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
“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
——读列宁《论粮食税》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既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共同富裕、公有制为主体,人民民主等),又要发展资本主义(鼓励扶持发展私有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维护资本权利等),怎样处理这个矛盾,特别是怎样认识和阐释这个问题,困扰着众多的理论工作者。
列宁《论粮食税》,发表于1921年4月12日,见《列宁选集》第四卷。读这篇文章,不仅可以了解俄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历史情况,而且可以学习马列主义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列宁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时候,明确地提出了“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的观点。这一观点,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的理论,具有奠基的作用。在真正领会了列宁的理论之后,在中国改革开放中萦绕于我们头脑中的许多困惑,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俄国十月革命后,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将银行收归国有,这时在国内有五种经济成分:(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然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这种情况,同中国共产党在打败蒋家王朝,打倒官僚买办资本主义,消灭地主土地所有制后所面临的情况大体相当。
早在十月革命前夕,列宁就勾画了未来社会主义的轮廓,那是一个“国家直接占有生产资料并直接组织生产,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统一控制和管理,按平等原则实行个人消费资料的分配”的社会。“这里既不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也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见《列宁传》)。
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列宁的设想是,首先恢复和发展大工业;把资本主义,特别是小商品生产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限制并消除私人贸易,国家控制工农业产品的交换,引导农民实行集体化,最终实现全部国民经济由国家统一计划,统一领导的“大工厂”。
1918年至1920年的国内战争破坏了列宁的设想,俄共此时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主要有余粮收集制,禁止私人贸易、取消私人商业网点,城市全体居民加入消费合作社,凭票分配消费品,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国有。
战后,列宁本想借助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马上推行战前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可是,这时形势已不允许。俄国农民只有为自己劳动的积极性,没有为集体农庄劳动的积极性,俄国的集体农庄,受到农民的抵制,只有0.4%的农民加人,而且也没有劳动的积极性。1920年底,俄国许多地方发生了农民暴动。
列宁最大的特点在于当理论和现实发生矛盾的时候,他能够修改和调整理论,使理论服从现实的需要。这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总结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在1921年3月召开的俄共十大上,俄共制定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实行自由的商品经济;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竞赛中,使社会主义的经济逐步强大。当时列宁自己提出设问“私人资本主义能够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吗?”然后列宁又坚定地回答“这丝毫也不是奇谈,而是经济上完全无可争辩的事实。”(一)它促进了商品的交流;(二)它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按照列宁的设想,发展资本主义,并不是没有限制,而是要把它们逐渐地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再由国家资本主义过拨到社会主义。
到此,就要明确一下国家资本主义的概念,通常这样给它下定义:“资本主义制度下,由国家政权直接控制某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而在社会主义国家,则是由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直接控制某些资本主义企业的一种资本主义。凡是在国家监督、计划之下,服从国家经济全局的资本主义企业,都应归人国家资本主义的范畴。
在《论粮食税》中,列宁指出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租让制,国家把国有企业、森林、土地租给企业资本家。(二)合作制,国家与资本家合资、合作办企业。(三)国家利用资本家推销国家货物或收购小商品生产者的产品。(四)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直接订合同,给世界资本主义一定的“贡款”请他们来办企业,从而立刻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营条件得到改善。
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仍然是资本主义。因为,在这个范围内,资本家只“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目的是利润。他同意和无产阶级政权订立合同,是为了获取高于普通利润的额外利润,或者是为了获得用别的方法得不到的极难得到的原料”。列宁又认为,尽管如此,对社会主义还是有利的。“苏维埃政权获得了利益,这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立刻或在最短期间增加产品的数量”。
在社会主义(准确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利用资本主义”理论根据是什么?列宁《论粮食税》,正是为回答这个问题而作。列宁有这样一大段话:“我们经常议论资本主义是祸害,社会主义是幸福……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和中世纪制度、和小生产、和小资产阶级散漫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则是幸福。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飞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国家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的人口,它为社会主义准备了雄厚的物质条件;而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它成为由小生产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桥梁。因为没有建筑在现代科学最新成就上的资本主义技术……社会主义就无从设想“同时,无产阶级若不在国内占统治地位,社会主义也无从设想”。这是社会主义的两个条件,前一个是经济条件,后一个是政治条件。马、恩认为,他们那个时代,只有德法英美这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才具备走向社会主义的条件。列宁在帝国主义的薄弱环节,领导了无产阶级革命,只是具备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政治条件,经济上还缺乏“大资本主义技术”。列宁清楚这一点,他说,如果当时德国的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就会很容易实现社会主义。他又说,如果德国迟迟不能发生无产阶级革命,那么,我们的任务就是学习德国的国家资本主义。
在这种理论中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自然史的发展过程,历史发展的进程是不可逾越的。“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见《资本论》一版序言)。列宁坚定地相信这一点。他从实践中,也切身地感受到了商品经济(大多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充分的商品经济,在马克思看来,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自然的发展阶段。马克思虽然认为历史的阶段不可逾越,但又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努力“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列宁所实践的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利用资本主义的政策,也正是要追求“缩短”、“减轻”痛苦的历史效果。
列宁提出的“利用资本主义”当然也包括向资本主义学习如何管理经济。列宁说,我们向旧军队军官学习军事是必要的,虽然他们随时可能叛乱。我们也要向资本家学习经济,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同他竞赛,比他搞得更好。列宁1922年3月作《俄共中央委员会政治报告》,要求党内同志:“要在实际上证明,你工作得并不比资本家坏”。“你比资本家占优势,因为政权在你手里,许多经济资料在你手里,只是你不善于利用这些东西,你应该清醒一些来观察事物,抛弃浮夸心理,脱掉华丽的共产主义的外衣,老老实实地学着做些平凡的工作,这样我们就能战胜私人资本家”。这些话,今天,拿来要求我们中国国企的老总们,用来要求我们中国政府的领导们,难道不是仍然很贴切吗?国企,就是应该比私企搞得好。要想搞得好,我们经验不足,视野不够,就要向资本主义学习。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是资本主义发明的,确实好,我们石油行业学了,效果真的不错。现在,不少人大力宣传在管理制度上与国际接轨,也是在向资本主义学习。正如列宁所说,这种学习,可以直接或短期间内使我们的经营状况得到改善。
“利用资本主义”不但要利用它的物质文明,还要利用它的精神文明。经济落后国家夺取政权之后,面临两大先天缺欠:一是封建主义影响太深;二是资本主义发展水平太低。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相比,是一种进步的力量,可以用来抵制、改造封建主义的东西。列宁说的小生产联系着的官僚主义,其内容主要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民主、平等、自由、博爱,对无产阶级来说是狭隘,对封建主义则是革命。在一个封建专制主义、封建等级观念、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封建的官本位思想十分严重的国家里,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观念、效率与公平观念、个人价值与尊严的意识、权力相互制衡的思想,都是有进步意义的,都是应该借鉴的。
列宁讲“利用资本主义”讲的是“利用”既不是“排斥”也不是“依靠”。发展资本主义,最终是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完全胜利”。这个过渡时间多长,是很重要的问题。列宁最终设想,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进程,并非权宜之计。列宁明确指出,这种经济政策,是一种改良主义的方法,是要让社会主义在渐进的过程中,通过改良,一步步建立起来(见列宁《论黄金在目前和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布哈林提出可以考虑用马克思所说的赎买的方法取消资本主义,列宁不同意。列宁不同意取消资本主义,即使是用和平的、赎买的方式,列宁也不同意,他要在相当长的时期保留、发展资本主义。
列宁的“利用资本主义”观点,是在阶级斗争很激烈的形势下提出的。列宁不断提醒全党,被推翻的地主、资产阶级随时有反扑、复辟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同时提出“利用资本主义”和防止地主资产阶级复辟,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列宁那里,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与利用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并不是对立的。因为列宁认为,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可以被无产阶级政权限制在国家监督的范围内。
新经济政策很快发生作用,1922年底,农业生产得到恢复,饥荒消灭了,工业生产开始慢慢复苏。但是列宁这时已不能再亲自实践它。列宁1922 年底已病重,不能正常工作,1924年1月21日逝世。所以,关于社会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利用资本主义的理论,也就基本上可以说是停留在了列宁的设想之中。直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后,利用资本主义这个问题,又重新出现在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国改革开放这30年,实际上也在利用资本主义来发展经济,我们遇到的问题,与列宁当时遇到的问题有些相似。但是,列宁公开说要发展资本主义,同时说要对资本主义加以监督,而我们实际上吸取了很多资本主义的东西,在宣传上却不承认搞了资本主义,在实践上又没有对资本主义的监督和调控,几乎完全采取了放纵资本主义发展的态度。现在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了。(本文引文,除标明出处者外,皆引自列宁《论粮食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