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从《里斯本条约》签署看未来欧盟

火烧 2009-11-24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里斯本条约》签署后,欧盟通过双重多数表决制推动改革,影响英国脱欧决策及美英利益格局。文章分析条约对欧盟未来走向及资本主义格局的影响。

从《里斯本条约》签署看未来欧盟

作者:安庆仁


《里斯本条约》的签署,不能简单的看成欧盟成员国为了提高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所进行的力量整合,否则我们就无法理解“双重多数表决制”即欧盟任何重大决定的出台必须有欧盟55%以上的会员国和同时须有欧盟65%以上人口同意这个硬性的法规。

透过“双重多数表决制”,我们可以看清这样三个问题。

一、欧盟与资本主义渐行渐远

在《里斯本条约》落笔的同时,欧盟做出任何重要决定,都可以从法律上避开跟在美国共和党集团和世界犹太富翁俱乐部后面亦步亦趋的由英国贵族和右翼富豪们控制的英国保守党的阻挠。事实上,这四大群体同属一个相同的利益集团,也就是在传说中存在了50年后来被俄裔美国记者丹尼尔·伊斯图林揭露并证实可能有100多年历史的彼德伯格俱乐部。据欧洲媒体披露,由英国保守党操控的媒体在《里斯本条约》签署后所做的民调显示,英国有85%的人认为英国应该退出欧盟,这个结果一方面说明一向爱吃独食的英国人不愿意与欧盟其他成员国民众共享欧盟经济发展成果,另一方面说明《里斯本条约》具有在欧盟内部均贫富的功能,这无疑是以食利为主要致富手段的英国人所难以接受的。出现这个局面并不意外,因为做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英国,无论是国家利益还是个人利益,与美国共和党集团以及犹太富人俱乐部一直都是三位一体的结构,英国虽然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欧洲,但在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无一不是与美国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也就是说当《里斯本条约》为了维护欧盟利益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限制美国影响力并触犯美国利益的时候,必然也会伤及英国国家和英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里斯本条约》签署后,奥巴马酸溜溜的说,欧洲只不过是个平庸的大陆。连身为民主党人的奥巴马对这个条约都尽力诋毁,可见该条约对美英垄断资本主义联合体的冒犯是多么严重。但是,包括英国人也承认,加入《里斯本条约》不易,但退出更难,《里斯本条约》虽然并不限制成员国退出,但退出条件却极为苛刻,成员国若想退出,必须与其他成员国就退出条件谈判,这等于说,进门要交费,出门要交更大一笔费用。俗话说吃不吃就一口,既然你去意已决,成员国当然要狮子大开口,不扒你一层皮,也要剜你几斤肉下来。

当然,英国也不是没有理性的声音,英国《泰晤士报》11月4日报导,英国首相布朗支持这个条约,并认为该条约的签署将为欧盟迎来新纪元。同日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报道说,英国保守党已经推翻了自己以前有关抵制《里斯本条约》的言论,称不会对《里斯本条约》举行全民公决。无可奈何花落去,《华尔街日报》尽管有诸多难言之隐,但面对现实无疑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民主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

从国家利益上讲,《里斯本条约》对欧盟小国将产生诸多不利因素,用中国人的观点看,这些小国的民族工业将会受到一定的冲击,特别是原社会主义阵营的东欧小国,民营经济实力不强,与英法德这些国家的私人企业在同一规则下竞争肯定要吃亏的,无论条约给这些企业提供怎样的保护,都不可能使他们一点损失都不付出。但是,我们必须看到《里斯本条约》的积极一面,它为普通公民提供的保护超越了国家与民族利益,《里斯本条约》是对《欧洲宪法条约》的补充和完善,它赋予了欧盟成员国公民更多的民主权利,《里斯本条约》更注重社会公平和给予劳工阶层实质性的利益。辩证的分析,爱尔兰共产党抵制《里斯本条约》的行为是毫无理由的,很明显,爱尔兰共产党之代表本国公认的利益讲话,所以他更喜欢《欧洲宪法条约》给定的那个完全由国家操控的“多数表决制”,这实际上是赞同由欧盟大国操控欧盟事务,只要欧盟做出的哪一项决定不符合大国利益需求,这项决定就会被废止。“双重多数表决”虽然偶会损害某个成员国的劳工利益,但它却符合成员国绝大多数劳工的利益需要。截止2009年1月,欧盟成员国共有人口5亿,欧盟6个人口大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的人口总数虽然占欧盟人口总数的74%,但这些国家出英国外很富裕的人口只占13——16%,绝大多数人属于工薪层的中产阶级,如果实行“双重多数表决制”,结果肯定会有利于工薪阶层。实事求是的讲,最近十年里,欧盟的中产阶层越来越像中国的夹心层,区别在于,中国是通过降低工薪层实际收入的方法拉平工薪层与低收入人群的差距,而欧盟成员国是在不增加中产阶层收入的前提下通过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方法拉平两者间的收入水平。比如法国国家统计机构200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法国制定的一系列经济发展政策就是让最富有和最贫穷两个群体受益而损失中等收入人群的东西,国家给贫困人口提供医疗保障和诸多特殊补贴的同时为巨富们减税,这个政策实际上是把中等收入人群当作了牺牲品,从他们兜里掏出钱来,一部分给了低收入人群,另一部分进了最富裕人群的腰包。这正是法国百万工人也包括警察群体动辄冲上街头武力游行的症结。《里斯本条约》规定新表决制将在2014年实施,毫无疑问,新表决制实施以后,中产阶层人口数量的优势就会显现出来,我们不必担心新表决制实施以后弱势人群会被遗忘,因为欧盟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保护弱势人群的制度和顺畅的运行机制,有理由相信,《里斯本条约》将使欧盟的劳工阶层有效地遏制最富有群体的敛财行为。

中国的左翼学者应该以超越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长远眼观分析《里斯本条约》,尽管这个条约对于中国在欧盟的利益将产生负面影响,诸如出口下降、移民受到歧视,但我们必须看到,对于维护中国广大工人和农民的利益,《里斯本条约》则具有示范意义,因为这个条约规定,重大决定需要65%的人口同意,如果中国法律中也作出同样的规定,中国广大工人和农民的利益无疑将得到有效地保障。我们必须看到,欧盟各国尝试的民主社会主义虽然距离科学社会主义很远,但距离资本主义更远,因为资本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具有截然不同的外在特征,虽然民主社会主义认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认同剥削,但毕竟能够保证劳工阶层有尊严的活着。无论如何,一个给劳工阶层尊严的社会,我们都不能说它是不人道的社会。那么我们分析一下,人道的资本主义和不人道的资本主义能划等号吗,显然我们不能这样简单的一概而论。我们不但要从实践上把欧盟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美英两国的资本主义区分开来,更要从理论上区分他们的差异。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和非正即反的哲学观点都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思维模式和哲学观点都忽略了事务的中间形态。毛泽东哲学思想始终强调三点论:左中右。在实践上,他从来没有把中间势力划归到敌人的阵营,而是把中间势力阐述为潜在的革命力量,而且包括敌对阵营,他也划分成左中右三部分。中间势力虽然具有摇摆性,那我们也必须科学的界定中间势力:非敌非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争取中间势力,使之最终变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毛泽东一生虽然倡导两分法,但事实上,他总是把事物一分为三,现在发行的毛选第五卷,三分法多达五十余处,左中右、老中青、上中下、敌我友,这样的句子在他的文章中随处可见。他的理论一般都是三点论的逻辑规则,如果他想证明一件事,也使用三个例子证明。比如著名的《论持久战》中,绝大多数论证,都使用三个例子。包括对法西斯国家的分析,也是三点论,反动派、人民、中间势力。而在战争的时间阶段上,他的分析精确的分毫不差,防御、相持、反攻。他将整个敌占区分为三种地区:第一种是敌人的根据地,第二种是游击战争的根据地,第三种是双方争夺的游击区。这样一分析,我军的立足空间一目了然,而蒋介石就看不出来,所以他的军队都逃跑了。红军时期毛泽东强调,正规的红军野战部队、地方红军、赤卫队要同步建设。也就是后来的正规军、地方部队、民兵同步建设。军队本身的结构也是这样,八路军、新四军、以及打着自治旗号的一些部队如牲盟会等同时存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机构建设上他强调“三三制”原则,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党的三大法宝”更是三点论的结晶,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领导缺一不可,后来的实践证明,正是有了这三大法宝,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才有了对抗国民党的实力。70年代毛泽东又提出了著名的“三个世界理论”,混乱的世界,谁是我们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谁又是中间势力,一下子就清澈透明了。再后来,他把“中美苏三角关系”玩的分外娴熟。

伟人毛泽东对哲学的伟大贡献,就在于他充分的研究并掌握了中间力量、中间形态、中间物质的发展规律。我们知道,任何事物从正面走向反面或从反面走向正面,都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要先经过一个不反不正的状态或阶段,这个阶段,在物理学上叫临界状态,在社会学上叫边缘状态,而宇宙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处于边缘状态或曰临界状态的物质。边缘状态或曰临界状态在心理学上就是无意识状态,向前一步走就变成了纯理性思维状态,向后一步走就回到了心性状态。

中间力量、中间形态、中间物质的改变,必然打破旧的力量平衡,使力量中的一方占有绝对优势。比方说,太阳系和它周围的星系之间,存在着引力的空白区,这些空白区中的物质虽然总质量很大,大的也许足以与太阳系的质量旗鼓相当,甚至更大,但是,由于没有引力的作用,这些物质无法依靠自身的引力凝聚在一起,因而呈现某种程度上的绝对自由状态。如果这些引力空白区变成太阳引力的势力范围,那么这些物质,就会和太阳系内部原有的物质结为一体,而太阳系的力量就会扩大无数倍,那么可想而知,太阳系周围的星系,就会受到新的太阳系的威胁,很可能被太阳系的引力撕裂。

在数学领域,中间形态就是0,正数、0、负数。0不是没有,0的意义具有抽象性质,跟时间、温度、阳光、痛感一样,这些无形的事物,它们本身无法给大脑留下印象,所以我们就无法明确他们具体是什么模样,但我们可从其它事物的变化或曰运动中感知到它们的存在。例如,我们对时间的认知,来自生命的出生、成长、衰老、死亡,来自大自然周而复始的变化,来自社会的变化,离开这些因素,我们就无法认识时间;对温度的认知来自冷热交替对环境包括对人的影响,于是我们知道,温度是真实的存在,并在冷热交替影响事物变化的过程中,在大脑里给那些因冷热交替而发生变化的事物印象,而温度也就同时被印象,并形成观念。这个观念就是,温度的变化可以让事物发生改变。阳光也是这样,在太空中,我们是看不到阳光的,只有当阳光投射到物体的表面,形成一个个光亮,我们才能感知到阳光的存在。而大脑给那个光亮的物体印象的同时,阳光的印象也就同时被大脑收留了。0也是抽象的存在,大脑无法对0本身获得印象,进而形成观念,必须依赖他在,就是1或2……的存在,换言之,当我们头脑中形成1或2这样的观念以后,头脑中才会形成0的印象,诸如0-1、0-2……这个问题。伟人毛泽东的成功,就在于他成功地运用了0这个看起来虚无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不妨作个分析,0、1、5,如果0跟1结合就是10,如果0跟5结合就是50。当年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力量对正如1比5的关系,而老百姓这个在蒋介石眼里看似毫无意义的0,一旦和共产党结合了,力量对比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事实上也正如此。

对于欧盟,我们也应该用这样的哲学眼观来分析,不仅要看到它离科学社会主义很远,更要看到这个被资本主义控制了300年的大陆,从资本主义的怀抱挣脱出来,一点一点的向社会主义靠拢。哲学上讲量变决定质变,无论这个量变与质变还有多远的路程,但它毕竟发生了,而且是一路不停的变化着。辩证的分析,在资本主义的诞生地,任何远离美英式资本主义的社会尝试都应该视为正面现象,都应该受到尊重和赞美,而不是指责他依然顽固拒绝科学社会主义,至少,欧洲社会不认同美式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而这,不就整是欧盟的巨大进步吗。

同时我们还要看到,欧盟虽然喜欢民主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但这种发展模式远远好于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虽然在努力的制造富豪,但它也致力于尽最大可能的帮助贫困者。关于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通常说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但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呢?如果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我们是否应该这样认为,如果说中国重拾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倒退,那么欧盟迈向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进步。民主社会主义在欧盟的实现,至少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资本主义的因素在欧盟越来越少,社会主义的因素在欧盟越来越多。

三、社会主义高潮很快就会到来

社会主义的生命力,不是来自人数上的优势,也不是来计划经济的高效,而是来自人类理性的成熟和心灵的觉悟。《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构建,可以看成人类进化史上一个具有质变意义的事件,在此之前的人类,虽然已经掌握了理性的力量,但并没有真正领会理性的核心精神,所以这个漫长时期里,人类不是把理性看成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而是把理性简单的理解成创造物质财务的思想工具。《系统论》的诞生说明,人类已经走出认识误区,开始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人类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系统论严谨的逻辑体系下,人类本身即是一个系统,人类与周围环境也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里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物,任何试图谋取单方面优势的行为,都会严重破坏这个系统的结构。举例说,大草原就是个系统,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在漫长的年代里建立起来的微妙平衡,是这个系统中所有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前提,如果人为的改变这种结构关系,比如移栽家畜们爱吃的植物,那么对以原有植物为生的其他食草动物的存在就构成了威胁。另一种危险也同样存在,外来物种可能会灭绝本地物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人类本身作为一个系统,既要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大系统中的有机组成,同时也要相互尊重,任何人都不能谋取超越他人的绝对优势,否则人类这个系统的结构就会被破坏。比如说艾滋病,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有关这个疾病与动物传播有关,也就是说,这个疾病的出现,纯粹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怎么造成的呢?回答很简单,人类中的少数人谋取不受限制的性权利。那么怎样才能克服这种现象呢?靠人类的自觉显然不可能,因为人类成员中的绝大部分,还处于本能和半本能支配阶段,所以正确的选择是采用《控制论》的方法,对人类实施介入式干涉。就目前人类对自身文明程度的认知水平而言,非《控制论》的方法则不能有效维护人类这个系统,更不能有效维护人类置身其中的自然系统。非典和甲流的出现,也与人类中少数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非典是少数先富裕起来的人,谋取绝对饮食权利的必然结果;甲流是人类中的科学家谋取不应该谋取的个人成就的必然结果,也许用不了三年,美国记者们就会揭开甲流在人类间传播以至大爆发的秘密。

欧洲人是先行者,从文艺复兴开始,他们总是先知先觉,并一直走在全人类的前边,究根溯源,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是从欧洲人头脑中诞生的并首先由他们尝试。实事求实的分析,最近300年的人类社会,欧洲人对人类的贡献最大,他们勇与探索和勇于求证的精神让人敬佩的同时也自感惭愧。他们两次开创了人类社会的新纪元,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一次,欧洲人还将领跑世界。综合多项民调的结果,欧盟至少有48%的人,对美英两国的资本主义模式开始说“不”,其中亦不乏英国王子查尔斯和法国总统萨科奇这样的人物,今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的说法更直接:工人权利和社会团结是欧洲大陆最优先考虑的两件事。在柏林墙倒塌20周年之际,欧洲人如此大胆的批评资本主义,支持马克思优先考虑工人权利的观点,难道你不认为杰克·博尔格4年前关于资本主义因迷失灵魂而死亡的分析在欧洲真的快变成现实了吗?

社会主义高潮很快就会到来,资本主义的灭亡眨眼之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