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对策和建议

中国当前的房地产调控充满凶险,随时可能失败,发展房地产必须具有长远观点。

(一)消除地产泡沫应义无反顾、不计代价;

(二)政府坚决退出房地产利益链,力避与民争利;

(三)建立政府福利开发、公民自住开发和企业开发并重的多元住房开发模式;

(四)废除不合理的房屋拆迁管理制度,将房屋拆迁置于房地产交易的框架之内;

(五)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杠杆,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消费标准,坚决遏制和消除不合理的住房投机需求;

(六)以持久稳定的低房价政策,实现对消费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