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股市的主要作用是为企业融资的
股市主要的积极的作用,是为企业直接融资。这无论是在经济学教科书,还是在主流媒体、主流经济学家的文章和讲话中,甚至中央政府部门、重要官员的文件、讲话中,是作为市场经济学的ABC对广大民众进行教育的。作为民众一员,我对此深信不疑。并且对自己有时偶尔有点儿含糊,感到自己对经济学的无知而羞愧。
但是,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中,中国股市又经历了一次过山车。暴涨暴跌之后,又是广大普通股民损失惨重。为了股市不崩盘,中央政府决定动员国家财政、动员国有金融部门、动员上市国有大型企业托盘护市。用老百姓的话,就是无限制的用“公家”的钱往股市里送。到底股市损失了多少?钱到底到哪去了?是不是大多数钱到了企业里去了?没办法,我对股市的企业融资积极作用又含糊了。可这个问题恐怕也是全国民众都想弄明白的。
用一个现代的词,叫“信息不对称”,恐怕民众是不会也不应该清楚的。
直到最近,我看到宋鸿兵先生的“鸿观”视频,他有一个大致的数据(我想他不会空穴来风弄出一组数据来吧),宋先生根据他掌握的信息,估计本轮股市涨跌中,股民损失约1.8万亿人民币。钱到哪里去了?他分了六类,在这里引用一下:
第一类:
1、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 通过减持 5000亿,占27.78%;
2、新上市公司187个 上市融资 1400亿 占7.78%;
第二类:
3、券商、银行 手续费、佣金、利息 3000亿 占16.66%;
第三类:
4、 政府 印花税 1400亿 占 7.78%;
第四类:
5、 场外配资公司 手续费、利息 2000亿 占11.11%;
第五类:
6、 精明股民 买卖股票 200亿 占 1.11%;
第六类:
7、 猎手账户(百亿~千亿资金量/每户) 约 5000亿 占27.78%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原本说是为了实体企业尤其是为了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政府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使得股市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振兴,而到了这一轮暴涨暴跌之后,其结果是企业仅融资1400亿,仅占本轮股市资金消耗量的7.78 %!
而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猎手账户(国内外的超大量资金、与中国金融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借他人之名的匿名的股市账户)竟获利10000亿,占本轮股市资金消耗量的50%以上!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股市为企业直接融资,只是一种与实际不符的“理论”。企图用在股市上融资,来解决企业负债率高的问题,此路不通。
事实充分证明,中国的股市成为了中国社会再分配的工具,而且是一种在极短时间内、向极少数人高度集中财富的再分配(应该说是一种掠夺!杀贫济富!)。而这与社会主义的社会公平原则是背道而驰的!
一系列的事件,不由得让人往深层次去想,中国学习西方的这一切,大方向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