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主义等不来--英特纳雄耐尔凭什么“要”实现?
《国际歌》想必大家都听过,其中有一个著名的句子是“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笔者想:如果说共产主义是历史的必然,那么为什么不是“一定会实现”呢?一字之差的背后是什么?
不要以为这是一个小问题。这其实涉及到了对共产主义是什么以及共产主义如何实现的问题,是主观能动性与历史客观规律如何达到一致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先锋队在历史中的作用的问题。
长者有一句名言: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历史的进程。这句话是大体不差的。马克思曾经以精辟的语言论述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和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历史进程:资本主义以其固有的并且不可能被解决的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私人占有的矛盾,必然导致贫富悬殊,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而绝大多数人购买力很低,导致不可控制的生产过剩,接着导致经济危机。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到来。
这就是历史的进程了,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客观规律。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了历史的客观规律,然后什么都不干,坐等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可不可以呢?答案是:不可以。如果所有人都这么做,那么共产主义实现的那一天可能永远不能到来了。比如解放前的西藏是农奴制,农奴制应不当存在呢?不应当。农奴制是一直存在吗?是一直存在。西藏虽然有产生封建关系的物质基础,但是在藏传佛教的长期严密精神控制下,没有农奴阶级的革命者,没有反抗农奴制的斗争,所以被历史的进程所不容许的落后生产关系长期存在。历史的事实说明了共产主义是等不来的。
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的中国有两个前途:一是光明的前途,就是战胜日本侵略者,二是黑暗的前途,就是当亡国奴。现在的世界也有两大前途:一是在帝国主义的阶段停滞不前陷入长期欧洲中世纪那样长期的黑暗之中,或者在帝国主义之间的核战争中灰飞烟灭,二是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最终达到共产主义。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反对第一种可能而是第二种可能得以实现。
可能有人问:我并没有看到第一种可能或者说我们离第一种可能还很遥远。之所以还没有出现第一种情况,那是因为二十世纪波澜壮阔的革命,是因为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和其他一切进步力量的长达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而且他们至今还在努力。如果所有的人都停止了努力,那么第一种可能就会到来。又会有人说:“我看不到第二种可能实现的可能性。”那是因为现时现刻,我们的进步力量相对于整个帝国主义的力量还很弱小,人民还没有觉醒。但是强大和弱小是暂时的,强弱关系是可以颠倒的。现在的资本主义已经发展到了最高也是最后的阶段——帝国主义,一切孕育新社会的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中成长起来了。诸葛孔明曾经说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先进阶级的主观能动性。万事俱备,再有了东风,那么共产主义的到来是指日可待的。
回首历史,马克思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已经完全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资产阶级由于一次次无产阶级此起彼伏的斗争和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改良某些特定的制度,提高工人阶级的待遇和地位,以求延缓本阶级的灭亡。历史是如此神奇,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在大幅改善工人阶级待遇的同时,竟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资本主义的灭亡,这可能是马克思都所料未及的。但是没有社会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就更不可能灭亡了。这说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现代社会的两大阶级之间的殊死搏斗,是异常复杂和长期的斗争。
如果说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规定了历史一般的走向的话,那么在特定历史关头,先进集团的主观能动性就起更大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比如在二月革命后,在生死攸关的历史时刻,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进行武装起义,通过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在落后的俄国发展社会主义。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的苏联。相反的,一战时第二国际德国社会民主党沦落为修正主义政党。提出“保卫祖国”,支持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大战,给人民带来惨痛损失。一战后,醉心于议会斗争,在大好时机之下,放弃武装革命,而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领导的左派社会民主党革命由于力量不足而失败,两人遇害。最终导致纳粹上台,留下了千古之恨。
在关键的历史关头,历史的客观规律是不起多大作用的,往往要靠选择了正确道路的无产阶级政党才能走向胜利,而伟人往往在选择正确道路中产生了巨大作用,比如列宁在二月革命后做的《四月提纲》,批驳了落后的俄国不能发展先进社会主义的主张,提出进行社会主义武装革命。毛泽东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从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就对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是已经被历史所验证的真理。如果说没有这些伟人,没有采取了正确路线的无产阶级政党,那么本来可以发生,可以取得胜利的革命,就不会发生,或者推迟很久才会发生。历史的进程就被大大推迟了。
对于在历史中产生了杰出作用的人物。如果没有他们,一种可能是他们的地位会被另一个人或几个人替代。如果没有类似的人物,历史的进程就会延后,我们在黑暗中摸索的时间就会更长。另一方面,杰出人物至多只能决定或影响历史的某一个小的阶段,而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趋势。“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这两句话都对。区别在于,是不同的时势,往往,伟人之所以成为伟人,都是因为其成为历史中某一先进集团的杰出代表。而如果他由于种种原因丧失了这种代表,那么他与普通人就没什么差别了。当梁启超从“戊戌变法”中的改革者蜕变为成为“保皇派”反对辛亥革命,晚年止步书斋,他至多只是一名学者,而失去了自己的政治光环。伟人之所以好像具有呼风唤雨的号召力,完全是而且仅仅是他全心全意地代表了某一个阶级的诉求和愿望。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的“要”字就是要强调主观能动性与历史进程的完美融合,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 上一篇
张杰谢娜离婚了吗?谢娜删张杰微博离婚事件是真是假?
张杰谢娜这两个公众人物自结婚以来“婚变”事件就不绝于耳,近日谢娜删张杰微博事件又让他们婚变的事件推向风口浪尖,那么张杰谢娜离婚了吗?下面我们小编将为你解答张杰谢娜离婚了吗?谢娜删张杰微博离婚事件是真是假?张杰谢娜离婚了吗?张杰谢娜自结婚以来“怀孕”“婚变”...
- 下一篇
央视播的御姐归来讲的是什么?御姐归来一天播几集?!
央视播出的《御姐归来》引来了很多人的关注,不过很多人对于这部电视剧都是非常的不看好,一看这部电视剧就是一部玛丽苏的电视剧,下面我们小编将为你解答央视播的御姐归来讲的是什么?御姐归来一天播几集?央视播的御姐归来讲的是什么?安以轩自结婚以后她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