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字释“和 谐”
拆 字 释 “和 谐”
钟 声
一个时期以来,随着构建“和谐社会”论的引导,什么“和谐企业”、“和谐事业”、“和谐学校”、“和谐医院”、“和谐家庭”、“和谐部队”、“和谐警营”等“和谐论”的产物俯拾即是。似乎就象口不离“阿弥陀佛”的佛教徒一样,只要大家言必称“和谐”,则天下就太平了,万事就大吉了。
果真如此?非也。无独有偶,日前在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习之际,两个教授关于“和谐论”的解释,不仅博得近百名作为“工会主席”学员的热烈掌声,而且使本人对“和谐论”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教授们说:
所谓“和”,是“禾”与“口”的组合。“禾”主要是指庄稼、粮食或食品;“口”就是吃饭的器官;归纳为“和”,就是要大家都有饭吃、有衣穿。夫“谐”者,是“言”、“比”和“白”字的组合,就是要大家都有发言权和有说话的地方;而“比”和“白”的组合念“皆”,当“都”字讲,即大家都能“比”着白话,有争论权。综上可见,“和谐”主要是指全社会所有的人都有饭吃、有衣穿、有业可就和平等对话,有发言权,反之就是不和谐或反和谐。
说良心话,聆听了两位教授的上述讲解,当然还包括关于“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和“两个先锋队”的精彩演讲,不仅使本人茅塞顿开,而且还对“和谐论”的提法产生了较大歧义,即“和谐”这个词组主要是针对生活中的音调、色彩和氛围而言,并无特大的政治意义和实质意义,尤其是必须具备重要的“构建”条件。非此不可。
推行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导致诸多国营企、事业单位破产、倒闭,成百万、上千万职工下岗失业,衣食无着,如何同他们构建“和谐”;教育、医疗和住房改革,使无数工农兵群众惨遭新“三座大山”的压榨、欺凌,怎么构建和谐?一些资改派精英在其走资派主子“发明”的“不争论”的淫威庇护下,窃取和掌控主流媒体,大发资改谬论和反党、反社会主义公有制、反毛非毛和反人民的谬论,对广大工农兵群众和真正共产党人的反驳则严加控制,甚至剥夺他们说话的权利,这本身就是在制造严重的不和谐,又怎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同走资派、资改派构建和谐?!尤其是面对600多万毕业就等于失业的大学生,因经济危机等原因而返乡的已经“流转”了土地的上亿农民工,以及难以数计的下岗失业的新、老国有企业职工,不首先使他们有业可就、有饭可吃、有衣可穿和有发言的地方和权利,所谓的“构建和谐社会”,岂非是空中楼阁或蒙骗世人的鬼话、屁话!
总之,欲“构建和谐”,关键在“构建”而非在业已为约定俗成的动名词——“和谐”本身。就是说,“和谐”不过是“论者”的美好愿望而已,而要想真正实现党、国家乃至全社会的真正和谐,必须首先在消除不和谐和影响和谐的诸多问题上进行“构建”。亦如有增无减的上访问题和影响甚广的群体事件,当政者未雨绸缪,把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问题“构建”在萌芽之中,“和谐”不就在其中了?何况,“和谐”也是具有阶级性的,即代表绝大多数人的社会和阶级的和谐才是真“和谐”,反之就是假和谐,而且是想和谐也和谐不了的。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