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集体化

火烧 2008-10-16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主张农业集体化是根本出路,强调集体化能解决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资金、技术、市场等问题,推动农村城市化与集约化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与城乡协调发展。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集体化

陈舰平

十七大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何去何从,再次成为焦点。此前一度呼之欲出的“土地流转”被称为第二次土地改革,随着全会结束,再次密云不雨。说明中央对此还有着不同的考虑。

我认为,三十年的历史证明,时至今日的事实表明,包产到户做法,分田制,除了在短期内把农民因为自私而在集体化期间没被激发出来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部分促进了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在短时间内有所增长外,此后,由于分田到户,农业生产长期处于落后的小农经济状态,科技种田水平,农业的总体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与水利事业发展,都长期停滞不前,阻挠了农业进步。事实从反面证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集体化。

只有集体化,才能解决现代农业发展的种子改良、土壤改造、水利配套、农、林、牧、副、渔与农产品精加工生产、农业出口创汇所需要的资金、人员分工、总体规划、信息搜集、市场应对等对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互动问题。国内农业市场一体化,有利于保护国内粮食价格不受国际粮食市场波动,有利于中国社会的稳定;国骨农业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农产品的多样化与最高产值化,可以充分发挥农产品价值,满足全国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工程,猪肉工程、满足食用油市场、棉花市场等农产品需求。有利于国计,也有利于民生。

农村发展,以土地为抵押,金融业把钱贷款给农业集体化单位(公社制或集体农场制、或农工商贸一体化公司、乡或镇),由集体根据当地农林资源,进行集约化生产,组织好当地农林产品与其他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收购,通过精加工并组织对国内外市场销售,从而获得最大的农业产值。农业从业人员,传统的农民,除了多余劳动力组织劳务输出外,大部分成为农业工人,而且依据体力劳动与技术劳动强度予以分工,可以充分地发挥人力资源,做到人尽其用,各尽所能,减少农村劳动力闲散空置,使人力资源替补工业能源资源,从而节约能源,推动我国与世界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又可以解决原来农民缺乏收入与得不到低保与低保过低等社会问题,通过政府政策,促进城乡差别缩小,加快农村的城市化建设。

城市化建设是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但如何进行城市化建设呢?我认为,不是农业人口向城市集中,都进入大城市,或进入中型城市,使中型城市向大城市发展,而应该是大城市的人口向农村转移,尤其是非职业人口(老人、儿童与疗养人员)向农村转移,减少大城市人口,或与农村职业人口进入城市腾出活动空间与消费空间,形成这样一个循环结构。这是从人口上来讲。让农村人口由此经过一次城市化运动,形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城市人的纪律性(产业工业的特点,蓝领与白领都是有纪律培养的)与城市文明性。与此同时,通过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对流,改变农村人口结构与消费观念、文化理念,促进农村文明态势。而从空间建设来讲,城市化,应该是把农村通过适当的集中,进行集镇居住,把集镇完备城市人口生活的市政建设配套工程,从而城市化。——这种城市化是小城市化,大城市分散其功能向周围扩散,把部分功能与人口向四周辐射,大城市人口从而向中小城市看齐,小型化;农村通过集镇化,集镇进行城市规模的市政建设,实行小城市化。这有助于生态平衡,有助于消费平衡,有助于地价与房价平衡,有利于工业与商业就近解决人力资源。这方面,全国的农村要向华西村看齐。华西村是农村,但他的城市化功能,比一些城市还要好。

水利问题,土壤改造,如退耕还田,如牧区的计划养殖保护牧区生态环境,如改变农业目前过分依赖化学,而走向物理农业,要生产发展无公害的乳业、粮食业、菜蔬业、畜牧业、水产业,不进行集体化,就永远无法实现。农民收入低,贷款困难,如果永远一家一户分田包产,即使土地流转了,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甚至老的问题没解决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农民出让了土地使用权后,在社保不普及生存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可能会引发巨大的社会问题。

机械化农业,物理化农业,无土种植,高经济作物种值,农产品精加工提高附加值,这些,都有待集体化的强大的资金支持,依托于现代社会的高精尖技术组织水平运作下的分工合作。是以目前的乡镇为单位还是再小型化一些进行集体化?这可以采用不同程度与区域的试点。我个人认为,可能以原先的大队现在的村级为核算单位,以乡镇为一个大的组织单位为宜。若以企业组织来讲,乡镇是一个母公司,村级是子公司或一个大厂的生产车间,由此组织生产,可能更有利些。

这样的集体化农业公司,原始参股的是该土地上的全体农民,按人均分地折算股价,然后作为抵押获得国家贷款,进行农业集体生产。县对这样的农业集体进行指导与扶持,省与国家分别在更高的层次予以宏观调控,进行一定的计划经济安排。大的是计划经济布局。具体农产品价格在国家指导价下的自由经济市场调剂,并与国际市场产生互动。这样,也有利于中国农业形成一个整体市场与阵营,在国际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在目前的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集体化计划经济战略加上自由经济的市场调剂战术,可以使农业得到迅速与合理的发展。

只有这样,观光农业,花园农业,绿色无公害农业,才能成为可能。社会和谐发展,才真成为可能。集体农业进行民主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农民即是从业人员,又是股东,具有发言权,才能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的支配使用,有效地预防与迅速阻止腐败的发生。

在集体农业单位里,一切权力归股东大会。董事会决定一切,总经理与各级人员实行经过集体竞选基础上产生的聘任制。从而可以充分地人尽其才,发挥能人的积极性。

这也有利于农村进行住房公积金积累、医疗合作互助与医疗保险,有利于社会治安与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新农村建设与新型社会形态建设,都将因集体化带来全新的观念与思路。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