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二十四城记--说不出的感觉

火烧 2009-03-22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二十四城记》记录了成发集团从三线建设到拆迁的变迁,通过工人访谈展现五十年工业历史,贾樟柯以散点透视手法呈现小人物命运,聚焦社会转型中的个体经历。

   

 

    1958年,按照毛泽东 “三线建设”的战略部署,当时代码为“111”的沈阳飞机发动机修理厂,奉命内迁西南,前往成都组建代码为“420”的保密军工厂,即后来的“成发集团”。至此,三千多名工人和他们的家属告别沈阳,踏上了千里西去之路。

  2008年,曾经拥有三万职工,十万家属的“成发集团”将土地转让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这座承载着三代工人,五十年历史记忆的工厂,将在一年内拆毁,一座名为“二十四城”的商业楼盘在这块土地上拔地而起。
  拆迁前,导演贾樟柯深入“420”厂拍摄,对近100位工人进行了采访。他将这些访谈整理成文,为产业工人在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书中长达五十年的工业记忆象一道划痕,让我们了解到,是谁在为中国的现代化“埋单”。

    找到吕丽萍、陈冲、赵涛演出,是贾樟柯的巧安排,因为她们戏里戏外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地域特质。就角色个性来说,贾樟柯透露,吕丽萍是50年代的女工,一切为国家理想奉献;陈冲横跨70至80年代,感情经历丰富,不停寻找真爱;赵涛是消费时代的女工,和父母的误解冲突,改变人生价值观。

    一段段彼此互不联系的访谈,在组合上的方法,接近传统中国画的散点透视。每个访谈展现了不同的历史侧面,有成长的代价,有悲欢离合,有爱情,有亲情,有50年历史里的不少重要事件:计划经济,抗美援朝,文革,知青下乡,周总理去世……以及这些事件对个体的影响。这些突出了贾樟柯一直所关注的社会、历史变迁中的小人物,他们的所思所想,飞扬与落寞。






点击这里下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