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致林泰山先生:郎咸平的潜在危害还不为大多数左派网友认知

火烧 2011-04-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郎咸平潜在危害,左派网友对其认知不足,涉及德隆系分析、顾雏军事件及改革建言,强调其真才实学与正义感。

例如,《郎咸平如果进了中南海会做怎样的改革建言》这个帖子,我去年在强国论坛贴出的时候,就有不少网友提出很感性的批评(只有一两个跟贴说右而左提出的警告值得注意)。这次看到郎咸平“打压房市成功了,中国就完了”的文字后,我以为有必要到乌有之乡立此存照,结果一个跟贴讥讽说:拿名人开刀,想出名有胆量,没气魄。  

当然,清醒的网友也还是有的。这次,郎咸平的上述言论,显然正促成一些左派网友的开始觉悟。我在强国论坛,就看到一个左派网友的帖子对他的言论提出严重质疑。我记得有个跟贴更是刻薄,大意是说,郎咸平以前还说过几句人话,大概是让人收买了。  

我从来不想在左翼网友之间制造不必要的混乱。去年的帖子,招来批评后,我就收笔不再评论郎咸平了。这次,见到一些乌有的左派网友,同样用了很感性的文字对我提出批评,我只是笑了笑,也不打算再写评论。不是我不敢坚持真理,实在是因为要维护一些网友的心理感受。至于那些用语言刻薄我的人,我想大概是小年轻,不必计较。因为我也年轻过,也冲动过,大学里也追捧过学术明星,如那个后来被美国的专机接到美国休闲至今的天体物理学家方某某。当年,鲁迅的那个叫高长虹的学生,对鲁迅反戈一击,爆得大名。鲁迅在小说《补天》里曾专门设置了一个小角色,来讥讽这个高长虹。后来,有不少人,学了高长虹,专门大骂名人,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借骂名人出名。这个说我有胆量没有气魄的网友,大概也是把我当成了高长虹一类吧。哈哈!要是那样,我就该破口大骂,而不是这么文绉绉,且实名登台,不必网名出场?左派网友中,有许多心底善良者,但也正因为善良,就容易相信那些貌似为他们仗理执言的人,这就为你说的那些“在右派大佬那里挣不到钱,就来挣左派的钱”的投机者,提供了最好的言论市场。  

我最初注意郎咸平的时候,郎咸平还默默无闻,只有少数圈内人和圈外像我这样的对政治经济刻意关注的人,才注意到他。后来,他以其擅长的微观经济分析的方法,解剖德隆这支麻雀,以致炮轰德隆(“德隆系:中国独特的‘类家族企业’的敛财模式”)。德隆系的倒掉,为郎咸平确立了学术影响力。此后,战顾雏军,“7板斧”下去,顾雏军,翻倒在财金界面前。不服气的顾雏军和他对簿公堂,结果进班房的不是郎咸平,而是顾雏军自己。就此,“郎旋风”郎咸平的名字为广大一般左派网友所熟悉。这里面也包括我自己的侄子。当时, 他在人大读书,问我知不知道郎咸平, 我说,知道。他接着问,那你怎么看他。我说,是个难得的人才, 在目前的中国,这样的人太少了。中国搞改革,搞到现在出了许多的问题,知识分子要检讨这些问题,需要三种东西: 真才实学,正义感,勇气。三者缺一不可,中国不缺有才学的人,但这些人, 或者没有正义感,或者有正义感,却没有勇气。郎咸平是兼有三者的人。所以,我一直比较关注他,也很敬重他。  

引起我对郎咸平警惕的是他2005年的“清华演讲”。那个演讲把他的哈美情节,彻底暴露出来了。后来,不少的演说,也都流露出哈美:美国的都是好的,美国是不可战胜的,我们与美国无法接战,只有甘拜下风。世界上懂经济金融的不多的几个人,都在美国。中国包括我郎咸平自己在内,都不懂的。金融战我们怎么能赢?大概意思是这样,我这里没有兴趣去找出他的原话了。请谅解。我清楚记得,当时,某个论坛有位朋友说了一句话,大意是“郎咸平畏美如虎”,可谓一针见血,与你以上的看法,相映成趣。  

据说,2005年的清华演讲的效果超好,把一些如饥似渴追求知识的学子们,给侃晕了,不仅中间多次赢得掌声,临走还赚了个“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更为严重的是,从此以后,郎咸平一发不可收拾,大江南北无数高校、财金论坛、大型企业都有了他的口若悬河。正是这样,我把他的这个清华演讲,看作是他由学者蜕变为明星的关键事件。后来我也还是陆陆续续的关注他,但不是很多了。让我加深对他的认识的则是记不得哪一年他在大连的一个房产论坛上的演讲。那是一群房产大佬们搞的。很明显,房产大佬们是借他郎咸平的旋风效应,为自己的利益造势。吃人家嘴软,郎咸平免不了为那些大佬们鼓吹一番。各得其所。  

而让我最终确定他形左实右的是他坚决反对《劳动法》的出台和坚决主张国退民进。《劳动法》早该出台了,晚至2007出台,2008年1月1日实施,本是“大领导”们的罪过,郎咸平却还从私有小老板的利益出发,对《劳动法》出台时机大加挞伐。还从追求蝇头小利的小商人视角出发,唯心主义的构建一个“三败”的幻想,来掩饰自己为私有企业老板呐喊的动机(这里我就不展开我的评论了)。至于力挺“国退民进”,那是郎咸平一贯的做法。他批评一些人私分国有企业,侵吞国家财产,只是批判现有的侵吞方法,实在不合理,没有流道德的血液,而不是像真正的左派那样,是要维护国有企业,保卫国有财产。我就不相信,不用厉以宁,吴敬琏,张维迎的方法,用了郎咸平的方法,就是引入了美国的“信托责任”,来私分国企,来侵吞国有财产,就能流出道德的血液?国有企业就都保住了,私有化进程就停止了?某些左派们怎么如此糊涂!  

一定程度上讲,郎咸平,与其说是一个明星学者,毋宁说是一个商人。成功的商人最大的秘诀就在于开拓最好的市场而不是开发出最好的产品。就此而言,郎咸平是非常成功的。郎咸平推出的主要几大产品是:关于美国的“信托责任论”,“藏富于民论”;关于中国经济过冷过热并存的“二元论”;关于中国产品从制造到销售的丢6取1的“6+1”论。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五大内忧,三大外患”。我不读他的书,但他的这些产品我却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领略其道德风采和学术斤两的。不客气的说,这些产品多不严谨,没有一个,像他早期炮轰德隆的文字那样真金不怕火炼。可是,许多没有真实参与过中国的现实经济生活的人,许多理论素养不够和观察能力不强,以及分析资源有限的圈内圈外人,从各自局限处看过去,就觉得头头是道,离真理零距离。例如,我的一个研究生同学,后来在国外学拿了MBA,对国内经济现象不熟悉,看了郎咸平说“二元论”之后,激动的睡不着觉,强烈推荐给我。殊不知,我早已拜读过,我本人不竟一直参与经济生活,而且一直没有间断过经济问题的严肃思考。我给他讲了一下“二元论”的对与错之后,他热情大减。另一次在朋友的餐桌上,遇到一个在美国拿了几个学位,没找到工作,跑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半路出家教起了国际商科课程的教授。他也推崇起“二元论”。既然是教授,同桌的多人,都听他说。到我提出问题后,教授顿感功力不够。教授从书本到书本,又一直在国外,解惑授业,并不关心“惑”是否解,只顾“业”授出,拿到工资就是了。郎咸平的热销产品,是许多类似教授情有独钟的,尤其是国内大学的教授,更何况许多执着的关心中国现实经济政治生活的普通左派网友。郎咸平的市场营销,做的如此到位,已经不是一个明星可以比拟的,已然一个成功的商人了。(我这里不细评他的任何产品,好像多数网友现在还不能接受我的细评,以后有可能的话,我在《乱弹》系列里,弹一弹。不少网友觉得,郎咸平即使不是左派,也是左派最真实的朋友,是“统战”的对象。姑且照顾这样的情绪吧。)  

他最近最抢眼最为左派引为知己的莫过于《新帝国主义》一书。这书我没有看过,也不打算看。因为我自信我个人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积累,以及绝对淡泊的心志,足可以支起我的全球视角,所建立的对于美国的看法,自有其穿透性。我的看法是从政治学,政治哲学和哲学的角度作出的。不过,我有点担心,许多左派网友,已经被郎咸平“市场化”了,他的某些产品,即使是裹挟着糖衣的毒药,这些左派网友会不会义不容辞的照单全收?  

我在书店多次翻过他的不少书籍,感觉是有一个运作班子,帮助他收集资料,先做一些整理,然后他用他特殊的感性语言,去四处发表演讲,讲完后,把若干个演讲稿集中起来,印出来就是著作了。由于实在不敢恭维这些文字的严谨性,常常联想到写武侠的,写死了的侠客,后来复活了,著作者浑然不知,我就一本他的书都没有买过。我个人的学术收藏,不下2千册,唯独没有郎咸平的。我又自以为是个左派,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许多左派网友,无法相信我对于郎咸平的评论。  

我在《郎咸平如果进了中南海,会做怎样的改革建言》中说了,如果郎咸平进了中南海,他会掘地三尺,在中国推行美式资本主义。读了他的《新帝国主义》的朋友,肯定不能接受我的这个看法。我很想知道这些网友,也给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是他会推行毛泽东社会主义吗?此问题之一。问题之二,我说他和吴敬琏们是一个主义(资本主义)下的你是我非,而与真正的左派是两个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下的你是我非。对我此一观点,没有一个左派发出评论。我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吴敬琏的资本主义搞成了吴敬琏天天假惺惺批判的“权贵资本主义”,既然这个资本主义不好,还不如试试郎咸平的,去搞正宗的美式资本主义。如果我的推测不错的话,那么我不得不说,这样的左派不是左派,而是左派的叛徒,是隐藏在左派阵营的邪恶的敌人。左派,在现实的政治背景下,最根本的政治目标是力促中国回归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违背此原则的反帝,一定是别有用心的反帝,本质上一定是畏美如虎,一有机会,一定会向美招安。对于今天的一些人打了大旗去招安,他在想,与其你招安,不如我招安。美国不接受他的招安,他便大骂美国。但心里想的还是招安。一个无法否定的现实是,现在许多的左派网友,对回归社会主义失去信心,在心里默认了特色资本主义,希望特色资本主义,要能流出道德的血液,就完美了。这应该是许多网友,接受郎咸平对现实的批判,而不问他的主义,或者故意忽视他的主义的心理原因。  

我不否认郎咸平对社会作出的一些批判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但是,凡以严谨态度关注中国改革成败得失的人,包括我自己,恐怕还是要问一问郎咸平的主义!如果不争论主义,那么我宁愿看到原来那个高举财务手术刀,以缜密的学术手法,毫不留情,把顾雏军们,一个个解剖给普通老百姓的学者郎咸平,这样的郎咸平,至少是一只好的啄木鸟,专抓害虫。明星只是一道风景线,可有可无。  

   

右而左更多文章:http://blog.sina.com.cn/thoughtcafe  

   

2011-4-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