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时寒冰:房价唯一的方向就是向下

火烧 2009-04-1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指出当前房价下行趋势难以逆转,人造小阳春行情掩盖不了市场低迷,购房能力不足导致房价与收入严重背离,投资客纷纷套现离场,商业地产供大于求加剧市场压力,房价将逐步调整至合理水平。
时寒冰:房价唯一的方向就是向下

  《上海证券报》评论版主编
  "小阳春"行情,原来是人造的。
  最近,有关北京市朝阳区东八里庄一个居委会,接受待销楼盘的邀请,组织老太太到售楼中心"签约"的事件,被媒体曝光。据悉,这些去"签约"的老太太,一天管吃喝还净挣50元,她们有时还要到国贸春季房展会上演"订房",前台签单,后台拿钱走人。这不过是近期被媒体戳穿的多个谎言中的一个。
  在人造"小阳春"行情悄悄展开时,北京社科院发布的《北京蓝皮书》,以专业视野,再次捅破人造牛势。蓝皮书认为,目前北京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原因之一,就是价格背离了一般居民的购买能力。2007年底北京房价与收入之比约为23:1,而世界银行制定的房价收入比标准是5:1,联合国的标准是3:1。房价必然受制于人们的购买力。
  人造"小阳春"给炒房者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些人乘机解套撤离。以深圳为例,最新数据显示,2、3月份,深圳二手房月成交量突破了1万套,投资客纷纷乘回暖套现离场。深圳楼市知名地产研究员竹之友告诉媒体,"仅在3月份,投资客就成功套现了近百亿元。"在百亿中可以套取到手的至少在15亿元以上。记者还采访了投资客雷先生。2008年初,雷先生在深圳南山区红树西岸购入三套高端房产,但放盘一年来,少有人问津,一直压在手里;今年2月份成交量上升后,雷先生开始活动挂单,到3月底,这三套房产便全部卖出。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在整个房地产利益链条中,投机者是最敏感的,他们在人造反弹中撤离,乃是基于他们对未来房价走势的悲观预期。
  这些投资客套现的原因是:房价太高,存量房太多,尚不足以支撑本轮楼市回暖。
  别小瞧了开发商雇佣老太太"签约"所包含的指标意义:房子真的不好卖了, 而不好卖的商品从来都是下跌的。如果北京市的这一现象还不足以说明问题,那么,潍坊市寒亭区采用下发"红头文件"的形式,向该区副科级以上干部摊派"售房任务",则发出了更清晰的信号:房子真的、真的不好卖了!
  不仅住宅,商业地产同样如此。近日,专业机构着手发布2008年中国商业地产蓝皮书。初步估计信息显示,以上海、北京、深圳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商业地产已经出现供大于求。未来三年,上海、北京、深圳三地的商办土地供应量分别为1415万、3083万和446万平方米,总供应量接近5000万平方米。房屋销售趋缓,空置率上升,这意味着在目前的房价标尺之下,住房的供应严重供大于求。一旦商业地产也陷于供大于求的状态,就意味着中国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双双步入困境,从而使中国房价步入较大幅度的调整轨道。
  "小阳春"可能在三个月内即草草结束。如果我们承认,供需的力量对比决定着商品的价格,那么,在供应持续增大而购买力未能同步增强的大前提下,房价的唯一走向就是向下调整,直到调整到与民众的购买力相对接时为止。
  首先,存量住房难以在短期内得到有效消化。以北京为例,近年来,北京的房地产投资一直占据着全社会投资较大比例。从2001年到2008年,北京市社会投资保持房地产开发投资比重过半的格局,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如此之高,即使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也是非常罕见的。在供应增大的同时,北京市房屋销售却在下降,并且下降趋势非常明显。2008年,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比2007年下降了38.6%,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031.4万平方米,下降40.4%。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存量住房。截至2008年底,北京存量住房已达35.8万套,而北京市2008年上半年仅卖掉3.9万套住房,以这种速度,即使没有新楼盘上市,也能连续销售4年以上,供大于求的现象明显。
  其次,新楼盘尤其保障性住房供应量不断加大。除了庞大的存量住房,北京今年计划新开工850万平方米保障住房和限价房,而2007年和2008年开工的廉租房、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合计面积分别为590万平方米和803万平方米,到今年年底即可竣工200万平方米、配售5万套,到2010年前后,大量保障性住房上市,将把低收入人群的住房从商品房市场中转移出来,从而对商品房的高价位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而且,此轮楼市的"小阳春"行情与货币的投放几乎是同步的,而信贷资金如此大规模的投放不可能持续下去。
  "小阳春"注定是短命的,当投机者慌不择路地撤离,留下的或许又是一片狼藉。房价将再次步入调整轨道,那些伺机涨价的开发商,又将再次面临打折售房的无奈选择。

相关文章

  • 安生:雪崩前夜
  • 不清算十年“二次房改” 中国房市就永无宁日
  • 楼市的“刚需”与央视的“肛虚”
  • 驳郎咸平房地产完了中国经济就完了的观点
  • 卢麒元:限购令的经济学含义
  • 牛刀:海外债务或加速开发商的降价销售——答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问
  • 牛刀:如何理解“房价合理回归”?
  • 曹建海:房价回落的轨迹和趋势
  • 中国楼市处在崩盘的前线?
  • 北京公布住房价格标准,打响房价保卫战第一枪
  • 国际先驱导报:中国房地产要小心遭华尔街洗劫
  • 孙锡良:房地产——支持中央调控,反对权贵反扑!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