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六)

火烧 2015-09-23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本文为对称经济学术语表第六部分,涵盖价值理性、价格理性、一般均衡、总需求、总供给、需求定律等核心概念,深入解析经济学对称原理与相关理论。

  陈世清:对称经济学 术语表(六)

 

  价值理性 价值决定价格的理性。

 

  价格理性 价格等于价值的理性。

 

  一般均衡 用价格来计算的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

 

  总需求 用价格来计算的社会需求总量。

 

  总供给 用价格来计算的社会供给总量。

 

  需求定律 需求决定价值,价值决定价格的定律。价值决定价格通过需求决定价格表现出来。

  需求决定价格是绝对的、必然的,价格决定需求是相对的、偶然的。

 

  需要和利益 人的需求是主体作为开放系统同外界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的对称要求;利益是对需求的满足。

 

  文化与文明 文明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文化是系统化的文明,是通过文字和社会心理、国民素质、民族习惯对文明的凝结、提升与传承。

 

  规范 根据规律制定的法规、社会制度、社会规则,形成的社会道德准则,约定俗成的人的行为方式。

 

  实证 狭义指通过实验或其他实践证明命题。经济学的实证是指实效即实际效益。引申义指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讲短期实际效率不讲客观规律,只讲眼前利益不讲长远利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庸俗经济学的实证就是“实惠”,即眼前的、短期的、肤浅的物质利益。

 

  实证分析 1、狭义指通过分析得出精确的数据和各种抽象的规定,为综合作准备。不是完整的认识过程。2、广义指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得出确定无疑结论的科学研究工作。这里的“分析”是广义的,既包括狭义的分析,也包括综合,是完整的认识过程。

 

  主体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主体性与科学性互为前提,共同构成科学的本质属性。

 

  经济意识形态 用经济的眼光看待事物的观点和方法。与政治意识形态相对而言。

 

  实践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意识活动和物质活动相互对称的人的实际活动,包括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

 

  工程 人类系统性实践活动。

 

  理性 运用抽象逻辑思考的人的属性。

 

  理性的人 有正常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人。

 

  理想 有可能实现的社会与个人的远大目标。

 

  现实 实际存在的主客观条件。

 

  对称方法 用对称的眼光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把事物放在五维空间架构中进行时间、空间、层次对称分析的科学方法。对称原理是科学的最基本原理,对称方法是最根本的科学方法。

  五维空间 时间一维、层次一维、传统三维空间统一的空间。五维空间是宇宙任何事物存在的基本属性。

 

  五维空间理论 时间、传统三维空间、层次统一的空间理论,是继传统物理学三维空间观、爱因斯坦相对论四维空间观后空间观发展的新的里程碑。

 

  五维空间方法 五维空间架构中时间、空间、层次相互对称相互转化的方法。

 

  五维空间模式 根据五维空间理论和方法建构起来的模型与发展模式。

 

  不确定性 波和粒、粒子的位置和动量不能同时测定的性质,引伸为指一切无序现象。

 

  系统 由要素和结构组成的、功能大于各部分总和的有机整体。

 

  非系统 各部分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功能等于或小于各部分总和的整体。

 

  复杂系统 由无序与有序两个层面组成的系统。复杂系统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而非牛顿力学规律。

 

  复杂系统论 认为宇宙是由复杂系统组成,简单系统只是复杂系统中的环节的理论。

 

  系统论方法 分析与综合相统一、还原论与整体论相统一的方法。

 

  复杂系统论方法 用还原论与整体论、无序与有序相统一的眼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复杂系统论方法包括规范性与实证性的统一。

 

  经济学体系 是阐述经济学公理、原理、定理的逻辑体系,包括学术体系与教科书体系,后者是前者的展开和注解,由概念、判断、推理组成。经济学体系中概念、判断、推理的内容是科学规律,形式是语言(包括自然语言与人工语言。数学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

 

  本质与本原 本质是系统最深层次的对称结构,本原是最原始的要素。本质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规律。

 

  还原论方法 以对象的本原为出发点,通过线性分析抽象把握对象的思维方式。

 

  整体论方法以对象的本质为出发点,通过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分析与综合的统一、抽象与具体的统一把握事物整体的思维方式。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通过从具体到抽象的方法,分别认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质;综合是通过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把对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认识结合成整体的、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全息方法 利用事物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全息关系,通过认识事物的部分来认识整体的方法。

 

  直觉方法 人的理性对事物本质的整体直观把握,也是理论向人的行动转化的中介。

 

  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具体到抽象的分析过程;演绎是从抽象到具体的综合过程。

 

  历时性层次性相统一的方法 是通过历时性与层次性的结合实现还原论与整体论的统一,实现对象时间、空间、层次的统一的方法。

 

  经济学规范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经济学经世致用的实践性和认识反映经济规律的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经济学的主体性原则 人的主体性主导下的主客体的统一是科学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经济学的美学原理 人类的经济活动都是按美的规律来建构,按美的规则来造型的原理。

 

  经济模型 用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包括数学语言)建立起来的模拟化的经济结构。

 

  经济工程方法 把经济活动当做系统工程来运筹的方法。

 

  对称型调控 用对称手段而非均衡手段进行反周期调控,通过宏观调控实现经济结构对称发展。

 

  财政投融资 国家以财政信用为手段的投融资方式,是一种政策性金融行为。

 

  平等 平等与公平是同义语。平等,不是结果平均,而是机会平等、起点平等,是贡献与索取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对称。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以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关于社会平等的学说,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两种类型。空想社会主义对平等的追求具有理想主义的性质,不具备现实可操作性。科学社会主义把对社会平等的追求建立在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从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平等思想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科学社会主义 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而言的、关于社会主义的科学的理论体系、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式。科学社会主义是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结晶。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性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由科学的哲学、经济学、社会管理学、行为科学等科学理论组成的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模型 主体与客体对称、公平与效率一致,规范与实证统一、宏观与微观协调的理论模型。

 

  社会经济形态 由人类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整体结构。

 

  社会经济有机体 以经济为中心的、具有自组织能力的系统,生产力是这个系统的整体功能。

 

  经济本质 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的对称关系。

 

  经济规律 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经济本质的展开。

 

  经济结构 经济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包括企业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

 

  经济趋势 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是经济规律的展开。

 

  经济周期 经济发展趋势中周而复始的重复性现象。

 

  参照系 主体选择的观察、思考、提升科学规律的参考物。

 

  惯性系 客观事物本身的系统。参照系与惯性系是两个不同概念,不容混淆。参照系只能是相对于观察者或人类而言,因而具有主观、相对的特征,而惯性系是不依赖于人类而客观、独立、绝对存在的。

 

  纵深科学 纵深科学就是以事物不同层次之间纵深关系为自己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

 

  价值 价值就是使用价值,是事物满足人的需要的属性。

 

  企业交易成本 企业为了实现交易而付出的成本,属于微观经济范畴。

 

  社会交易成本 社会为了创造、转化、实现价值而付出的成本,属于宏观经济范畴。

 

  发展观 关于发展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正确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基础。在社会领域,建立在线性思维方式与一般均衡论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不正确的发展观,建立在对称思维方式与对称平衡论基础上的发展观是正确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 社会进步观,把社会的发展看成是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升、文化的累积、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相对于线性“增长”观而言。

 

  唯“科学”主义 特指线性的、机械的、用近代牛顿力学为代表的宏观低速层面的自然科学原理解释当代一切社会现象包括经济现象的思维方式。

 

  市场经济 互相交换劳动实现价值的场所、促进互相交换劳动实现价值的机制,保证平等交换劳动充分实现价值的制度;在人类互相交换劳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以平等交换劳动为主要内容与根本动力、通过平等交换劳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再生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的经济形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共有制和民间微观经济调节为基础、以政府宏观经济调节为主导、以平等为核心、以价值为机制、以对策和价格为手段、民主与法制相对称、效率与公平相协调、通过资源对称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知识市场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是知识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市场经济的典型形态。也称为创造经济、再生经济。

 

  市场经济模型 规范与实证对称、控制与自由对称、公平与效率对称的市场经济模型,是完善的市场经济模型,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型。

 

  中国模式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统一的模式,是社会主义的具体模式。

 

  对称 对称是事物的对应平衡关系,包括社会领域中主体主导下的主客体对应平衡关系。其中对应是质的关系,平衡是量的关系。

 

  均衡 仅指客体之间量的平衡关系。均衡论没有主体性概念,把主体和客体的平衡关系也归结为客体之间的平衡关系。

  

  对策 在信息对称基础上依靠知识与智慧进行决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在信息对称或接近对称的基础上依靠知识和智慧进行决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其本质特征是不打无把握之战,“多算胜,少算则不胜”,“知己知彼百战无不胜”,即使信息不对称也可以通过各种制度、机制、方案设计取得和信息对称一样的效果;因此属于对策范畴的信息从不对称向对称转化的过程是自觉的而非自发的,积极的而非消极的

 

  博弈 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依靠经验与猜测进行决策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因此冒险是其本质特征,“风险也大机会也越大”是经营活动的基本信念;其信息不对称向对称转化过程是自发的而非自觉的,结果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对称。

 

  博弈论经济学 以博弈论为方法论原则的经济学。由于博弈论以信息不对称为本质特征,所以博弈论经济学也就是不对称经济学。博弈论经济学以信息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对策论经济学 以对策论为方法论原则的经济学。通过对策来实现的对称,是一个从主观到客观、经济主体到经济客体的自上而下层层递进的过程,是通过主观整合客观、经济主体整合经济客体的立体动态系统,体现了主客体的相互转化原理。对策论经济学以知识经济学为理论基础。

 

  信息不对称 指由于市场上存在着竞争或利益上的冲突,使利益相关者(委托—代理人之间、顾客和商品及厂家之间、合作者之间、竞争对手之间)隐瞒相关信息或制造假象造成市场主体之间信息不一致,以致相关各方均陷入“囚徒困境”。

 

  管理模式 是在管理理念指导下建构起来,由管理方法、管理模型、管理制度、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组成的管理行为体系结构。

 

  管理成功学 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功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更加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

 

  成功管理学把成功学与管理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把成功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构的新学科。成功管理学把传统行为科学由纯描述性的实证科学提升为实证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现代科学,从而为现代管理学奠定了现代行为科学基础。它既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综合学科,也是成功学与管理学的边缘学科。

 

  口袋经济学 把一个人的钱从左边口袋搬到右边口袋,就会为GDP增长增加统计数据的经济学,即把GDP增长看成经济发展指标和目标的GDP经济学。

 

  二次创业狭义的二次创业即人类生态产业,广义的二次创业即人类两次创业过程,包括人类第一次创业生存创业与第二次创业生态创业。

 

  二次创业理论 用人类创业过程来解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

  知识运营 知识运营通过知识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渗透和整合,使知识在生产系统中占主导,使知识产业成为其他产业的先导与主导。

 

  信息产业 以信息为主要生产对象、生产手段与价值增长点的产业。是第四产业。

 

  信息经济 信息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信息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是传统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转化的过渡经济形态。

 

  知识产业 以知识为主要生产对象、生产手段与价值增长点的产业。是第五产业。

  知识经济 知识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知识产业成为龙头产业的经济形态。

 

  智慧经济 创新性知识在知识中占主导、创意产业在知识产业中占主导的经济形态。

 

  名牌经济 以名牌为根本推动力与核心竞争力的新的经济形态。

 

  虚拟经济 以网络虚拟空间和金融工具等知识运营手段来运行、运营和经营的经济形态。

 

  回归经济 知识经济时代的 “反城市化”经济,是城市农村化与农村城市化,是人类二次创业的表现形态。

 

  收入效益 人的货币收入和生活质量提高综合指数二者间的相关系数,或人的货币收入能给人的生活质量带来实际提高的程度。老百姓“收入效益”的提高才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标准。收入效益=收入生活效益(有效收入,有效支出)。

 

  非收入效益 实际货币收入以外的效益。

 

  生活效益(收入效益,非收入效益)= 幸福指数(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满意度) 。

  非收入效益=非收入生活效益 (自由指数,平等指数,和谐指数,安全指数,环境指数……)。

 

  货币效率 货币总量与有效经济总量的比值。货币效率是社会经济效率。

  货币效率=社会经济效率=[社会有效产出总量(社会有效经济总量)/货币总量]

  货币效率=货币效率(货币周转数量,货币周转质量)。

 

  货币总量 实际经济总量/货币效率×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总量增长率:(实际经济总量增长率/货币效率×货币流通速度)×100%

 

  产权 人和组织对物品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是产权的实现。

 

  产权明确 产权主体、产权内容、产权边界明确。

 

  科斯定理 只要产权明确和交易成本为零,任何当事人都可以自行解决一切经济纠纷。

 

  共有制 现代公有制,劳动力产权制度主导下的股份制,劳动人民占有生产资料的现代形式。

 

  折腾经济 折腾经济指的是配置型而非再生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即GDP增长方式。GDP增长,可以在不要发挥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靠资源买卖、产业折腾、财富转移、统计参数转变就可产生。

 

  控制经济学模型 通过制度的设计控制实现经济主体与经济客体、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相统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模型,是对称经济学对称结构的组成部分。

  对称经济模型 经济系统中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的对称结构模型。该模型说明经济结构是对称的。

 

  再生经济模型 通过空间的横向融合实现时间的纵向突破,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改变资源的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再生,使结构产生生产力,实现经济的无投资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型。

 

  金融 资本运营,包括直接投融资与间接投融资两种形式。

 

  资本 抽象化、一般化的资产。

  

  

  摘自陈世清著《超越中国“主流经济学家”》一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1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