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西报文章:美国只有名义上的民主

火烧 2011-11-24 00:00:00 国际纵横 1034
文章指出美国民主实际为寡头统治,华尔街掌控国家经济,贫富差距扩大,民众抗议不断,揭示民主制度名不副实。
西报文章:美国只有名义上的民主


戴维•布鲁克斯 

    

    美国资深记者比尔•莫耶斯指出:“华盛顿自由广场人山人海的状况没什么新鲜的,记者们还在挠着头皮问‘他们为什么聚集在这里?’但很显然他们占领华尔街是因为华尔街‘占领了’整个国家。”
    莫耶斯在有关这一话题的一次演讲中说,很多人不解这些示威者为何不把他们的精力用在参与政党选举投票中,这是因为所谓的“民主”在美国并不在真正运转,两个党派的领袖们只是在维护最富有人群的利益,甚至连总统奥巴马也只是一边在口头上批评华尔街和经济决策机构,另一边却接受着大量的政治献金。
    莫耶斯指出:“我们一边在进行着选举,一边却都心知肚明这些选举很难产生惠及多数美国人的政策。我们不断口诛笔伐,但权贵们却对人民最急切的需求装聋作哑。我们高声疾呼,但这个世界,我们共同的地球,本应好好传承给后代的土地,却始终在遭受掠夺。”
    事实胜于雄辩。1400多万的失业人口和1000万的半失业人口,每6个美国人中就有1个处于贫困状态,超过600万人因为次贷危机流离失所,与这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1%的最富裕人群收入还在不断翻番,日益控制着更多的国家财富,这在金融领域尤为明显。
    根据《华盛顿邮报》上周末的报道,美国银行业巨头们如今比奥巴马上台时更为茁壮,正在逐渐恢复2008年经济衰退前的利润水平,与此同时,华尔街的金融机构在奥巴马执政的两年半内已经收获了比在小布什执政8年期间更为丰厚的利润。
    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金融业在巨额公共基金救援和政府政策扶持下浴火重生,恢复了其在经济领域的至高地位。但这些金融企业非但没有利用这些公共救助资源推动经济增长,还重回导致大衰退以来最严重危机的博弈游戏中。对于千百万正在为危机埋单的劳动者,政府却没有这么慷慨。
    看到以上种种,似乎无需再对“占领华尔街”运动的持续多加赘述。
    无论是自由派还是保守派的名角们都一次又一次试图消减或去除此次运动的影响力。《纽约时报》的保守派评论家戴维•布鲁克斯(并非本文作者)试图利用其观察家的身份,带着知识分子的酸腐,将这次运动贬低成一场毫无头绪、不严肃甚至带有一点“激进”的儿戏。其他一些人将此次运动与印度或世界其他地区的抗议活动相比较,认为他们的出发点虽然积极,但却不知道如何严肃认真地推动变革。更有甚者指出,抗议者们只要一天不明白自己必须在国家的政治选举框架中工作,就永远无法实现更多。也有意见认为,抗议人群缺乏具体的要求,除了表达抗议的声音外不会有更多进展。
    得克萨斯大学新闻学教授罗伯特•詹森指出:“要求民众列出具体要求只是一种将抗议人群套进常规政治的手段,降低他们的情绪直至当权者能够接受,以这种策略实现劝阻和收买人心的目的,如果这些都行不通,再实施一贯的镇压手段。”
    莫耶斯指出,美国并不是第一次面临这样的运动。在此前的类似抗议中,美著名演说家玛丽•伊丽莎白•利兹曾经说过,“华尔街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法律披着骗子的外套,诚信已经支离破碎。各政党和政治演说家们无一例外在哄骗我们。真正当政的是金钱。”
    如今,所谓的“民主”只是政客们手中的玩物,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所说的那样,这里正在创造着“美式的寡头政府”。他在《纽约时报》的专栏文章中指出:“我们的社会财富正日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种收入和财富的分配状况正在使我们的民主变成名义上的民主,因为收入的高度集中与真正的民主无法相容。”
    (《环球视野globalview.cn》第414期,摘自11月12日西班牙《世界报》)

相关文章

  • 当代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与危机
  • 乔姆斯基:财富阶级和无以立足的无产者
  • 方鲲鹏:占领华尔街运动半周年述评
  • 美国国会通过“反占领华尔街法”
  • 美国大学发起“占领教育”全国行动
  • 金融危机催生变革资本主义思潮
  • 叶劲松:驳格林斯潘《为资本主义一辩》的谎言
  • 1%们的选举
  • [独家译文] 上帝偏爱的百分之一——关注经济平等就是期盼阶级斗争
  • 警棍与催泪瓦斯的暴虐——资本主义VS民主
  • 余斌:为什么美国超发货币却没有通货膨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