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时寒冰:5月经济数据--隐患不可忽视

火烧 2009-06-1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5月经济数据揭示通货膨胀隐患,PPI与CPI双降背后暗藏风险。文章分析房价上涨、资源类商品价格波动及CPI基数影响,警示经济复苏不稳,强调需警惕通胀压力与政策应对。

http://shihb.blog.sohu.com/118359181.html 

5月经济数据:隐患不可忽视
        时寒冰

    2009年6月10日,5月的经济数据出来了,主流经济学家不分青红皂白,提上开裆裤就开始唱赞歌。
    中国经济真的见底了吗?
    中国率先复苏了吗?
    作为一个深爱这个国家的公民,我做梦都想看到这样的结果。但数据告诉我们的不是这些。决策者还需冷静分析问题,及时采取对策,切切!让我来逐一剖析一下。

    一、通货膨胀隐忧加大。

    6月10日下午,央视东方时空记者电话采访我,让我对5月的经济数据发表看法,我认为,5月的经济数据正对通货膨胀发出严厉警告(当天晚上东方时空播出)。我在去年年底写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有关全球性通货膨胀即将到来的大胆预言,正在被数据显现出来,而且,这种迹象今后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水平同比下降1.4%。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7.2%,5月CPI和PPI继续“双负”。
    分析:
    其一,PPI持续下降,既是企业生产放缓的结果,也是企业生产放缓的原因。由于价格从上游向下游产品尤其终端产品传导滞后的原因,企业的收益会下降,这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正是PPI下降的原因。而生产的下降,会减少供给,容易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同时,这也说明,经济数据还无法对所谓的经济复苏作出确认。经济虽然在狂吃春药之下露出亢奋迹象,但春药当饭吃的成本实在过于高昂而且效果难以持续,风险亦非常之大。
    其二,PPI的持续下降,也间接说明,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投机、投资资金推动的结果,并非实际需求导致的。值得警惕的是,资源类商品的大面积、大幅度上涨,有可能使刚刚发出的还很脆弱的需求嫩芽被折断。由于消费低迷,下游的商品供应大部分是过剩的,资源类价格的上涨,使得企业通过市场转嫁成本成为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只能自行消化,这必然减少企业的利润,抑制企业的生产扩张积极性,从而,使得企业因资源类价格的上涨而收缩规模。这当然会减少商品的供给,助推通胀。
    其三,虽然与去年同比CPI总水平下降1.4%,但是,2008年5月可是同比上涨7.7%!相对这个大的基数,CPI其实并未怎么下降。而且,受猪流感影响,猪肉价格走低,客观上对CPI产生了拉低作用。更重要的是,今年1-5月,粮食价格环比分别上涨0.2%、1.0%、1.5%、0.4%、0.8%,已经连续五个月上涨,而粮价上涨,正是通货膨胀的先行信号。猪流感引发的养猪户亏损状况,又为下一个周期的猪肉价格暴涨埋下了伏笔——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隐患。
    其四,最近几个月房价在持续上涨,而房价是推升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我在此前专门写文章论述过这个问题。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6%,但是,2008年5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可是上涨9.2%!环比数据或更能说明问题。今年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1.1%,降幅比3月缩小0.2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4%,涨幅比3月扩大0.2个百分点。 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下降0.6%,降幅比4月份缩小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6%,涨幅比4月份扩大0.2个百分点。政府人为托市的效果是明显的,房价涨了。
    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听任房价下跌,自我挤压泡沫的大背景下,只有中国在助长泡沫。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鲁格曼教授上月在交大演讲时,称房地产泡沫是“邪恶泡沫”。他说:“我觉得房产投资过多很不好。因为房产投资带来的泡沫,是不会产生任何生产力的泡沫。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们也曾经面临高科技泡沫的破灭,但是上一轮的科技泡沫至少让我们用上了光纤,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在克鲁格曼看来,房地产泡沫是很邪恶的泡沫。
    怀抱着这个邪恶的泡沫,把数据弄好了,但弄数据从来都是我们国家的强项。有意思吗?由此恶化的民生,埋下的制约内需的隐患,又将如何解决呢?
    其五,虽然CPI和PPI双降,但是,包含的通货膨胀隐忧非常之大。举个例子,原油出厂价格同比下降50.6%,成品油中汽油价格却上涨4.7%。要知道,国际原油价格还只是刚刚接近2008年最高价一半的位置!一旦国际原油价格上涨,中国的汽油价格该是怎样的暴涨?

    二、出口在持续下降。

    6月11日,海关总署发布了5月份的进出口数据。数据显示:2009年1-5月,我国累计贸易顺差887.93亿美元,其中5月当月顺差133.89亿美元。前5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7634.9亿美元,同比下降24.7%。其中,出口下降21.8%,进口下降28%。5月份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641.27亿美元,同比下降25.9%。其中,出口下降26.4%,进口下降25.2%。而此前,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4月份的出口金额为919.4亿美元,5月份出口金额为887.58亿,5月的出口不仅同比去年下滑26.34%,环比4月份也在下滑。
    而且,这一数据还是在中国提高出口退税,鼓励出口的情况下得出的!
    这说明,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外围市场并未真正复苏。尽管统计部门世界无敌,但是,摆弄GDP可以,进出口数据毕竟是实的。

    目前,凡是比较向好的经济数据,大都与政府投资拉动或信贷投放持续增大因素有关。而这两大因素,并不能改变外部需求下降的现实困境和内部需求不足的顽疾。
    在全球都在疲于应对次贷危机的大背景下,我们应该沉下心来,走民富路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增强抗危机的能力和持久性,而不是挂着一个虚幻的率先复苏的花环到处招摇过市。只要能够复苏,是率先复苏还是第二个复苏真的那么重要吗?面子真的比民众的福祉还重要吗?做经济不是跟人比赛——其实我们也没有跟人比的资本,而应该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推动经济发展,实现民富国强。以运动式的思维搞经济,让我们这个饱经苦难的民族曾经付出了多么惨烈的代价!清醒吧,中国,我们需要务实!务实!再务实!
    后记:1)昨天央视二套节目也采访了我,让我谈对统计局摸底房价成本的看法,我的观点最终没有播出来。摸底房价是好事,但是,我非常担心拥有世界上最勇猛员工的统计部门,因用力过大,弄出来的成本比现在的房价还高!真的是被玩怕了。2)据报道,已实施15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迎来第一次大修。6月9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教授介绍了消法修改的大方向和趋势,其中一个修改的内容是,对网上交易、先交钱后签合同的消费行为和交易额巨大的消费行为,比如购买汽车、房屋等,赋予消费者“后悔权”。如果真的如此修订,那么,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最后一章最后一节的建议,无疑有了最明确的回应。把房屋和汽车纳入双倍赔偿范围,有利于促使开发商、汽车制造商提高房屋和汽车质量,减少欺诈行为。
          于2009年6月11日

   强烈谴责肆意删帖行为!
 
    本人站在民生角度研究经济问题,提出利民利国的建议,本人的文章严格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之规定,并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八荣八耻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些文章被一小撮来历不明、对科学发展观心怀不满的坏人悄悄删去,尤其是,今天突然发现《邓玉娇案背后藏着多少秘密?》也被删除,是可忍孰不可忍,本人对此表示强烈愤慨和谴责,并保留通过法律手段找出幕后黑手的权利!
    眼下,全国人民在如火如荼地学习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就要反腐败,而本人所写的两篇邓玉娇案的文章,就是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能够为中央依法反腐败、找出深藏案件背后的腐败分子提供重要参考。本人认为,邓玉娇案本后隐藏着种种腐败行为——从公款浪费到公务员道德沦丧到他们肆意凌辱百姓再到司法腐败,都清晰展现,理应对相关人员严惩不贷,纯洁革命队伍,重塑党的光辉形象。因此,本人希望邓玉娇案得到公正审理。本人坚持认为,邓玉娇勇于捍卫自身清白,为中国妇女维护自身权益作出了表率,应该受到公正待遇。果如此,既维护了法律尊严,维护了党的形象,又赢得了民心,震慑了腐败分子,可谓一举多得——而这不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吗?

本人sohu博客被屏蔽文章列表:
2009年6月3日:祈祷春天(诗歌)
2009年5月23日:邓玉娇案背后藏着多少秘密?(时事评论)
2009年3月4日:中国到底损失了多少亿?(财经评论)
……

相关文章

  • 明年三重叠加了就是严重经济危机的开始
  • 左大培:西方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李慎明:高度重视七个基础性资源可能相对萎缩的挑战
  • 周新城:关于世界金融危机的几点思考
  • 何新:对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的几点评论
  • 郎咸平的忽悠--当前严重忽悠人的几个经济理论(2)
  •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深层次的隐忧
  • 两极分化严重:经济危机的第二波很快就会到来
  • 邋遢道人:从“技术创新”谈起--五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邋遢道人:从“民工荒”谈起——三侃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曹建海:注水的GDP数据,如何成了巨额财政赤字的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