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不敢”?“不能”?不如“不愿”--谈校园血案

火烧 2010-05-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校园血案展开,探讨当前校园安全问题,分析政府措施与实际效果,质疑警察保护能力,强调学生安全与社会治安的深层矛盾。

                           “不敢”?“不能”?不如“不愿”---谈校园血案

      引:中央人民政府网站5月12日报道  公安部、教育部5月12日下午联合召开紧急视频会议,对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在会上强调,要把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到位,把学校和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把学校和幼儿园周边治安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把学校和幼儿园安全责任进一步落实到位,切实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稳定。

        孟建柱强调,要把校园周边治安防控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会同综治、教育等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学校、幼儿园周边治安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严密治安防控措施。要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严厉打击侵害师生、儿童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打得犯罪分子不敢对孩子下手,防得犯罪分子不能对孩子下手。要始终坚持严格管理社会治安方针,进一步加强巡逻防控和治安盘查,切实维护学校、幼儿园周边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看了中央人民政府网站5月12日报道,我的心越发沉重了。我心沉重有二:其一,这种做法有作秀之嫌,这是给老百信看的,让老百姓看看我们的政府多么重视,不过让老百姓看到的却恐怕是当今中国警察的队伍多么庞大又多么无能而已。08年上海袭警的杨佳、09年沈阳的夏俊峰......安徽省巢湖、云南省屏边、湖南常德...... 频频向警察扇过一记记耳光。公安部也曾公布数据,仅2009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因公伤亡就高达民警3382人,其中牺牲170人,因公负伤3212人。警察连自身的生命安全都保护不了,怎么能保护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危险的孩子呢?从近几天的新闻看诸多省份都大呼警力不够,其实即使警力扩大二倍、三倍、十倍恐怕也难以完全防止,因为警察做不到每天24小时的保护(保护孩子不只是保护在校园里时候的孩子,还要保护不在校园里时候的孩子),即使退一万步讲,做到了,也难以避免那些凶徒向警察与孩子一起举刀。因此,孟建柱说“不敢”“不能”既有蒙上之嫌又有骗下之意。

 其二,百日防贼,不如一日捉贼。这是老百姓都懂得的道理,难道我们的政府不明白?你可能要说,贼处在暗处,我们的警察处在明处,怎么能去捉?当然能捉,不过不是捉身而是捉心。从福建南平的郑民生到陕西南郑的吴焕民,哪一个凶徒在行凶之时,都是抱着必死之心的。《老子》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可见“打得犯罪分子不敢对孩子下手,防得犯罪分子不能对孩子下手。”纯属妄言。

   至于如何改变他们的“心”,让他们“不愿”,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也就是改变他们的“精神”,能够改变人们自私凶残、邪恶卑琐、空虚放荡、唯利是图、贪婪暴虐、穷凶极恶、无耻下流的本性,切实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稳定,乃至社会安定的唯一法宝就是毛泽东思想!!

     

相关文章

  • 《包身工》赶得出课本赶不出盛世
  • 牟新生的“外国猫”与李铁映的“中国猫”
  • 私有化市场化的恶果--话说社会深层乱因
  • 邋遢道人:底层社会的固定化是九连跳七连杀的直接原因
  • 校园血案中的禽兽“专家”与狗仔记者
  • 手术刀:对资本主义的深度解剖
  • 看儿童遭屠杀真怀念毛泽东时代人人学雷锋
  • 黎阳:凶手是怎样炼成的
  • 校园血案和灭门惨案频发   资改派是恶魔的制造者
  • 市场经济丛林法则下没有幸运儿--连续六起屠童案反思
  • 屠童不足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