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按毛主席指点读红楼梦

火烧 2009-03-13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本文按毛主席指点解读红楼梦,重点分析护官符与社会历史,探讨真实与史实,强调读社会的重要性,结合数字符号与历史背景,提供独特视角。

             读护官符、十二钗小结(学术讨论稿)  

                         到此一游  

一、     护官符:  

都道红楼梦有两条线,假语村言——(风月宝鉴)小说;真事隐去——(历史宝鉴)真实和史实。毛主席说护官符是阅读红楼梦的纲,红楼梦要当历史教课书来读。这就同“清官论”划清了界限,也就是同“做江山”的传统观念实行了决裂。概括的说,就是两个字:读“社会”。  

我解护官符的“真事”是“房分”,数字也不是实数,是个“历史”符号,如下:  

总数                  在京                           原籍  

薛:8(清)。  

王:12(汉=明、大顺);    2(朱由检、李自成);           10无意义。  

贾:20(清+汉);          8即清占北京;                 12即汉失京。  

史:18(+2王=清+汉);    10+(2王)=12,即明、大顺;    8 即清。  

   

真事,四家都是皇家,“白玉为堂”,“金陵王”,“阿房宫住不下”,“好大雪”。聚集在一个贾(假)家,即现实(清)与历史(明、大顺)同在一个史(太君)领下。阿房宫住不下的 史太 君,是明、大顺、清三家重要历史人物的适时串角。也可以说她是一个历史老人,或扮演或述说或见证明末清初的一段真实的历史。比如,凸碧山庄贾府赏中秋:  

“贾母坐下,团团围坐,只坐了半壁,下面还有半壁余空。”……“于是令人将迎探惜三个请出来,贾琏宝玉等一齐出坐。”这是李自成汉口坚守的时候,汉族还有半壁江山。琏、玉不在其中,所以出坐。  

有人来报“大老爷(贾赦)被石头绊了一下,崴了腿。”这是披露多尔衮打猎摔伤了腿。  

“已四更,姐妹们都去睡了”。贾母细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三丫头可怜见的,尚还等着。”这是李自成败亡后, 高 夫人独撑危局的时刻。  

这就是 史太 君“讲说”的历史。  

基本线索:  

宁府——大明。贾敬、贾珍、贾蓉有万历、天启、崇祯、弘光……的影子。“萁裘颓坠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家事,指国事。  

荣府——大顺。其中混有清(假赦:子、媳)代大顺(假政: 王 夫人)。黛玉进荣国府,看到的是新(贾政)旧(贾赦)两处格局,实际是隔开的。 王 夫人背后有贾府的李自成;元春背后有皇宫的李自成;宝玉背后有怡红院的李自成。  

秦业子女——家业消亡的(2王)崇祯、李自成。  

薛家——大清。  

作者的主题是“坟”。是一部纪实农民革命和民族战争的悲剧史,即“怀金悼玉”的悼亡史诗。但又不仅如此,由于强烈的阶级和民族仇恨,作者得以站在人民和民族精神的高度,俯瞰身处的亡国现实,回眸亲历的斗争历史,其视角的精度、视力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都是空前的。作品实际的历史内涵和意义远远超出了作者的愿望。确切地说是一部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宏大的历史教课书。今天,它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段过去了的斗争史,大清也已经是我们共同的大清,教课书已经是我们共同的财富,面对帝国主义的霸权世界,我们只有千倍的感悟历史的经验教训,以最积极的姿态增进中华民族的革命大团结,万倍警惕和保卫我们共同的神圣的家园。  

二、     金陵12钗(猜)补叙:  

(1) 秦雯——李岩。  

  确切地说,这里的李岩只是原型。秦雯是入门三幅画的第一幅画面——化人场,即大坟墓。代表斗争人士的悲剧结局。  

( 高 夫人)探春在(多尔衮)凤姐抄检大观园时,说到“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打了一个王善保,是迎春身边的丫鬟司棋的舅妈,但又是 邢 夫人的人。( 红娘子)史湘云更吐露了杀害李岩的内幕,她向初来的宝琴介绍说:“你除了在( 高 夫人)老太太跟前,就在园里来,这两处只管玩笑吃喝,到了(李自成)太太屋里,若太太在屋里,只 管和 太太说笑,多做一会无妨,若太太不在屋里,你别进去,那屋里人多心坏,都是要害咱们的。”说明李岩之死,有李自成身边人的陷害,自然也是指“王善保”。书中也暗示袭人的责任很不小。  

作者似乎为李自成开脱有过,可 能与忠 君意识有关系,虽然李自成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君王,还有哥们义气。其实自私 莫过于 君王,当然家天下代表的是阶级利益兼民族利益,本质是阶级利益,民族利益也是服从阶级利益的。因为这个“家天下”不是一家人能够撑得起,必有部分人的利益捆绑在上面,人们习惯叫依附和利用,哲学上叫依存,这就是封建统治,也叫王道。护官符的一句哲学性概括就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而这里突出表现的是地主阶级的内外勾结。作者以失败英雄的眼光,又借助民族屈辱的视角,真切的看到了头顶上的这张汉清合一的吃人的大网。相反,作者如果是胜利者,他的眼光就只会搜索不稳定因素,包括个人的地位,这就是做江山。我们知道,由于当时阶级矛盾的激烈冲突,又没有一个革命政党的指导,是民族悲剧的重要原因。试想,二次大战如果没有共产党毛主席,中华民族的最后结局可能就是被肢解。农民起义的领袖一般也具有两重性,内部一定程度不可避免的是君臣关系,淡化还是激化很关键,而一称皇帝又升格了,阶级矛盾必然反映到内部。  

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是一语双关,自杀自灭,就是以人物矛盾指向义军,特别是汉族内部。指向阶级矛盾,指向汉奸。而且不容易的是,这个矛盾剖析的深度已经触及,对封建道德、秩序以及宗教的一定程度的批判。这是借助残酷和丑恶给于的启示。  

袭人有牛金星的影子,还有蜂拥而至的文官的影子,主要还是吴三桂的影子,是入门三幅画的第二幅——江山破碎,代表投降派。牛金星逃离义军后就隐世了,只是他的儿子逃离后投清做了官。宝玉说“钗、玉、袭、麝”是演员,但袭人又是有面孔的,其他三人都没有,袭人与吴三桂初期的影子(小红、贾芹)一样都是“容长脸”,又和秦雯一样是 史太 君给的,这两点都说明袭人是历史人物。只是我没有查到吴三桂的面孔,却在百度查到他排行老二。有人说尤三姐是吴三桂,我想作尤二姐更合逻辑,她们在红楼梦中都没有面孔,但尤二姐的死与贾天祥雷同,是作者的判决。尤三姐的归正,决套不上吴三桂反叛,后者是在引清入关29年之际,这时境与红楼梦中的环境也不合。尤三姐的金莲鞋是有意亮给人的,很值得讨论。顺便说一点, 姚雪银 先生说刘园园一直在吴三桂身边,比较可信。姚老是力求把小说写成信史的,是我的感觉。  

(2)元春——李自成。867页,探春说:大年初一是元春,还是“太祖爷(荣国公——李自成)的生日”。  

(3)探春—— 高 夫人。鸭蛋脸。  

(4)史湘云——红娘子。“病在蘅芜苑”。 “蜂腰猿背,鹤势螂形”,飒爽英姿。  

(5、6)妙玉——邓太妙、宋献策。“风尘肮脏”指亡国奴。  

一、宝玉吟咏“乞妙玉红梅花”句:“不求大士瓶中露”中的大士,即茫茫大士。邢岫烟又介绍“槛内人”的妙玉:“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是给秃和尚注解。  

二、中秋夜即景联句,妙玉以补韵交待了自己的原型:有“箫增嫠妇泣(寡妇)”“空帐悬文凤(先夫文翔凤)”“鸡唱稻香村(居处)”“苦情只自遣,雅趣向谁言”。一个补白,邓太妙清晰的浮出水面。  

三、秃头和尚单独渡生都是女的,跛足道人单独渡生都是男的。这就是红楼梦寺庵不分,捣浆糊的重要原因之一。  

(7)迎春——刘宗敏等被俘杀的将领。迎春的谜底:算盘。贾政解为“动乱不止”,以为是证。  

(8)惜春——田玉峰。凸碧山庄,就是田玉峰三字的化称。尤氏说她“你倒好,才是才子,这会子又作大和尚了,又讲起了悟来了。”  

(9)王熙凤——多尔衮。一从二令三人木,即与小皇帝的关系,人木(休)是指死后遭清算。  

(10)巧姐——兰芝。 高 夫人独生女儿。  

《李自成》五卷二十五章,说兰芝十八岁病死在四川巴东, 高 夫人大哭一场,草草掩埋。这是 高 夫人与李自成、宋献策西安分路,也是 高 夫人携兰芝送 别 老师邓太妙后,仓促向湖广奔进的途中。兰芝发烧从马上摔下,不久病重垂危,在得知李自成小股败逃的一个夜里死了。但在红楼梦中,兰芝被留下了,宝玉说“这样的人,是死则不死的”。书中何在?可以判断是雪地抽柴的女孩和薛宝琴,没有容貌是保护。  

刘姥姥的戏很重,第六回就出现了。一进荣国府,交待出与李自成的关系,“板、青”想必是李的部下的孩子。1645年4月底,已得知李自成兵败, 高 夫人急于救夫,病中的兰芝就被“掩埋”在一个农家。一进可能是报平安,作安排,时李自成已死。或者只是序幕。  

二进荣国府,抖包袱。集中见于“以人为主”的菊花诗的提示,到“林黛玉雅谑补余香”收结,还有62回。“抽柴”引出西南失火,喻战争。牙牌令中的“闲花落地听无声”“双双燕子语梁间”“御园却被鸟衔出”“左边一个天(丈夫)”“纱窗没有红娘抱”“左边四四是个人”“是个庄家人(指板儿)”。兰芝“下嫁”板儿。( 高 夫人)贾母也直喊姥姥为“亲家”。黛玉开宝钗的玩笑,提到“嫁妆”。  

大姐儿发烧,贾母伤风,请医,但没事。是说兰芝病愈了, 高 夫人也放心了。  

成窑杯,或是嫁妆,或是赠品。  

黄杨木,可能是当地的景观。  

“结个大倭瓜”,和临别时鸳鸯给姥姥的“催生保命丹”,指生育。  

姥姥说大观园像画一样,贾母要惜春画出来。黛玉说“母蝗虫”也要画进。“牛”即农家。后来特特要画上宝琴。宝钗说“非离了肚子里有几幅丘壑的才能成画,这园子却像画儿一样,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远近疏密,也不多,也不少,恰恰的是这样。”这也就是冷子兴说的甄家。在那里?游探春房,我们看到一盘佛手,那么是产佛手的地方,地址也指出“西面”。  

姥姥说箫湘馆是公子书房。在试才题对额时,众清客道出“淇水遗风”,是颂扬春秋时卫武公的学问德行的;又道出“睢园雅迹”是标榜汉代梁孝王的风雅,宝玉《咏有凤来仪》有“待凤凰”三个字,一一点出是李自成的书房。李自成早就开始读书,而且很勤。  

姥姥说怡 红院是 小姐卧房。题额时,已道出是“女儿国”;宝玉的《咏怡红快绿》有“两两出婵娟”“凭栏垂降袖,倚石护青烟”,指出绿叶扶红花,这里是公主兰芝卧室,似乎还有教读,那就是邓太妙。此地是西安。  

姥姥说大观园是“玉皇宝殿”。降云轩(大将叫刘捷轩),告诉我们,这里是李自成帅殿。就是说大观园是有原型的。只是不像一处。贾政说稻香村好隐处,宝玉说与环境不合,可想到邓太妙藏身处;蘅芜苑是红娘子“病在”处,可想到她的王屋山住室;凹晶馆相对凸碧山庄,可想到田玉峰出家的住地;暖香坞是“入画”地,可想到兰芝的村庄。元春题诗“多少工夫始筑成”,说明大观园就是从西安开始的一个兴亡史。  

宝琴是兰芝的提示很多:  

住进贾母房里,还有出场的座位。  

薛宝琴不当参加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却参加了,这暗示就明显了。  

62回,探春在“红香圃”设宴,为宝玉、平儿、宝琴、邢岫烟庆寿。宝琴、岫烟上座,表明为宝玉、平儿是假。庆寿也假,没有日期。酒令“射覆”,宝琴覆“圃”字,暗指“红香”从农。(形山中隐)邢岫烟覆“绿”字,隐指“怡红快绿”的绿。她是邓太妙的替身,是宝琴的老师。《李自成》中,红娘子、红霞长期在南方云游;高夫人也不断派人联络旧部。想必这些人已连在一起。酒令中的“折足雁”“不宜出行”应该指宝琴。  

宝琴的诗词,包括真真国女儿诗,都有自己的身影。如“埋琴稚子挑”,“埋琴”,原是埋名兰芝,“稚子挑”可以想象是板儿。黛玉的《桃花行》也由宝玉挑明是为宝琴所写。  

是凤姐的女儿,又姓薛,是天大的遮掩。李自成的女儿活在世上,这是一个必须披露,又必须特别保护的人。可惜被时间的流水永远冲刷了。  

(11)贾兰—— 李来亨。按李自成的交待,被 高 夫人和众将扶为首领。是李自成养子李过的养子。李自成的独生女儿兰芝,也在这里用兰字提示出来。李来亨的娘是个农妇,李纨只有她的影子,如身住稻香村,自言“不问兴废”。  

(12)秦可卿——朱由检。替病,替死。  

宝玉黛玉的语言和动作尤其是提示。比如,宝玉暗示牡丹是芳官——窦妃。得趣馒头庵是讽刺李自成纳妃,窦妃是对抗多尔衮,上吊而死,便以“斩情归水月(馒头庵)”代表。  

宝黛爱情,即木石联盟,就是革命节操和爱国情结的象征,是作者们感情的寄托和宣言。1116页由贾母亲口道明宝玉不是为“男女的事”,否定了风月宝鉴是主题。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说明已经写到 高 夫人徇国,那么姽婳词是为 高 夫人们作的。  

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比如, 宋建邦 先生翻译的“贾天祥正照风月鉴”,把“儒孙”们巴结多尔衮的丑态结合起来读;把鸳鸯骂小老婆同郑成功骂汉奸结合起来读,实在有味!  

仍然粗糙,历史知识非常有限,以此求教!  

                                2009-3-13 交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