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箴言之二
——治国就是治吏
资治通鉴上有一句话“治国就是治吏”。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国家不是靠一个人治理的。古代皇帝一个人管不完天下的人和事,现在的总书记也是如此,天下这么大,谁能管的过来,这就需要“官吏”来管理。
官吏在国家管理上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国家的惠民政策需要中间的官吏来落实,下面的民情需要官吏来搜集上报到国家。
因此来说,治国就是治吏。
假如吏治腐败,国家会是什么样子呢?
历史上有句这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造成了人民起义不断,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给满清政府沉重打击,让辛亥革命葬送了清王朝。先前雍正皇帝知道这一点,大力刷新吏治,成为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他是对人民实行暴政吗?不是,他是对官吏实行了“暴政”,让“官吏”不敢贪、不能贪,正是他“暴政”,才奠定了乾隆盛世的基础,可是后来不再关注吏治,造成贪污成风,人民起义不断。
再看看近代的国民党,吏治腐败,无官不贪,让共产党以摧枯拉朽之势把国民党赶出了大陆,其根本原因是吏治腐败,丧失了人心。
再反过来看看共产党,在毛泽东等革命家的领导下,通过精兵简政和延安整风,使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为人民服务”理想和信念,始终保持“艰苦朴素、艰苦奋斗”优良作风。这些人与古代中国所谓的“吏”做的工作一样,他们把共产党的思想和政策及时传达人民,把人民的呼声及时上报给中央,他们不贪、不腐、得人心,使中国革命走向成功。
在全国即将解放时,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因为这个时候,中国革命胜利在望,在一些人心中产生了“享福”思想、产生了“贪腐”思想、产生了“特权”思想。毛主席怕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被胜利冲昏头脑,给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敲一下警钟,要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
在解放后,为了保持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害怕“贪腐、特权、享福”等思想抬头,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将变质的红小鬼“刘青山、张子善”处以极刑。为的是什么,是害怕有更多“官吏”加入“贪腐”队伍,让“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特权阶层,成为人民的新敌人。在后来发动的文化大革命,也是此目的。
改革开放后,为了发展经济,放松了“吏治”管理,放松了“官吏”的思想教育。经过三十多年的时间,产生了多少个贪官污吏。不信你看看,现在抓获的“贪官污吏”有多少,纵向从中央到地方,横向从党、政、军、检、法,等无行不有,无层不有。他们把党中央的惠民政策变成了中饱私囊的工具,把为国选贤变成了升官发财的工具,把为国查贪变成了发财的机遇。要不中国公务员成为了世界上最热门的大考了,为什么这样,他们都想“升官发财”。
这是什么?这就是“吏治”不到位的直接后果。
谈到这里,应该如何“治吏”?
首先是加强思想教育,让“官吏”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人民服务”信念,抛弃那些腐朽的“封妻荫子、升官发财、吃喝玩乐”等腐朽思想。
其次是加强反腐,把“贪官污吏”及早惩治,让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这支队伍变的更加清廉。
第三是选拔被压制的人才,这些人不会拍须溜马、不会他们所谓的潜规则,原则性较强,被贪官们认为“一根筋、死脑袋”,长期被压制住社会管理底层。因为他们中大多数始终保持了共产党的本色,经受得住社会的考验和磨练。选拔他们等于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输送了新鲜血液,有利于“吏治”建设。他们敢为民呐喊,能够传达民声;他们能贯彻党中央政策,能让民真正受惠。
最后我们再读一读毛主席的一段话吧!
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国家还没有办法治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是这样。杀张子善、刘青山我讲过:“杀他们两个,就是救两百个、两千个、两万个啊,……!”事出无奈,不得已啊!!问题若是成了堆,就是积重难返了啊!!!崇祯皇帝是个好皇帝,可他面对那样一个乱摊子,只好哭天抹泪地去了呦。我们共产党不是明朝的崇祯,我们决不会腐败到那种程度。不过,谁要搞腐败那一套,我毛泽东就割谁的脑袋!!!!我毛泽东若是搞腐败,人民就割我毛泽东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