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主流精英联盟”又在炮轰国企

火烧 2006-04-10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民企投资论坛上,民营企业家与学者批评国企体制,主张国退民进,推动混合所有制,呼吁公平竞争法,引发关于国企改革与民营经济发展的激烈讨论。
在民企投资与发展论坛上民营企业家、学者炮轰国企 ZT
[信谁不要信专家] 于 2006-04-10 10:30:22上贴

在民企投资与发展论坛上
  民营企业家、学者炮轰国企

--------------------------------------------------------------------------------



● 韩咏红(北京特派员)


  国有企业是产生“大家拿机制”和“马桶机制”的企业,其经济体制不但不
适合中华民族的振兴过程,甚至是一种“不道德经济”。


  在昨天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举行的一场“第三届中国民营企业投资与发展
论坛”上,中国的15万户国营企业成了众多民营企业家、学者与政府官员猛炮重
击的对象。连出席的国营企业老总,也不吝于对国有企业的绩效与体制问题发表
尖锐批评。


  中房集团总裁兼党委书记孟晓苏在对话会上挖苦说:“国有企业搞不好,并
不在于后面两个字‘企业’,而是在于前面两个字‘国有’。”

“国退民进”大辩论


  有关民营企业的价值与“国退民进”的论争,始于2004年香港经济学家郎咸
平对民营企业家顾雏军非法收购国有资产的指控。该争论的影响之大,中国的经
济学家与民营企业家集团也在网络中背上“出卖国家利益”的骂名。


  如今中国国营企业的改革方向以及“国退民进”路线的正确性问题,在中国
国内已成为一条牵动政治导向与民营企业家地位的敏感神经。


  直到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总理温家宝先后提出“改革
不能动摇”、“后退没有出路”的讲话,这场大辩论才暂显平息。在这一背景下
,不少嘉宾昨天一畅胸臆的直率言辞,使论坛出现中国公开论坛上少见的活泼场
面,台上台下互动热烈。


  孟晓苏在发言时,首先搬出《资本论》和马克思讲话,以论证国有制是“虚
幻的共同利益”,马克思的未来理想不是国有制,而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


  他说,经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初期,国有制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需要
重建劳动者个人所有制。中央近年大幅减少国有企业,把原来的国有制变成多元
股东的混合所有制,即是催生“新公有制”,更接近了共产主义的目标。


  不料,他发言一结束即被著名民营企业家、慧聪国际资讯有限公司董事长郭
凡生调侃道:“孟总一讲我就知道他是国企,因为只有国企的老板才会用马克思
的话来做论证,谁能说马克思的话就是对的?”


  情绪数度激动的郭凡生从民营企业的效率与对解决就业问题的贡献切入,大
力为民营企业振声。他并呼吁中国不但要有《公司法》,还要出台《公平竞争法
》以确保民营企业与国有营业能在公平的平台上竞争。


  他还说:“我们就要看哪种体制更适合于中华民族的振兴,毫无疑问,国营
的这种体制不行。”


  在新中国成立后,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的历史不过20多年,有关民营经济的合
理存在与合法性问题是在经过中共十四、十五、十六大的数次大会后,才逐渐被
确认下来。不过,民营企业的发展今天依然受到意识形态争论的困扰。在不同语
境下,民营企业有时称作“私营企业”或“非公企业”。


  与此同时,在近期关于改革的争论中,不少观察者也发现,意识形态实际上
成为利益集团为维护其垄断权力的口实。


  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司司长陈全生昨天说出他的无奈:现在一提“国退”
,就好象犯上意识形态的问题。


  他说:“讲中国的改革要往前走,一个是研究应该怎么办,第二是研究可能
怎么办。还要研究第三个只能怎么办。”


  论坛主持人之一、《中华工商时报》副总编吕平波借他的话说,中国现在从
能做的开始做起,然后一步一步推到“可以做”,最后自然而然去实现“应该做
的”。
*****************************************


专家说腐败是改革必须付出的成本,,腐败就有了理论根据;专家说教育应该产业化,就有凑不出学费而自杀的;专家说医疗应该市场化,就有没钱而回家等死的……


回复关系:
  1. 在民企投资与发展论坛上民营企业家、学者炮轰国企 ZT(信谁不要信专家: 2006-04-10 10:30:22)3237 Bytes(0/48/2)
    • 那位孟总在想我们怎么还不MBO呀(kfn911: 2006-04-10 11:12:17)0 Bytes(0/3/0)
    • 郭凡生过去是国家体改委的官员(没事遛遛: 2006-04-10 11:03:12)0 Bytes(0/3/0)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