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习总书记的和平呼唤
2015 年9月3日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大会的最大亮点有两个:一个是习总书记对抗战胜利充满豪情和对未来人类和平事业充满无限期盼的讲话,另一个自然是气势磅礴、令人振奋的阅兵式了。
习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讲话里回忆了中国人民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历史,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世界未来的美好期望。他坚定有力地提醒世人“让我们共同铭记历史所启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和平必胜”既是历史的经验总结,它以真理的崇高地位和强大力量向一切破坏人类和平的战争狂人们发出了无情的警告:一切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惜牺牲整个人类的利益,而发动战争的人最终是要失败的,最终是要受到历史的审判的;“和平必胜”也是对世界现实状况的高度概括,当前的世界局势清楚的告诉我们,试图通过战争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或集团利益争端,最终损害的都是人民的利益,必然遭到人民的反对,其结果往往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和平必胜”又是人们依据历史规律对自己未来的希望,也充分表达了世人对人类和平事业的坚定信心。
三个“必胜”,既可单独成体,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时刻,根据当前错综复杂、局部战争不断、新的战争危险频现的世界局势,和平自然是此刻的主题,正义与邪恶,和平与战争,人民与敌人这三对矛盾,必然在这一主题之下交织在一起,成为考虑制定我国国际战略的最重要的依据之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世界、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真正主宰者,人民的力量是任何邪恶和敌人都不能战胜的。和平是人民追求的愿望,也是人民为之奋斗的事业,它必然是正义的,因此,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现在,全世界都在喊和平,几乎没有人敢公开反对和平,这一点似乎很“普世”,好像“普世价值观”又胜利了,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因为有利益的追求,包括集团利益的追求、阶级利益的追求和国家利益的追求,其核心是阶级利益的追求,而他们的利益往往是不同的,有时甚至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于是才有了战争。只要有这些狂热利益的追求,就有爆发战争的危险性。战争最直接、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人民。人民既创造了历史,历史也教育了人民,于是才有了人民的觉悟,才有了人民对和平的追求。
人民是一个伟大的实体,这个实体内蕴含着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极其强大、任何敌人都不可战胜的力量;人民也是一个伟大的名号,一面光芒四射的旗帜,人人都要用。一切反动统治者往往不能、不敢向人民讲明自己的真实意图,却必须要有人民的力量,人民这个旗帜,因此,他们只能骗用,盗用。看看当今世界,有些国家,有些自认为很强大的国家,虽然张口不离和平,闭口不离正义,却总是在不断地发动战争,挑起事端,几乎只要有战争、有争端的地方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而当他们发动的战争造成了无数的家园被毁,无数的难民流离失所,无数的生命消失于战火,无数的人道主义灾难接连不断,这时战争的发动者可曾想到过你叫喊的和平、正义、人民、人权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吗?可曾想到过你们发动战争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吗?你们的目标是不是符合道义?你们的国家利益到底是不是正义的?当你们所谓的“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与和平、正义发生冲突了怎么办?你们对和平、正义的理解与被侵略国家的人民所理解的共同之处又在哪里呢?
在阶级社会里,往往是掌握着国家经济命脉的那个阶级是统治阶级,控制着整个国家机器,这个机器为这个阶级服务,战争还是和平取决于这个阶级的利益。在阶级社会里,利益的追逐往往又是无情的,因而爆发战争的危险性是不可避免的,和平与战争必然将是人类长期面对的主题。
建立一个没有战争的世界一直是人类的期盼,可是战争的威胁和现实战争的苦难却一直伴随着我们,但这绝不意味着为和平所作的努力都是徒劳的。历史上许许多多即将爆发的战争正是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通过非武力的较量,包括利益的平衡,战争后果的权衡,也包括名号及旗帜上的较量,表现在道义上的较量,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民心的较量,等等。狼吃小样,狼也要讲个“理由”的。现在比较“普世”的就是人人都必须喊“和平”和“正义”,尽管心里未必这样想,但面子上还是要有的,这大概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如今的程度的一个特征之一,骗子需要更加高明了,强盗也不敢那么赤裸裸了。
“和平”不是靠等来的,相对的和平,较长时间的和平是需要靠人类的共同努力,共同奋斗才能得到的。
我们期盼自己的国家能建成一个和谐的社会,我们也期盼自己所处的世界能建成一个和谐的世界,也就是一个和平的世界。我们的理想随着我们的努力奋斗会变得越来越近,我们也会随着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好而产生更高的期盼。人类为和平而奋斗将是长期的和艰巨的。
“和平”不是一味的妥协和忍让所能得到的,所谓“和平必胜”,指的正是要和平还是要战争之间斗争的结果。“和谐社会”的建立也是这个道理。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文化特别注重个人修养,其中一个重要的范畴叫“中和”,即是我们常说的中庸之道,前人解释说:“以性情言之,则曰中和;以德行言之则曰中庸。”中庸之道主张不偏不倚,折中调和,力求人人达到“中和”的境界,则整个社会都心平气和,社会和自然界都和谐了,天下就太平无事了,就和平了,就没有战争了。让整个世界都合乎“中庸之道”自然也是人们想要达到的美好愿望,它作为一种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一种道德准则和人们修养的一种境界,对社会的和平稳定无疑起到了进步作用,并且今后仍然需要作为我们为世界和平和谐而斗争的一种策略和思想武器。但是,片面地强调忍让、妥协、退却,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只能让邪恶势力更加猖狂,让人民的利益受到损害。作为儒家文化的诞生地,中国几千年来何曾几时真正达到过所谓的“中庸之道”的境界?既是曾经出现的相对的和平稳定时期,也恐怕很难说那仅仅是人人都“中庸”的结果,我认为更多的因素应该是各种社会矛盾斗争所达到的相对平衡的结果。我们的先哲们早已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子”才哀叹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不过他所找的问题的症结未必准确,更没有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习总书记讲话中对和平的期望,表达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习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将再裁军30万,不仅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坚决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也是为维护世界和平所采取的一个重大的实际行动,是献给人类和平事业的又一份厚厚的礼物。在纪念那场史无前例的残酷战争离开我们七十周年,而新的战争阴霾仍在人类的上空飘荡之时宣布这一计划更是意味深长。
中国是个大国,是世界上文化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的国家,她有世界上最善良、最信奉“中庸之道”的人民,但却曾是世界上受外国侵略最多的国家,她的人民也是世界上受战争之苦最多的人民,在中国百年近代史里,神州大地曾演出了一幕幕的恶狼吃大象的悲剧,大大小小的列强几乎都践踏过这片神圣的土地,他们的魔爪几乎都蹂躏过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在70年前的那场战争里,中国伤亡人数达3500万,远远地名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伤亡人数排行榜的榜首,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永不可磨灭的贡献。
深受战争之苦的中国人民必然会珍惜和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但又绝不怕战争。中国人民信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信条,不会把自己深受的战争之苦强加于别人,但也决不容许别国再把战争之苦强加在自己的头上,中国的领土不容侵犯,中华民族的尊严不容侵犯!气势壮阔的阅兵式表达了中国人民不怕牺牲,敢于同来犯之敌血战到底的气概,同时也彰显了新中国国防建设的雄厚实力,百年耻辱的近代史绝不会,也绝不能再在中国大地重演。
维护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应手握两把剑:一是正义,二是实力。中国政府在北京举行的声势浩大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就很好地展示了这两把剑。
记得居里夫人对中国人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要消灭核武器,首先自己就要有核武器,那么今天,如果你要消灭战争,要赢得和平,你就要做好战争的准备,就要有雄厚的实力,当战争狂人看到战争也会使自己毁于战火的时候,这时,和平的曙光才会到来;当人类都认识到战争的破坏性的时候,和平才有坚固的基础,和平的理念才能真正深入人心;当全世界的人民都觉悟起来,认清了自己的眼前利益和自己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的关系,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清了反动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的时候,才不会上当受骗,人类和平的局面才会持久。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既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符合共产党所信奉的理念,这种文化和理念将支撑中国永远站在正义的一边,站在和平的一边,站在全世界人民的一边,也就是选择了站在胜利者的一边。中国必定会成为创造、维护和平和促进和平进一步发展的强大力量。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