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抗争政治与民主的衰败

火烧 2014-11-29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探讨全球街头政治浪潮与民主衰败的关系,分析不同地区动荡原因及影响,指出民主功能衰退引发抗争性政治,导致社会混乱与制度危机。

  近几年,世界范围内似乎出现了一波街头政治的浪潮。从西亚北非和乌克兰的剧烈动荡,到美国的“占领运动”和欧洲各国的罢工抗议;从泰国红衫军和黄衫军的拉锯战,再到最近台湾和香港学生的街头行动,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东方社会,似乎都涌动着一股抗争性政治的激情。上一次这样遍布全球的激情政治浪潮,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在东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影响力巨大的群众政治运动,但发生的原因和目标却与当前大相径庭。

  此次受到街头政治冲击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分为几类:一类属于社会和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积累的社会矛盾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达到崩溃临界点,此类动荡以西亚北非最为典型;一类是发达国家或者是经济快速增长的新兴国家,由于上一轮快速发展之中积累的社会结构失调,引发底层人群和边缘人群对既得利益集团的抗争,美国、泰国和英国的情况就是代表;第三种情况是以欧洲国家为典型,因为经济和社会改革触动了相当广大数量民众的利益,导致泛社会的示威运动;最后一种情况最为奇特,这些国家或地区经济政治发展形势尚且稳定、社会总体上也没有难以调和的矛盾,或者至少还有进步和调整的空间,却由于某个偶然事件,刺激了部分人群“表达”的欲望,目前在台湾和香港出现的“占领事件”就属此类情况,一定程度上巴西在世界杯前后的街头抗议活动也属于此类。

  如今已经很少有严肃的政治学家把街头政治看作一种良好的民主形式。民众走上街头的抗争性政治,往往伴随着巨大的负面效应,最可怕的就是很多西亚北非国家正在经历的,它摧毁了旧秩序却建立不起新秩序,使得当地陷入长期的动荡和衰退之中。在泰国,人们厌恶了街头民主带来的麻烦,军队顺势发动了政变,民主制度又一次被终结。美国压制了街头抗议,保留了既有体制,但却忽然失去了民主的能力,陷入恶性的党争之中。英国差点连国家都没有保住,苏格兰在一场以直接民主形式进行的公投中差点独立。

  所以说,当前世界各地普遍出现的激情政治,反映的不是民主的进步,而是民主的衰败。首先是民主功能性的衰败。民主的诞生,就如这世间大多数社会制度的诞生,本是为了满足某些功利性需要,比如自由、平等、发展等。换句话说,民主是一种手段,达致政治良善的目的。可是在民主制度发展和民主精神普及的过程中,民主也演化为了价值,一定程度上成为了目的本身。近些年来,民主的价值性或者目的性被张扬,而民主的功能性隐蔽、衰退甚至被彻底替代。这种“为民主而民主”的趋势,催生出抗争性政治的激情,同时带来摧毁性的效应,这就是西亚北非的困境。另外,抗议有理、民主万岁的理念会对理性的功利主义政策产生排挤作用,导致政治紊乱,效率低下,这是美国、欧洲和泰国的困境。而目前在香港发生的学生抗议,几乎完全是“为民主而民主”。民主所服务的目标,最终受到民主的伤害,这就叫民主反对民主。

  其次是民主有效性的衰败。民主不再被视为一种手段,必然会导致民主有效性的衰败,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民主的抗争性增强、合作性降低。由于政治是众人之事,涉及到有限资源的分配和再生产,那么妥协就是政治运转的基本前提。成熟的民主实现妥协,也在妥协中自我实现。不成熟或者衰败的民主则导致持续和过度的抗争。过度的政治抗争既可能像泰国一样在街头出现,也可能像美国一样在国会发生,这个时候民主制度的运转就会失效。最可怕的是,到了一定程度,民主制度本身是解决不了过度抗争的问题的。这就是第三世界国家反复出现军事政变颠覆民主的原因。而在西方的历史上,则只能等待林肯、里根、老罗斯福、撒切尔夫人等这样铁腕人物的出现,为民主恢复秩序。

  最后是民主正当性的衰败。当民主不再有效,民主的正当性就会削弱。此外,由于民主的功能性衰退,导致政治抗争常常变成虚妄的闹剧。街头抗议时常出现了娱乐性特征。香港学生在占领马路上打麻将、吃火锅,乌克兰的广场成为了音乐家和行为艺术家的长期表演地,而泰国的黄衫军游行,到后来越看越像东南亚模式的庙会。人们除了空喊一些伟大的目标外,不去进行真正严肃的思考和讨论,甚至到最后连目标都忘记,只剩下口号,不需要解决,也不希望结束。这样的情景导致人们对民主的普遍失望。街头民主的娱乐化,是抗争式民主最后的衰败。

  民主制度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它应该是由透明、参与、监督、教育、竞争、沟通和妥协等要素打出的一套组合拳。但如果把民主搞成了概念、游戏甚至玩意儿,那么它一定不是么好玩意儿。

相关文章

  • 张忆安:潘多拉魔盒——枪口下的美国社会
  • 潘为、张维为、曹锦清谈中西方体制
  • 白人警察“无罪”凸显美国民主之黑
  • 赵忆宁:探访美国政党政治
  • 美国伪民主下的罪恶——弗格森骚乱
  • 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皮特•鲍泰利访谈
  • 弗格森事件打了公知三记耳光
  • 评福山关于国家、法治与民主关系的理论
  • 《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福山论过度民主的危险
  • 高波:知识界要剪掉“80年代的辫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