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非代表、小国民杨爱松】关于丧葬改革的建议

火烧 2011-04-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提出汉族土葬应全面废除,推广骨灰盒陈列方式,减少墓地费用与用地压力,呼吁政府支持殡葬改革,提升殡葬人性化与可持续性。

人的一生中,除了衣食无忧,冻不着,饿不死,有地方栖身,不是露天睡卧外,还要成家立业,赡养老人,养育儿女,让儿女能够受教育,防病防灾。只要其中的一样处治不了,这个人和他的家庭,就没法谈安居乐业,就没法谈幸福美满。如果既养不起孩子,又教不起孩子,又住不起房子,又治不起病患,那就更是悲惨兮兮了。

如果连死也死不起,那当然就更惨了。而这种闹心事,确实在一步步逼着人们。

汉族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汉族人办丧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从设灵堂,到火化,到选墓地安葬,是第一阶段,为时一般是三天;然后是每七天“烧七”祭拜一天,直至“六七”隆重祭拜结束是第二阶段;三是每天在灵牌前供饭,直至“三年”,大祭,脱孝为止,是第三阶段。从确认病人已经死亡,不再进行医疗付出以后,置办老衣等物,置办斋饭酒席,置办火化、购置骨灰盒,购置墓葬地,安葬仪式;包括而后“六七”与“三年”的宴席等支出,没有三五年的节衣缩食,是无法省下来的。据传,侯耀文的墓地40多个平方米,一共花费87万元。普通人家的墓地不会那么大,也不会像北京那么贵,因发展程度、工资水平的差异,可能从五六千、七八千,一万到几万不等,但三年内,几万元的花销总是免不了的。所以,我们才会听到“连死也死不起了”这样的哀叹声。  

死人与活人争地,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的人均耕地本来就不富足,解决丧葬用地的扩张,以免后人为无地可耕种无地可使用而“活不起”而忧愁,已是刻不容缓。  

骨灰寄存是个较好的办法,但又不是最好的办法。说它好是因为百姓可以在丧葬上可以省去购买墓地的大笔费用,国家可以因此而节省大量墓葬用地。但因为骨灰是寄存,是放在暗处,而不是陈列,是家人亲友随时可见到的,也不方便他们的祭奠;况且,对存放的环境,其是否能够避灾避险,能否防潮、防鼠、防洪、防火、防震,死者家属每每要担心,所以,又不能算是最好。  

经过倾听民声,体察民意,反复探究,设想出了一套解决丧葬难题的方案,原本是想自己吃这只”螃蟹”的,但时至今日,已然悟出了自己无论如何是无法筹集到落实所需的启动资金的,所以,特此呈请民政部门研究,如果合理,盼能够加以实施;也期冀有识之士有能之人能助政府部门一臂之力。  

   

改革目标:  

1.       在汉族人群中,废除一切形式的土葬,包括骨灰盒土葬。  

2.       以骨灰盒陈列的方式替换骨灰盒存放。(前者家人随时可见,更富人性人道,后者则难以做到)  

3.       陈列处及陈列物要做到,除了人为地有意毁坏外,能够防御地震、洪水、火灾、虫鼠及腐蚀而保持完好。  

4.       要有利于祭奠活动,做到民间的传统祭奠习俗能够进行和得以传承。  

5.       所耗心力要少,所需资金要少,要能让大众负担得起。  

6.       要能真正做到节约耕地,做到让政府部门和个人(或群体)投资者既做成公益,又略有所得。做到国家和个人都能从中获益。  

   

方案设想:  

1.       由民政部门牵头或批准,建设专用的骨灰盒陈列厅堂,立体放置骨灰盒,所有骨灰盒的正面都有死者的照片与简介,都能让人们看到。(与单纯的保管不同,极具人性化)  

2.       每一陈列厅堂里陈列的骨灰盒应做到规格、用料、形状、大小尽量一致,避免杂乱无章,力求整齐美观。  

3.       骨灰盒陈列厅堂不仅要做到保证能够防潮、防鼠、防洪、防火、防震,确保骨灰盒的长久安全,还要做到诸如有传统祭奠用的供桌、香烛(可以是电动的),以备陈放供品,进行祭奠。(让死者家庭安心放心)  

4.       每个陈列骨灰盒的厅堂统称为“故人公馆”。因为相比八宝山的故人,各地更多的死者要普通一些,所以,可以命名为“八宝地故人公馆”。运用诸如“八宝地故人公馆北京怀柔分馆”、“八宝地故人公馆江苏阜宁分馆”等名称。区分单个分馆可以数字,也可以以社区相区分:诸如“八宝地故人公馆北京怀柔分馆东一社区,东二社区------中一社区、中二社区------西一社区、西二社区-----(名声响亮,管理规范)  

经民政部门批准,各地的村镇也应可以自己自行建造与管理骨灰陈列馆。  

5.       每个骨灰盒陈列收费可以定为4480.08元(取“世世发连连发”之意,以顺应世俗),这一费用已将骨灰盒费用及十年内的祭奠费用包含在内。(此价格既可以为死者家庭接受,投资者也不会赔本,还有富裕的财力将馆地范围内的绿化美化搞得更好,管理的也更好一些)  

6.       故人公馆每年组织集体祭奠活动四次,分别为“清明节”那天;“端午节”那天;“农历七月十五”(即民间俗称“鬼节”)那天;“冬至”节气那天。届时,除了可以完美达到骨灰盒陈放家庭的祭奠希望外,其还将成为一个独特的民俗风景活动得以延续。其它时间(诸如死者的诞辰与忌日)的各家祭奠事宜则由各家自行操办与故人公馆管理方协商进行。(符合民意,民情,甚至超出了他们的愿望初衷,皆大欢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