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张维迎的最新谎言(三):张某帮助坐办公室的人和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作决策,也应承担决策成本吧?
驳斥张维迎的最新谎言(三):张某帮助坐办公室的人和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作决策,也应承担决策成本吧?
本帖要揭露张某张维迎2015最新经济演讲中又一个谎言、一个阴谋。这就是他的经济演讲发稿人引用张某两段话作为全文的提要,(这段话是概括性的,原话请参阅演讲稿内“关于产业政策,政府是没有办法替代企业家的”部分)其中有张某一段话表达了如下内容:
“就我的观察研究,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项产业政策是成功的,为什么产业政策会失败,其实道理很简单,产业政策有一个假设:政府官员比企业家更聪明,更有能力判断未来。政府官员比我们企家更行,是那样吗?肯定不是那样,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他怎么能够比我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人更懂得未来?何况政府做一个决策之后,它不承担任何成本的。”
张某所谓“产业政策”,实际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政策,包括宏观经济政策和微观经济政策。而宏观经济政策却离不开张某和吴敬琏所忌讳的经济计划,所以,这俩混球只好以含糊不清的产业政策来糊弄人民。很明显,张某还自诩是胜过政府官员更懂得未来的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一类人,特别包括他所谓“我们应该为过去十多年里蒙受冤假错案的企业家真正平反”的“企业家”。他是多么了不起啊!但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怎么就能更懂得未来?未来不会上绞刑架?
而张某所谓应当承担任何成本的“坐在办公室里的人”,也就是他所说的有决策权的“政府官员”,与吴市场所指的“党政领导”是同一概念。
在本文开头,笔者说他那段话是张某又一个谎言,也是一个阴谋,为什么?
说它是谎言,是因为从表面看那上文,他是以局外人身份批判“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项产业政策是成功的”这一事实,所指时间是从改革开放之初到“目前”;所指对象包括中国全国所有的产业政策。好象整个中国改革开放期间他都是没参与其事的局外人一样。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这谎言不仅欺骗了广西师大师生,也欺骗了全国人民。笔者后文将揭穿他这一谎言。
说它是阴谋,就是他指控坐在办公室里的人要为中国所有产业政策失败负责,要进行秋后算账,要为产业政策的失败产生的严重后果承担一切成本。坐在办公室里的人是谁?当然是指有权干预市场的决策者政府官员了。这一阴谋的实施,张某一伙美国教师爷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信徒们早就计划好了(他们居然也要使用“计划”!)。
比如,最早出来推卸责任的是吴敬琏。早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在北京闭幕,接下来2013年2月22日,中国企业家论坛第十三届年会在黑龙江亚布力召开,吴敬琏借年会之机在大会上大放厥词:
“我们现在不知道从什么年代起就开始在文献上出现了这样的字样,就是我们的市场是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市场制度是在党政领导的驾驭之下的,以至于出现这样矛盾的词儿,比如说权力控制的市场经济,权力控制的市场经济还叫市场经济吗?它就不叫市场经济了。因为它的价格信号是扭曲的,它又不可能有效的配置资源,也不可能形成一个兼容的激励机制,所谓兼容的就是说每一个经济行为者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取得的报酬是一致的,这就是兼容的,否则就变成不兼容的。
于是就会出现许多扭曲。所以当时在90年代中期,我们改革取得很大进步以后,许多不好的现象也出现了,不好的现象有人把它解释为这都是因为市场化造成的,实际上这不是因为市场化,而是因为权力控制了市场交易造成了扭曲造成的。”
看见没有?吴市场首先表功:“在90年代中期,我们改革取得很大进步”,接下来就推脱责任:社会上出现“许多不好的现象”,“这不是因为市场化,而是因为权力控制了市场交易造成了扭曲造成的。”权力控制了市场交易就是指“党政领导的驾驭”!目标何等明确!!吴市场讲这段话可能是太得意忘形了,或者是老糊涂了。因为他说:
“我们现在不知道从什么年代起就开始在文献上出现了这样的字样,就是我们的市场是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权力控制的市场经济还叫市场经济吗?它就不叫市场经济了。”
吴市场这话违宪了!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举行党的十四大,江泽民同志在党的14大报告中首先提出来的,而在次年三月二十九日就入宪了,这一提法属于国家意志,依宪治国,不可触犯。
稍后是厉股份厉以宁按计划出场。2014年12月16日,2015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NAEC)在京举办,厉股份在大会上讲话: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新常态和经济发展理念的转变’。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新常态”,新常态就是按经济规律办事。过去几年,在经济增长方面,我们是超高速增长,超高速增长不符合经济规律,也只能是暂时的现象,因为它带来的损失是惊人的。
什么损失呢?第一就是资源过快耗竭;第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第三,低效率;第四、产能过剩。但这些还不是主要的,最重要的是第五,错过了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机会!机会是很难得的,当2008年之前全世界那些大国、强国都忙于技术创新和调整结构时,中国是一味的高增长,所以这是得不偿失的。今天转入新常态,就是要根据中国的需要改为中高速的增长,重在经济增长的质量,重在结构的调整。”
与吴市场异曲同工,也在话前话后表功,中间严责过去几年党政官员造成五项惊人的损失!
最后出场的是少壮的张维迎了,也就是今年4月26日。这次是在在广西师范大学王城校区国学堂,张维迎发表了题为“市场与企业家精神”的讲演。这在前文已经叙述,不再重复。总之,他们三人调子是一致的,目标是很清楚的,计划是很周密的,但网民也是聪明的,他们一眼就看穿了这三伙计的技俩,笔者不再多言,只如实转贴观众对三位一体“经济学家”的评论如下:
——记得你以前可不这么说的。厉以宁啊,你又不是刚回国的?怎么净放马后炮啊!原来你睡觉着?
——厉以宁这二货要推卸责任喽,当年的四万亿也有你姓厉的一份功劳,现在知道撇清责任了。
——这老厉真会见风使舵投机奉迎!大家之前那么多年以前没听他这么说过吧!刚好相反。这些都是他奉迎权贵的馊主意,这就是所谓专家的真面目。因此你们明白为何专家总是砖家的原因了吧!早前干嘛去了。
——目前的中国完全是畸形发展、疯狂发展,为了以展而发展,为了“创新”而“创新”(绝大多数是假创新、乱创新),把一个青山绿水的中华大地搞成毒气、毒水、毒食品的特大垃圾场;搞成了一小撮畜生的天堂和大多数人民的地狱……
——落井下石!上届政府在任时怎么没见砖家说有问题,现在来放马后炮。
——你这种草包能抓住啥机遇?空谈误国!吴敬琏厉以宁都是国家的大草包,但是,都被误当高参使用,误国误民呀!
——确实不怪大众都说“中国经济学家都是废材,除了马后炮,就是走穴捞钱,发不着调的奇谈怪论。”
(见厉以宁批判中国错失重大战略机遇http://news.hexun.com/2014-12-16/171477293.html)
网民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过去国家一直是把他们当高参使用,现在他们开始千方百计要推卸责任了!实际上他们过去正是以高参、国师自居为荣。早在2006年关于国有产权的改革高潮中,人民大多数感到强势利益群体在改革中的优先和利益最大化,弱势大众(他们经常被称为沉默的多数)利益的最小化就是一种必然。沉默多数对在中国表决结构中的被动缺席极为不满而愤怒,指向的正是中国主流经济学的精英主义。
在解释中国产权改革为什么不是“拍脑袋想出来的”的时候,张维迎非常诚恳的说“这不是最初任何一个人的精心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逼出来的,是在实践中,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界和学界在相互碰撞当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思路。”的确,张维迎非常诚实的道出了中国产权改革的历史真相。但我们可以看到,在张维迎的产权改革的博弈世界之中,有政府(官僚)、有企业(家),也有学者,但却独独缺少一个最大的利益相关者——沉默的大多数。
张维迎们参与政府决策的事实,当时他自己都非常诚实地承认了,现在能推卸掉责任吗?既然如此,是不是也应承担决策失败成本的责任吧?因为你也是“坐在办公室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