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合作化大生产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展开合作化运动宣传攻势
三农问题的症结在于小农经济的复辟,三农的出路在于集体合作化大生产。
首先,只有集体合作化,才能实现农业机械化。正如毛主席所说的,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只有机械化才能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这是农民走向富裕的基本前提。而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显然是难以机械化耕作的。中国机械行业的生产能力在二十多年前就可以让农村实现机械化了,当前中国的重工业更是产能过剩,如果不是小农经济当道,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早已是今非昔比。这些年来制约农业机械化的根源,就是分散的小农生产。
小农生产把农民牢牢束缚在落后的体力劳动上,生产力水平极低,这直接导致了农民的贫困。分田到户的一亩三分地,种也不是不种也不是。如果耕种,凭借手工劳动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这么低的生产率必定伴随着农民的贫困;如果不种,把土地撂荒,不仅农民要充当廉价劳动力,妻离子散四处游荡,而且中国的农业生产谁来解决?这个巨大的矛盾,就连在资改派推崇的小岗村也早就明显的暴露了出来,这也是小岗村长期贫困的根源。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只有集体合作化大生产,把分散的土地由集体统一耕种,迅速实现机械化,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为农民走向富裕打下根本前提。
其次,只有集体合作化大生产,才能让农民富裕起来,而且是共同富裕起来。正如前面所讲,小农经济落后的生产力和极低的生产效率是农民贫困的根源所在。集体合作化之后,由农业机械完成基本农田的耕作和粮食生产,这就可以把节省下来的劳动力用于附加值更高的设施化精细种植、集约化特种养殖、集体工业、旅游业和其他副业的经营,把农村的生产状况由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和第三产业。这样就拓宽了生产渠道和收入来源,把农村的劳动力负担变成了劳动力资源优势,农民自然会富裕起来。而要迈出这一步,靠一家一户的小农经营模式是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的。
更关键的是,在集体合作化过程中,始终保持生产资料集体公有制,那么由此发展起来的一二三产业所有的资产就是全体村民的公共资产,村民按照劳动贡献率来实行按劳分配,这就杜绝了按资本分配的发生,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凭借资本所有权,占据别人的剩余价值,这就始终保持了农民在产品分配中的权利和地位,这才能让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在中国,所有那些通过集体经济实现了共同富裕的村子,无不如此,在刘庄村、大寨村、华西村、南街村,这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鲜明的展示了集体公有、集体合作带来的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这些村的农民,大都居住着集体建设起来的小洋楼,拥有医疗、教育等等十几项到几十项不等的福利待遇,许多人的生活水平远远超过城市职工。
如果任凭土地流转到少数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外来资本家手中,虽然也可以集约化经营,但农民就只能沦为这些农业资本家和工业资本家的打工仔,拿着可怜的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就不用做梦了,资本家的贪婪大家有目共睹。这就让农民把小命交到了后娘手里,从此要受尽剥削和摆布。资改派之所以那么推崇分散的小农生产,就是因为只有一盘散沙的小农是最好的剥夺对象,他们可以轻易的剥夺其土地所有权,然后把土地的主人变成资本家的奴隶。这就是他们拼命推崇小岗村典型的原因。但实际上就连小岗村人也死活不肯上这个当,他们坚决反对把土地让外来资本家的廉价剥夺,所以招私引资屡屡不成,这是沈浩以身殉职的根源。土地不流转给资本家是对的,可是分散的小农经济真的无法实现富裕。小农经济的头子死活不肯实行集体合作化生产,这就把小岗村锁死在了进退无路的尴尬境地。
所以,集体合作化是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唯一出路,除此之外绝无它途。当然,为了避免集体合作化之后,管理层腐败,必须加紧进行基层民主的建设,进行人民民主制度与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让管理层在人民的严格监督下安分守已。实际上不实行集体合作,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包产到户之后各地的村干部欺压村民的现象是非常的严峻,比如在资源大省的山西,村集体的煤矿或被村干部霸占,或者廉价出让给外来的煤老板,这些黑心的东西把集体公有的资源挖出来谋取暴利,一天的利润就能上百万(看清楚了是一天上百万)之巨,而他们给村民的资源使用费仅仅是一年一万多块钱!这种惨无人道的剥夺,就是资改派不肯走集体合作化道路的根本原因。
第三,只有集体合作化生产,才能迅速推广农业新技术,迅速普及绿色种植和特种养殖,推出品牌化农产品,把落后的小农生产改造成先进的社会化大生产。
当今社会农业新技术日新月异,喷灌、滴灌、配方施肥、生物防虫、精量播种、科学防疫等等新技术不断推出,农业生产也日趋追求数字化、自动化、绿色环保、环境友好和可持续发展,追求低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而所有的这些新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在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背景下是根本不可想象的。分散的小农经济既没有实行新技术的物力、财力,也没有能够看懂新技术的人力,指望以各家各户为单位消化吸收这些不断更新的技术简直就是白日做梦!而通过集体合作经营,农民可以通过集体的力量聘请高学历的人才坐镇指导,这就使得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变得得心应手,通过几年的发展,就可以把一盘散沙的小农生产改造成真正的社会化大生产,让落后的农村赶上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班车。很显然,只有这样的发展道路,才是符合历史潮流的发展道路,才是农村的根本出路!而分散的小农经济,就是阻碍社会进步的桎梏!
当今社会,品牌化农产品往往具有很高的附加值和利润空间,而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是难以推出品牌化产品的。虽然在少数地方有了初级农业合作组织,推出了一些品牌化运作的产品,但这种公司加农户的运行模式,一是风险大,因为小农生产的组织形态并没有根本改变,一家一户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显然很差,而且一旦发生纠纷,农户与公司交涉、保护自身权益的能力也很差;二是分配不公,农户辛辛苦苦生产的产品掌握在公司手中,公司通过市场运作可以赚大钱,而农户分得的利润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利润为运营商所赚取,这是以商业形式存在的剥削。所以,小农经济背景下是难以实现品牌化运作,也难以保障农民利益的。而采取集体合化大作生产的模式,上述弊端就被天然的克服。集体合作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人力物力的动员能力强,防风险的能力自然就强。组织起来的农民不仅能够更容易的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而且可以把村里的能人派出去开拓市场打出品牌,也可以多个专业村联合起来打出共同品牌,这样的品牌归集体所有,市场运作的利润截留在农民自己手中而不被中间商控制,最终通过按劳分配的模式分配到各家各户手中。这样,农民走向共同富裕是必然归宿,还用发愁什么三农问题?
综上所述,只有集体合作生产,才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让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这样的农村,不但实现了农业的良性发展,而且将为工业生产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富裕起来的农民会形成强大的购买力,这将对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形成工农业良性互动。这样的农村,将很大程度上终结私有化分子带来的国内市场内需不足的痼疾,把财富截留在国内循环发展,从而培肥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链,使之壮大升级,提高装备水平和技术实力,提高对外竞争能力。这样的农村,也将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毛主席曾说农村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那是指组织起来的农村才有广阔的天地,分散的小农经济死气沉沉是没有什么天地的。集体合作经营模式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可以让大学生们大有作为;农村发展对工业生产的带动,更会扩大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规模。这将解决大学生失业问题,为蚁族大学生解决人生归宿。
事实胜于雄辩,理论再好也要实践检验。那就让农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一下上述理论是否正确吧!在中国,坚持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的亿元村,大约有上千个。其中的典型代表,有刘庄村、华西村、南街村、大寨村、周家庄人民公社、双丘村、航民村、鄂西北尧治河村、江阴长江村等等。他们的辉煌成绩,让人感同身受的看到了集体合作之路指向的光明未来,指向的共同富裕的金光大道。
农村集体经济一旦大规模成功,将使得资改派“私”字当头欺骗人民的改革再无市场,如同当年农村改革影响城市一样,农村集体经济的成功将带动工业领域对私有化错误路线的全面清算,私有化分子侵吞的几十万亿公共资产终会迎来被清算的那一天。公有制的回归,将使得工人阶级夺回生产资料所有权,最终走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