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一个普通网民的呼声:“物价可不能再涨了!”

火烧 2007-07-1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反映当前物价持续上涨,百姓生活压力增大,呼吁政府加强调控。CPI连续三个月超3%警戒线,拉面限价引发热议,民生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一个普通网民的呼声:“物价可不能再涨了!”

文/秦恨海

央行2季度问卷调查:居民对当前物价满意度下降(资料图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5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水平同比上涨3.4%,创27个月以来新高。这也是我国CPI连续3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的警戒线。最近一项全国调查显示,90.9%的人对粮油肉蛋等价格上涨已有切身感受,78%的人认为粮油猪肉价格上涨使自己利益受损。越来越多的人发出感叹:“物价可不能再涨了!”(7月16日中国青年报)

  报道举了这么几个例子:

  在北京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猪肉价格在20多天内涨了14次,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鸡蛋价格从几个月前的每斤3.8元上升至4.5元;5升的金龙鱼大豆油的售价是49.9元,涨了近4元。

  在昆明,受大豆、小麦等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影响,酱油价格普遍上涨20%左右,原来4元的拓东一级咸酱油,现在已经卖到4.8元了。

  在广州,当地媒体报道,天河东圃某小区经营了半年的灌汤包子店突然歇业,店老板称:肉价飞涨削薄了本来就不厚的利润,由于不忍“杀熟”,只好关门大吉。

  近些天,牵动消费者神经的还有两则消息:一是广东深圳的房价上半年大涨,有经济学家还说房价上涨是天经地义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二是兰州市政府对拉面进行限价,老百姓高兴,老板伤心,一些经济学家则进行冷嘲热讽。

  对公众来说,“百分比是多少”,“警戒线是什么”,这些都未免有些乏味和空洞。他们中大多数人甚至还搞不清楚,CPI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相干——真正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是吃的穿的用的成本是不是大幅提高了。如果这个物价上涨的百分比已影响到他们的生活,甚至已抵消了他们近些年辛辛苦苦拼下的生活增长水平,那么,接踵而至的,将会是一些令各级政府头疼得不得了的社会问题。

  比如,很多人将会因此失业,因为成本过高,他们已无法继续自己的工作,如天河的灌汤包子店;有的将买不起菜,只要重温拣菜帮子生活的时光;有的孩子不得不以白开水冲糖精来代替牛奶,因为一方面牛奶产家因为利润太薄而倾倒入渠,而他们却因为奶价太高而只好选择放弃;有更多的人只能望楼兴叹,虽然空置的楼宇是如此之多,以致于把城市和周边都异化成水泥森林。如此种种,无疑将引发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难道不值得各级党委政府重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单纯的市场经济,重要区别之一就是要有政府的宏观调控。当CPI连续3个月同比上涨超过3%的警戒线时,我们的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对于这个3%,那些在涨工资中受了益、从“跑大盘”中掘到金的高收入者恐怕永远也不会明白,每天多个“块儿八毛”的花销,对低收入家庭的日常生活究竟意味着什么。从这层意义上讲,我赞成兰州市政府对拉面的限价!当然,一系列的限价还要继续跟进,比如房价,其他商品的价格。

  可持续发展,如果没有稳定作为基础和支撑,只怕会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

  “物价可不能再上涨了!”

相关文章

  • 成都学者:银根会放松吗?
  • 王小刚:中国经济已面临“滞胀"风险的理性分析及对策思考
  • 混乱的经济学名词之通货膨胀
  • 中国的通货膨胀已攀升至高位,应该采取渐进式举措加以调控
  • 梅新育:中国物价上涨罪不在"猪" 美联储才是祸首
  • 吕永岩:对美巨额利益输送必须严查、追究!
  • 通胀“魅影”下的规避与应对 ——“通胀治策”论坛精要
  • 从猪价轮回看生猪产业的沦陷
  • 通货膨胀与经济危机
  • 梅新育:境外上市受阻有利于削弱输入型通胀
  • 通货膨胀的真相:美联储放水与大象挤入澡盆
  • 竖琴螺对通货膨胀的独特看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