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中国发展经济的三大目标!   中国发展经济的三大目标!

火烧 2016-02-18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探讨中国发展经济的三大目标,包括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生产资料需求及国防需求。重点分析农业与工业现代化,以及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强调机械化与集体化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中国发展经济的三大目标!

  ——人类历史的探讨(76)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发展的经济目标是,第一,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由4亿人发展到今天的13.4亿人)的吃、喝、穿、住,以及上学、看病、养老等的生活需要。第二,为了满足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的需要。第三,在帝国主义没有消灭之前,为了满足国防的需要。这就是中国发展经济的三大目标。

  在毛泽东时代,经过近三十年由一穷二白发展到基本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最后,毛泽东和周恩来把三大目标归结为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的经济发展也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发展经济的目标!所以简单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

  毛泽东周恩来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是,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包含在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之中的。国防现代化是在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中国的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只要农业的现代化和工业的现代化实现了,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也就实现了。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就是中国的全部农业实现机械化和水利化。全部农业就是全国所有的耕地都实现现代化,全国所有的耕地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全国所有的自然村社由生活在其中的村民耕种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土地,这部分土地归全体村民占有或者叫集体所有制。撇开山水不说,除了所有村社的土地以外,所有能够耕种的土地(包括未开发的土地)就属于全国农民公有土地。解放以后,国家把其中许多土地变成国营农场。历史事实是,所有国营农场的土地,基本上都已经实现现代化生产。所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实际上就是全国所有的村社的土地的现代化。历史事实是,在改革开放以前,在靠近城市或者条件好的村社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已经实现现代化或者接近现代化。在毛泽东时代的人民公社化以后,条件差的地方也一个公社至少也有两台以上的拖拉机!因为全国自然村社的土地已经连成一片,欠缺的是每一个村社需要增加一整套从种到收的农业机械。所以,只要全国所有的村社都有一套农业机械的时候,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就实现了!只要全国所有的村社都实现了现代化,中国的农民就变成了用机械生产的农业工人!因为全国的农业工人都使用机械化生产,所以,一方面,就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手工劳动,用机械能够生产出满足不断增长的全国人民所需要的农副产品。另一方面 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用之不尽的植物性原料和动物性原料。因此只要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中国农民就会生活在空气新鲜,又有许多空余的时间消遣,而且祖祖辈辈生活在一起!不需要离家背井,抛家舍业,到不熟悉的城市里为别人打工!看别人的脸色,受别人的欺辱!

  关于工业的现代化。我同意梁漱溟先生的一个观点,由发展农业引发工业。发展农业就是乡村建设,也就是说,通过农业的现代化引发工业的现代化。工业是通过机器劳动一方面为全国人民生产日用工业品,例如,衣服、住房、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电脑、各种交通工具、各种通讯工具、各种游乐设施、等等。另一方面,工业为农业提供机械化设备,为生产生活资料的工业提供机器设备。一般来说,工业的布局是靠近原料产地,而不是集中到大城市!工业的产品产量,是以人的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限度。工业生产是社会化生产,所以,工业生产是由国家统一组织统一安排。这样就需要国家根据各种产品的需要的数量,有计划按比例的生产!超过需要的数量就是浪费!这就是工业生产的计划经济的实质!美国的26集《食物工厂》的机器设备就是我们工业发展的目标!而这些食物工厂在中国,可以根据各省的原料分布在全国各地。中国的工业的现代化就是一切工业都采用机器生产自动化生产。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四个现代化就变成了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和发展速度为目标!这样做就是学习了美国的帝国主义发展经济的三大纲领,而不是学习美国的《食物工厂》的建设!这就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的失误!

  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最重要的是,把一切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立即实现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现在的工业生产过剩证明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已经有了坚实的基础,很快就会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目标就会实现!这不是空谈,这是实事求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劳动者2016年2月17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