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一个时代的捍卫者——观电影《老炮儿》感想

火烧 2016-02-09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观《老炮儿》电影,感受一个时代的捍卫者精神,展现社会时弊与江湖价值观。影片通过六爷形象,反映改开后社会现状,引发对理想与尊严的思考。

  昨夜观《老炮儿》电影,颇有些感触。这是改开后,第一部把意识形态问题艺术化的展示在影幕上的作品,为冯导的勇敢、睿智而鼓与呼,为此,拙笔一篇影评《一个时代的捍卫者》,以示敬意。

  新的一年要来了,老婆下班回家后,一边打扫着卫生,一边问晚上看电影吧,有冯小刚主演的贺岁片"老炮儿",说是一部演绎老流氓与小流氓打架的故事。

  话说在北京后海有一老胡同里,住着一位曾经风光四九城的闲人老炮六爷,何谓六爷即奔六之人,导演以六爷为主线,把北京老胡同里,或他身边发生的,或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苦难演绎的淋漓尽致,最后的镜头,锁定在六爷及一帮老兄弟们,持械脚踏冰封的河面,冲向河对岸的黑恶势力。

  影片以记实的影像手法,全景全镜的展示了改开后的今天,社会乱象是无奇不有,有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有富而不贵者与贫而不贱者的生活状态,有两代人精神文化的分离与交锋,也有社会热点城管和中纪委反腐等,就是一部关于社会时弊的针砭大作品。

  看完影片,第一感觉是冯导是一位有政治头脑的制作人,怎样观看冯导的电影,理解冯导的艺术,走进冯导的内心世界。时下人们好评如潮,除了禁烟协会抗议抽烟场景太多外,观影者仿佛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自己就站在影片中一样,随着故事情节的演绎而心有所动,为什么能引起大众的共鸣,我认为有上中下三个视角的理解,所谓上是一个时代的捍卫;中是江湖价值观,凡事讲规矩,一码归一码;下是老流氓与小流氓的争斗。

  一个时代的捍卫者,是一批皇城根下生活的奔六之人,他们曾经是有理想,有道德,有作为的普通人。改开后,或成为退役伤残军人街头修车吃低保,或成为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或成为清八旗子弟式提笼遛鸟的闲人,或成为为生计而无证摆摊的老人,仿佛是老舍笔下的民国二三十年代的社会场景。印象深刻的是那样一句台词“拖着战伤的腿,摆着修车铺,吃个低保还要看他们的脸色",震撼人心,警醒后人。

  他们为了生存,在努力地挣扎着,但,他们仍然保持着纯真善良,保持着人格尊严,保持着正义道德,典型现代中国劳动人民的一个缩影,一个真实写照,他们在沉默中生活,在沉默中挣扎,在沉默中死亡,最后在沉默中爆发。

  正如毛主席揭示的阶级社会特点:“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看到他们不畏强权黑恶势力,提刀踏冰冲锋的那一刻,就是捍卫者的最后冲击;看到他们迈着大步,从缓缓打开的狱门中走来,那是胜利者的豪迈,不禁想起歌剧「江姐」中“巴山蜀水要解放"选段:“今日告别雾重庆,乌云沉沉夜未央。待等明朝归来时,迎回一轮红太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