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为那个叫鲁迅的从教科书里滚蛋了而欢呼

火烧 2009-12-27 00:00:00 文艺新生 1027
文章欢呼鲁迅被剔除教科书,批评教育改革扭曲历史,强调鲁迅精神传承,呼吁保持批判思维与独立意识。

为那个叫鲁迅的从教科书里滚蛋了而欢呼  

看了《那个叫鲁迅的从教科书里滚蛋了》,不禁欢喜若狂:精英们由“不敢直捷下手”而演化为“吃了(人),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的社会现实,实在是双全齐美,举世称道。也由此而想到不辞劳苦的精英们煞费苦心地另辟蹊径,广开门路,为了“一百年后更没有变的理由”,便改变后生们的视觉,令其“保持高度的一致”,而删除中学政治课本里所有的马列毛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内容叫学生们变成政治的瞎子,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把他们牵到悬崖峭壁,万丈深渊;为了改变后生们的听觉,令其“与时俱进”,果断地把“芦柴棒”(夏衍的《包身工》)扔了出去,让后生们去向往旧社会美妙生活里的那纸醉金迷令人陶醉的动听的旋律;为了改变后生们的嗅觉,令其“激流勇进”,决然指控解放后的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就是生活在水深火热的魔窟里(中学语文导刊《父亲的春天》《优秀作文选》及电影电视广播杂志等所有主流谋体的宣传等),让后生们视毛泽东时代为仇,认蒋贼为亲;为了改变后生们的走迷神经,令其“跟上时代的大潮”,于是便把鲁迅从教科书里赶走,让后生们统统成了政治流氓的“跟屁虫”!于是,“特别是”的年代刘文采是慈善家,佃户们统统都是不易“和邪”的刁民;“特别是”的年代黄世仁是有魄力有能力的楷模,喜儿是不识时务笨蛋;“特别是”的年代周扒皮是勤劳致富的标本,而高玉宝这些长工们是一些作奸犯科务必绳之以法的歹徒!  

这样,“特别是”年代的资本家就理所当然地更加富有了,穷人随遇而安地更加贫穷了;“特别是”年代的腐败就大摇大摆地招摇过市,而廉洁清正心悦诚服地销声匿迹了;“特别是”年代有钱的有病可以潇潇洒洒地花一百万,上千万,没有钱的看病看不起,只好心安理得地回家等死了;“特别是”的年代有钱的可以到外国去学习,没有钱的孩子们连中小学都上不起,只好乖乖地干活去了;“特别是”的年代的富人明目张胆地可以包二奶、三奶、四奶,穷人的孩子只好舒舒服服地打光棍了--------“特别是”年代竟然成了人妖颠倒的年代。  

鲁迅,这位中国文化革命的伟大的旗手,虽然将要被赶出了书本,且令人有“呤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的愤慨,但,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在中国大地上,千万个鲁迅已是雨后春笋般站了起来!他们必定会继承鲁迅的精神,高举鲁迅的旗帜,飞奔于三山五岳而不知疲倦地呐喊,跨越大江南北勇于不妥协的战斗!  

由此,我为那个叫鲁迅的滚出教科书而欢呼!我为精英们的一系列包装着血泪的旷世杰作而欢呼!我为精英们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最后整合期的大高潮的快速到来而辛辛苦苦所种下的一颗又一颗的火种而欢呼!  

 附文: 

 那个叫鲁迅的终于从教科书里滚蛋了

 


        近来,由于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版语文教材中逐步剔除鲁迅的文章,引来一片争议,赞者有之,阻者有之。而笔者认为,在近年来对鲁迅话题经历了沉默、回避、冷淡的过程后,现在让其滚蛋,已经是时候了。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那些曾经被其攻击、痛斥、讥讽、怜悯的人物又一次复活了,鲁迅的存在,让他们感到恐惧、惊慌、卑怯,甚至无地自容。

 看看:

 孔乙己们复活了。并且以一篇《‘茴’字有四种写法》的论文,晋级为教授、学者、国学大师;也不再提心吊胆地“窃书”了,而是平心静气地在网络上“窃文”了;不仅可以舒坦地“温一碗洒”,而且还能以其博导的诱惑力对“伊”来一把潜规则了,他岂能让鲁迅揭了他前世的底?!

 “资本家的乏走狗”们复活了。尽管它们披上了精英、专家的外衣,但依然“看到所有的富人都驯良,看到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他们或装神弄鬼地玩弄数字游戏,鼓吹物价与美国接轨、工资与非洲接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或干脆作了外国人欺诈中国的“乏走狗”,与其里应外合、巧取豪夺。它们岂容鲁迅再一次把它打入水中?!

 赵贵翁、赵七爷、康大叔、红眼阿义、王胡、小D们复活了。有的混入警察队伍,有的当上了联防队员、城管。披上制服兴奋得他们脸上“横肉块块饱绽”,手执“无形的丈八蛇矛”,合理合法地干起了敲诈勒索,逼良为娼的勾当。如果姓夏那小子在牢里不规矩,不用再“给他两个嘴巴”,令其“躲猫猫”足矣。想想,这些下做的勾当儿怎能让鲁迅这种尖刻的小人评说?!

 阿Q们复活了。从土古祠搬到了网吧,但其振臂一呼的口号已经不是“老子革命了!”而是“老子民主了!”每天做梦都盼着“白盔白甲”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早一天杀过来,在中国建立民主。因为只要美国的“民主”一到,赵七爷家的钱财、吴妈、秀才老婆乃至未庄的所有女人就都是我的了!哼!而鲁迅却偏偏要我做个被世人嘲讽了数十年的冤死鬼,我岂能容你?!

 假洋鬼子们复活了。这回干脆入了外籍,成了真洋鬼子。并且人模狗样儿地一窝锋地钻进“爱国大片”的剧组,演起了凛然正气、忧国忧民的仁人志士,让人好生不舒服。此种一边哽咽着颂扬祖国母亲,一边往向征中华文明的青铜大鼎里撒尿的举动,岂不是鲁迅杂文中的绝好素材?!

 祥林嫂、华老栓、润土们复活了。他们依然逆来顺受,情绪稳定。因为“这人肉的筵宴现在还排着,有许多人还想一直排下去”,这样,必须要备足了餐料。而那些准备做餐料的人,本来可以闷在铁屋子里,一边听着小沈阳的笑话,一边麻木地死去,岂容鲁迅把他们唤醒,再一次经历烈火焚身的苦痛?!

 那些“体格茁壮的看客们”复活了。他们兴致勃勃地围观那些“拳打弱女”、“棒杀老翁”、“少年溺水”、“飞身坠楼”的精彩瞬间,依旧“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哈哈,仅看客一类,被你伤害的人就太多了,因为中国人几乎都愿做看客!

  鲁迅之所以滚蛋,是因为当今的社会不需要“投枪和匕首”,而需要赞歌、脂粉、麻药。正如陈丹青先生讲的“假如鲁迅精神指的是怀疑、批评和抗争,那么,这种精神不但丝毫没有被继承,而且被空前成功地铲除了。我不主张继承这种精神,因为谁也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除非你有两条以上性命,或者,除非你是鲁迅同时代的人。最稳妥的办法是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

 如果鲁迅赶上这个时代,对于“开胸验肺”、“以身试药”、“周公拍虎”、“黑窑奴工”、“处女卖淫”、“官员嫖幼”等一系列奇闻,又会写出多少辛辣犀利、锥骨入髓、令人拍案叫绝的杂文来,想想,真是让人后怕,所幸这个尖酸刻薄的小人已不在人世了。

 让我们彻底赶走鲁迅,欢迎“小沈阳”,让人们在开心笑声中忘却现实的不公和苦痛,在笑声中渐渐地麻木、渐渐地变傻......
 

相关文章

  • 岳青山:所谓“中美命运共同体”是不是美妙的幻想?
  • 满清末年外交啥“特色”
  • 田忠国:中国如何定位对美原则?
  • 希拉里一语点破 中南海再度受骗—2011-5-13至14日东方互动报道和评论一束
  • 不知他们所谈的?却知道不谈的
  • 中美关系最大的幻想是什么
  • 司马南:这位美国老年妇女霸得蛮
  • 中美战略对话的含义
  • 郎咸平: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讲什么?
  • 真应该请美国乔姆斯基教授给那帮亲美精英们上上课!
  • 美国人何时摊牌
  • 只有毛泽东路线才能挫败美国统治世界的战略企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