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又想起为药家鑫呼吁的五教授

火烧 2011-06-08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反思其家庭教育与社会问题,呼吁五教授继续发声,强调知识分子良心与社会道德的重要性。

又想起为药家鑫呼吁的五教授  

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故意杀人罪犯药家鑫6月7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被依法执行死刑。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岳成律师表示,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彰显了法律的公平、公正,同时也体现了司法部门的公信力和权威。  

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昨日说:“现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了,但我认为人们对这件事的反思不应就此结束。”李玫瑾教授表示,“这个案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为什么一个钢琴过了十级的人能如此行凶?药家鑫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什么问题?而在现实社会中,和药家鑫父母用着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教育子女的人又有多少?希望人们通过反思能够引以为戒,不要再做第二个药家鑫的父母。”  

我很同意李玫瑾教授的说法,“对这件事的反思不应就此结束”,社会、家庭方方面面都应该就此继续反思,毕竟关于人的生命有大多的问题需要深思。如同今年高考上海的作文命题揭示的那样,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其中思考不光是哲学的,也应该是现实的。  

想起了为药家鑫免死而联名呼吁的西安五教授。我希望他们不要因为药家鑫被的执行死刑,而从此抛弃或深藏知识分子的良心,希望他们继续兑现诺言,“不管是药家鑫、李家鑫还是张家鑫,我们都会这么做”。因为,这个社会不能没有知识分子的声音,尤其是有良心的知识分子的声音。  

但是,我的草根良心又告诉我, 西安五教授的用情药家鑫,是良心安错了地方。在这方面,西安五教授还不如药家鑫父亲明白。  

药家鑫的父亲药庆卫在微博上说:“药家鑫今天被执行死刑……但愿药家鑫的死,把他的罪恶全带走了,不要再遗害人间。”在微博中,药庆卫也表现出了一个父亲失去儿子的痛苦:“我好无助,网友们你们就评论吧,哪怕是大骂也好,什么声音都是安慰。”  

今天又重新拜读了西安五教授的联名呼吁书,再次为他们良心的“纯粹”而愕然。如果药家鑫是过失杀人,或者五教授是在为溺死双胞胎脑瘫儿子的韩群凤呼吁免死,我也有可能在呼吁书上签上我的名字。可惜,药家鑫犯下罪恶,除非是法律“醉驾”了,否则是在任何国家都找不到一丝可以免死的理由的。  

这一点,学富五车的五教授是应该知道的呀!但是他们怎么又显得不知道呢?令人费解。是良心出了问题,还是良心用错了地方,这个社会,尤其是知识分子,搞不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就真的意味着“一切都不会过去”。这也是“反思不应就此结束”的重要原因和理由。  

知识分子本是社会的中坚,是草根的希望,是因知识分子有“为民请命”的神圣使命。可是最近有人硬生生地撕破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外衣,泯灭了我们的希望。郑永年在《中国理想主义的钟摆又回来了?》一文中称,中国知识分子群体非常复杂,很难成为一个阶层。在思想意识层面,这个复杂群体是今天中国最分化的。他们的大部分已经为权势阶层所吸纳,成为了典型的利益知识分子。他们的物质利益来源,决定了他们的思想和意识,也决定了他们的理想。  

说实话,正是这篇文章让我又想起了联名呼吁药家鑫免死的五教授,也是我很同意李玫瑾教授说法的原因。我的心情也因此可能比药家鑫真被免死了还沉重。沉重的是,很怀疑在这个理想被利益腐蚀的时代,我们的知识分子还会把良心当一回事。  

   

   

2011年6月8日  

   

相关文章

  • 从马聪肇事逃逸再论药家鑫案
  • 《南风窗》荒诞不经的李昌奎死刑命题
  • 药家鑫杀人动机初探
  • 陈柏峰:法治热点案件讨论中的传媒角色——以药家鑫案为例
  • 李昌奎案: 法官缘何称再审是最大的伤害?
  • 评李昌奎案法官的新表态:再审是对法治社会最大的伤害?
  • 黎阳:从药家鑫到李昌奎案件,看普世政变的一个突破口
  • 犯罪分子在云南高院“少杀、慎杀”的保护伞下继续着杀人的罪恶?
  • 伪善与傲慢:驳《南方XX》记者“反对云南省高院再审李昌奎案”
  • 法盲执法国之不幸民之悲哀
  • 宪之:云南高院意欲何为?————评赵、田两位副院长对大众质疑的回应
  • 杀与不杀的唯一检验标准是量刑准确——谁将国法用私话解释成了私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