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大真的“解聘孔庆东”……
文章围绕北大是否解聘孔庆东展开讨论,分析其因骂汉奸媒体引发的争议,探讨粗口骂人与言论自由的关系,以及事件可能带来的影响,强调小节与大节的区分。
因为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在博客中说他用三句粗话骂了“汉奸媒体”,闹出一场轩然大波。有汉奸情节的媒体小题大做结党围剿群起攻之也很正常,但若真如羊城晚报报道的“新华社11日发表评论,敦促北大解聘孔庆东”,就越来越有好戏看了。
大于从来反对粗口骂人,但对有些情况下的粗口骂人也能够理解。例如早两天看到一张《看图识字:贪官我操你妈》的图片(见下图),不但不想批评那个不文明的农村教师,而且更痛恨那些没有人性的贪官。又如在“去毛化”很凶的时候,听说王震将军曾经斥责一些军队干部说:“现在社会上有人污蔑和否定毛主席,你们都不说话。告诉你们,反毛主席的都是婊子养的和杂种野兽。” 虽然这“婊子养的、杂种野兽”很粗,但没有污蔑和否定毛主席的人听起来绝不会感到刺耳,更不会认为王震将军是“污言秽语”,有损他将军的身份。
评价一个人,有“小节”“大节”的说法,骂粗话毕竟是“小节”问题,骂汉奸行为才是“大节”的体现。孔庆东在博客中说他用三句粗话骂了“汉奸媒体”,无非是想以“小节”之失求“大节”之成。没有汉奸思想汉奸表现汉奸行为的人,是不会感到这种粗话刺耳,更不会认为孔庆东应受到谴责,甚至应该严肃处理,乃至要求“解聘孔庆东”。
大于认为,“解聘孔庆东”,当然是闹着玩玩,以显示“民主自由人权”的力量。不过,如果北大真的“解聘孔庆东”,可就帮了“孔庆东”们的大忙。如果说现在这个事件还只是一次大风波,要是北大真的“解聘孔庆东”,可能就会演变成为一场大风暴。也许,“孔庆东”们早就在等着一场大风暴哩。

相关文章
- 闲言:孔庆东100万课题费是假的,茅于轼25万美元是真的
- 刘国震:龙年说狗
- 简评余杰《与孔庆东绝交书》——四评余杰
- 评郑也夫“评孔庆东对港人的言论”的评论
- 独立·造假·言论自由·自干五——三评余杰
- 什么算“香港法制精神”:不承诺“不得叛国”?
- 黎阳:能做不能说的战略定位——孔庆东骂狗事件证明了什么(之四)
- 孔庆东:《一虎一席谈》充满包藏祸心的险恶用心
- 人兽不分是为叫兽,叫兽岂能为教授?听诊张鸣的奇谈怪论
- 美华:港报今日刊文“香港人当中真的没有狗?”
- 冷眼看余杰
- 郭松民 王小东 韩德强等《一虎一席谈》辩论“孔庆东言论是否超越了言论自由”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