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富:人命是草芥还是珍宝
缅甸政府军炸死中国边民后,终于做出了道歉,可谓是迟来的道歉,敷衍式的道歉,甚至是不情不愿的道歉。扯皮了好长时间。
前些年,中国渔民被捕杀的报道不绝于网络新闻媒体,政府在抗议之后,悲剧一直在延续,也许是这些渔民添乱,真跑人家海域去捕鱼了。
今天新闻说去蒙古登山的中国人被极端组织攻击了。
为什么我们的邻国都喜欢伤害我们?排挤我们?是我们太强大,还是我们太懦弱。或者压根是我们这个民族出了问题。
印尼排华暴行后,翻了下历史资料,这种虐杀海外华侨的传统在大清国乾隆年间就开始了。
看了影片《拯救大兵瑞恩》后,心情是沉闷的,而身边很多人嗤之以鼻,为了一个小兵,值得这样吗?而中国人的传统是,为了保护王公贵族,上将大人们,死多少人都是应该的,很自豪的事。稍微对百姓士兵问寒问暖就可以打上一个标签,爱民如子。可历史上从没有拯救一个无关重要小兵的记录,甚至这样的思考都不曾发生,我们的历史演义的是皇家家事,人民创造历史只是一句戏言。
我们有五千年的传统,草民一词根深蒂固。这是除少数人外,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人的标签,我们有这样的传统,人民是个词语,人口是个数字的代名词。
对外,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知道,隋帝杨广为显示华夏的富庶,对西域商人们的高级别待遇,吃饭都不用给钱,走路是锦缎铺路。而另一面,内部百姓到了揭竿而起,易子而食的地步。
李世民大帝最耀眼的标签是‘天可汗’。
统治阶层重夷轻华根深蒂固,所以改革开放以来,来华外国人有超公民待遇。
人命是草芥,不是珍宝。
公仆们为了短期的利益,可以为主人造就一个癌症村,污染环境,盗挖矿山,有人说这是公仆们的农民意识,可农民们都在反对。奈何生活压力大,为儿孙们的成家立业还要面朝黄土,帮忙破坏环境,奈何?
年轻人的生命观更是淡漠,去了大学,看看学子们在干什么?不得不感叹,这些国民未来的希望们,国家的‘强大’好似注定了。听说堕胎流产,产生效益,推动经济繁荣成为年轻女性对国家的又一大贡献。
无痛人流的小广告遍布城乡大街小巷,以此生存的小医院如同雨后春笋般挺立,在我们的观念中,人命也许不如草芥。
人口众多的国度,对生命的态度,对健康生活的态度,是苍白的。
视生命如草芥,这是整个民族的认知与态度。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一些公仆对待华人的态度,这个观念不能改变,中国人未来受到的伤害就不会停止。
当我们有《拯救大兵瑞恩》这种思考时,当我们像美国那样不遗余力保护普通公民时,当我们有更多的人对身边人,对自己圈子内的人生命珍惜,珍爱时,我们这个民族就会悄悄变化,也许有一天,华人华侨都是珍宝,不再是草芥。
先自我救赎吧,珍视生命传承。
在中国历史上最彻底的解放,最伟大的公平是毛泽东缔造的,这是庶民的胜利,当然这也是昙花一现的,因为我们的思维不曾改变,人命是草芥。
任何变革的成功离不开人的归心,离不开后继有人。而对人的关注,得人心最大莫过于对百姓设身处地的关心,对生命的珍视,对生命的尊重,视百姓如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