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李庄案宣判后的民意分析

火烧 2010-01-10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李庄案宣判后引发广泛讨论,网络舆论显示多数民众支持判决,精英群体则持不同意见,体现普罗大众与精英意识的对抗,引发对司法与民意关系的反思。
李庄案宣判后的民意分析
 
2009年1月8日,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庄被判处两年半徒刑,此案辩护律师陈有西声明将用尽所有法律权利和法律程序,直至上诉到最高人民法院。
 
李庄案发展到今日,引起全国范围的深入讨论,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么,怎么判断李庄案宣判后的社会舆论的大体状况呢?
 
首先看电视媒体。
电视媒体的优势是画面生动、真切,弱势是不便于深入报道,时间与篇幅不允许。至今没有太多让人印象深刻的电视报道。李庄案宣判后,几乎没有什么电视台有过深入的评论性报道。(电视台娱乐化)。
 
纸面媒体。
以报纸为主。都市类报纸报道最多,毁誉参半。
 
分歧主要是网络媒体。
目前看,人民网、中华网、新华网、重庆当地的华龙网、天涯重庆,等等,讨论非常热烈,影响巨大。从网上帖子的种类和回帖情况看,舆论对李庄不是十分有利,或者可以说很不利。
网上论坛的特点是内容广泛,发帖门槛低,有深入讨论的帖子,也有感性的帖子,有对当前案情的分析,也有对李庄刑事辩护历史的追溯,不一而足。
 
到底怎么分析网络舆论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计算相关新闻报道后面的网民评论性跟帖。
目前看,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评论性跟帖已达22万条。其中,对判决表示满意,甚至认为“轻判”了的跟帖大约占85%。
 
其他网站,人民网、中华网、凤凰网、央视网、新华网等网站网友跟帖中大致呈现相似的比例。
 
怎么从社会意识的阶层分布来分析呢?
 
坚决支持李庄的“挺李派”主要是“律师行业、法学界精英、一部分媒体精英以及主张“民主法治”的西方制度信仰者,这部分人现在大约占中国的5%左右。律师16万,人数极少,媒体精英,尤其是市场化和西化操作倾向比较严重的媒体精英更是占全国总人数的极少比例。
 
剩下部分就是被“精英”称作“民粹”的那部分一般群众,这部分人占据民众的绝大多数。从跟帖来观察,一般民众比较支持重庆的判决,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轻判”了,希望重庆警方继续调查李庄过去十年来辩护过的所有案件。
 
如果,粗略的分析的话,这次“李庄事件”完全可以看做是“普罗大众”与“精英群体”的意识对抗。
 
法院的判决不应该受民意的影响,但也不能不考虑民意。
过去年代的判决书中经常有的话语:不杀不足以平民愤。这里的“平民愤”就是考虑到社会舆论。
如果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为“平民愤”而处决罪犯的“合理性”到底怎么样,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这可以参考国外的“陪审团制度”。有很多人呼吁恢复中国的司法传统-人民陪审员制度。
 
李庄上诉的命运到底如何,仍然是一个猜不透的迷。

相关文章

  • “法律党”爆内讧:闲话李庄诈捐
  • 黎阳:法律面前从来就没有人人平等
  • 黎阳:坚决反共的陈有西再次成了“优秀共产党员”
  • 黎阳:“法律党人”政变急——通过司法独立、司法独裁,控制枪杆子,控制政权
  • 韩德强:析贺卫方的公开信——兼论法治的两极困境
  • 刘仰:法律专家的正确与狭隘
  • 黎阳:“律师与正义”还是“律师与邪恶”?
  • 大众民主:贺卫方们难道在肯定文革?——剥下贺卫方们程序正义的皇帝新装
  • 从把毛左归入所谓“极左民粹主义”,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右翼舆论的较量
  • 司马平邦:十年捞黑队,一朝颠覆者
  • 替立军回答贺卫方的四个问题
  • 李庄案: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