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领、反抗、生产:阿根廷的工人合作社
占领、反抗、生产:阿根廷的工人合作社
2005/03/09 15:33 | by 安那琪 ]
2001年终,资本撤离、货币贬值,资本主义灵药失效,导致南美洲的阿根廷遭受严重经济危机的侵袭,当年12月,全国各地的城市广场,被愤怒的群众占据。在2002年货币贬值之后,数以千计的企业宣布崩盘破产,无数的阿根廷人民被迫沦落到在街头拾纸皮为生。
当政客与银行无法让阿根廷摆脱困境的时候,很多阿根廷的人民唯有靠自己的能力去克服问题。物物交换与草根的微型贷款计划,成为反击贫穷、无家可归及失业的武器。社区组织纷纷涌现,为全国各地的社区提供援助、食物与支持。
众多人民自救的努力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就是工人占据破产的公司和荒置的工厂,以工人合作社的方式重新操作,并成功让其业务复苏。目前,阿根廷有超过两百家工人集体经营的工厂和公司,当中大多数在2001年的经济危机时开始。逾1万5千人在这些合作社与企业中工作,所进行的业务从汽车零件生产到橡胶气球,形形色色。
工人不再是数目
布诺艾利斯(Buenos Aires) 的Bauen酒店,于1978年军事独裁统治期间开办,当时正值布诺艾利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后来,这家酒店就成为大企业老板、独裁政权的朋党及政治人物的开会地点。自2003年工人接管酒店业务之后,Bauen酒店却成了左派活跃份子和工会成员的聚集地点。今年2月该市地铁工人大罢工行动,主要的决策与组织工作,都是在这儿进行协调。
酒店的前东主Marcelo Iurcovich经营至1997年,就转售予智利的Solaris公司。Bauen酒店于2001年12月21日宣告破产,Solaris裁退所有的工人。其90名工人当中,大多数必须忍受十二到十四个月失业的日子。他们当中,不少是有家室的,没有工作意味着家庭连糊口都成问题。工人们深刻地感觉到他们不能坐以待毙。经过了多次的开会讨论,他们终于决定夺回酒店。
2003年3月21日,在Chilavert (布诺艾利斯其中一个最早期的工人经营的工厂) 的会议结束后,Bauen酒店的工人于晚上聚集在布诺艾利斯闹市区,Corrientes和Calloa两条街道接壤的十字路口。他们徒步走向不远处的Bauen酒店,并冲进酒店建筑内。当时酒店的灯光重新点燃,里头充满了欢呼声,工人们互相拥抱跟抽泣。当晚,他们成功踏出了复苏过程的第一步:占领。
虽然工人们占据的酒店的建筑,但是里头的状况距离开门营业还是仍然遥远。很多酒店的器材被之前的业主出售,或是失窃。工人们必须花上几个月的时间来清理跟维修,以让酒店恢复原貌。在这期间,不少公众人士和学筹集了少量的钱,来资助他们的饮食。不过,工人们仍然担心酒店的业主会回来,并将他们驱逐。因此,整个时期,工人被恐惧困扰着。
直到2004年8月,工人们才正式重开Bauen酒店。不过,到目前为止,法庭仍未对酒店拥有权裁决,酒店的命运仍然操在法官手中,而法官很有可能裁定工人必须缴纳租金,或是向前业主买下该产业。
无论如何,酒店还是恢复往常业务。纵然酒店的情况仍然诸多匮乏,这儿仍然成了政治与文化活动的中心,并成功赚取足够收入来维持操作。工人们以合作社的方式来经营他们的生意。并不是每一个人享有同样的工资,但是酒店所有的决策却是在所有酒店工人出席的集会上作出。
工人们认为,如果酒店一开始就以合作社的形式操作,就不至于关闭。在之前业主的掌管下,滥权与管理不当是家常便饭。如今,工人们宁愿集体地经营,也不愿在一个老板的指使下工作。之前他们为一个老板而付出劳力,现在他们则是为自己而努力,工人就是老板,老板就是工人。对他们来说,在合作社里头,每一个人都想要做得更好,因为那是每一个人的生意,每一个人参与的过程。诚如他们口中所说的,“之前工人是数目,现在我们是人。”(Before workers were numbers. Now we are people.)
巴黎公社不是梦
坐落在布诺艾利斯市郊一个宁静社区的Chilavert印书厂前面,是一幅相当吸引人的彩色壁画,上面写着复苏业务运动的口号:占领、反抗、生产。(Occupy, Resist, Produce) 工厂的结构分成办公室、厨房、文化中心,以及一个摆放印刷与订书机器的厂房。这些机器的年龄各异,有的是1950年代的古董,最新的则是1970年代的产品。今天工厂里头的景像,竟然是数年前难以想象的。整个充斥着一股自治公社跟节庆的气氛,机器却继续操作,工作未曾停息。有人在为正要出版的杂志分类文章,音乐人到这儿来借用电脑打印即将举行的演唱会的传单,刚到这儿实习的青年聆听另一个工人讲解书本排版跟设计的复杂过程,傍晚时分来了数十人参加在文化中心进行的拉丁舞班……当年老板收藏金钱的保险箱,现在变成工人存取威士忌酒的地方……
这间印书厂在1923年投入操作时,被命名为Gaglianone,即数十年来经营这间工厂的家族的名字。直到工人接管工厂之后,就易名为Chilavert,即工厂所在之街道的名称。
Gaglianone在布诺艾利斯曾经是闻名一时,出版高品质美术书籍,及为市内主要剧场生产各种文宣和印刷品。不过,工厂的业务在1990年代开始滑落,不少的器材被出售,工人被减薪,甚至有人被裁退。后来,工厂于2002年4月正式关门大吉。
工人们鉴于有必要确保他们工作的地点继续操作,因此决定占领这座工厂。在占领初期,工人们是秘密地生产书本,因为在阿根廷的法律底下,这批工人作为建筑的非法占据着,用工厂的器材生产物品是抵触法律的。当时,工人把印制好的书本,偷偷地从工厂墙壁上的一个小洞孔,丢进隔壁的住家。如今这个洞孔已经被补上,但是工人们仍然自豪地在该片暴露出来的砖块面积上放上一个框架。
Chilavert工人面临的挑战是非常险峻的。2002年5月24日,八辆警察巡逻车、八辆冲锋车、数十名的警员、两辆救护车、及一辆救火车出现在Chilavert,准备将工人驱逐出他们占领的工厂。当时只有八名工人占据该座建筑,但是却有将近三百人陪伴着他们,包括邻居、学生及来自其它合作社的工人,以助他们一臂之力,共同捍卫他们的工厂。数目庞大的群众,给予警方带来巨大的威胁。在当时非常清楚双方将会流血的时候,警方知难而退,撤离了,而工人取得显著的胜利。
占领、反抗、生产,就是Chilavert工人的斗争过程。除了工人们的决心、意志与团结,整个社区的参与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变得可能。在Chilavert社区的其他成员的并肩作战下,工人继续占据着工厂,免受当权者和业主的威胁,成功捍卫工厂。
这个社区的部分地方经济,其实是依赖着Chilavert工厂而生存。工厂工人从社区中获取运输、墨汁、食物、咖啡、纸张等物资,Chilavert支撑着当地的经济,因此,如果工厂关闭,邻近社区也会受苦。
在Chilavert工厂内,共有12人在工作。与市内其他合作社不同的是,每一个人都获取同等的薪水。合作社的主要的决策都是在集会中通过,而社区活动是每周会议议程的重要环节。工厂建筑的第二层楼是一个文化中心,用来进行舞蹈班、电影放映、讨论会、诗歌朗诵、欢乐派对及美术展。自工人占据Chilavert后,这间工厂出版了不少关于社会与政治主题的书本,内容大多是跟社会运动有着紧密的关系。
在Chilavert工人那儿,每一个决定、每一场集会、每一本出版的书籍,都跟政治扯上关系。他们的概念就是让书本和艺术作品,跟我们的政治愿景息息相关。很多人对布诺艾利斯市内的复原工厂存有偏见,有人认为这些工人没有努力工作,但是Chilavert却是这门生意的佼佼者。
Chilavert的工人并没有将他们的成就归功予任何政治人物,因为是他们通过本身的努力,及其他社区成员的志愿,占据了这间工厂。各种各样的政客尝试上门寻求他们的支持,但是都碰上钉子。当职工会失去功能,政府无法捍卫人民权利的时候,这儿的工人们展开了一种不同的斗争。正如Chilavert工人所说的:“如果你要掌握权力,你不能指使控制国家政府,你至少必须掌控生产方式。”
阿根廷的工人占领工厂,进行集体经营的斗争,向世人展示了一种足以抗衡并取代,当今主导全球经济的资本主义体制的经济模式。在Bauen酒店和
Chilavert印书厂工人那里,“巴黎公社” 并不是一个遥远的梦。一个没有剥削的,“另一个可能的世界” ,已经不是仅仅是可能,而且正在发生着……
**文章资料来源:www.UpsideDownWorld.org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