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一点建议

火烧 2017-01-0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7
文章探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困境,指出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误读,如龙的曲解,强调传统典籍与儒教文化的重要性,并提及毛泽东思想对西方文化的影响,呼吁正确认识与传播中国文化。

  我这人精神有问题,是个偏执狂。总想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隔一阶段,有个新想法,就迫不及待的的说出,希望给人启发。极不自知,不怕贻笑大方,宋人献曝。更不知惹人嫌弃,招人白眼。这不,我又来了。

  商业上有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卖产品,二流的企业卖服务,一流的企业卖标准。自我感觉在文化传播上也可以成立。

  我记得边芹的文章说过,中国文化之所以在西方传播受限制,是由于西方人利用自己对外来文化拥有的命名权和解释权和传播权,进行随意的解构和解释,用命名权和解释权,曲解外来文化,给西方人一个错误的理解,让他们对外来文化产生成见,隔膜。以此降低对西方文化的侵蚀。

  传统文化,历史和舆论是国家塑造合格国民的模具。对相同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进行不同侧面的舆论宣传,就会造就国民不同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比如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国民不同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比如俄罗斯乌克兰和独联体国家的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比如南斯拉夫各分裂国家的国民的价值观的意识形态。

  《隋唐演义》说,李密贪萧皇后的美貌,以玉玺,国家典籍和窦建德换萧皇后。瓦岗山的众英雄知道后,对李密非常失望。觉得李密不是一个人主,竟然把立国的根本,国家典籍和玉玺去换一个女人。这样的人还是不跟的好,这就是隋末割据势力最大的瓦岗山分崩离析的原因。

  翻开中国厚重的历史,你会发现,像西汉的《艺文类编》,明朝的《永乐大典》,清朝的《四库全书》,不但成全了中国传统典籍的流传,也成全了那个朝代在历史的定位。

  日本,南北朝鲜以及越南都是传统中国儒教文化传承人。我曾经看一篇日本文化人写的文章,和边芹思想非常相似。他说,西方人对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根——《老子》《南华经》以及儒家经典《五经》,最基本的名词解释就错了十万八千里,他们如何能够理解东方的传统文化?

  我想起了近几年关于中国这个“龙”的国度,西方人对中国传统“龙”的曲解。咱们中国文化的“龙”,应该说是一个正义者的化身。可是西方语境的“龙”就是一个恶魔的化身。西方人在谈论中国“龙”以及中国的时候,总是把“恶魔龙”强加在“中国龙”和中国身上。甚至于为此事,中国的西化文化人让我们中国为了适应西方的文化,为中国的“龙”改名易姓。操,中国文化有那么多不和西方文化的,都改了,中国还是中国吗?

  近代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过程,是不是有中国文化战胜西方文化的先例?——有,毛泽东思想对西方文化的传播。当然,在投降的改革开放派,几十年逆毛泽东思想和抹黑毛泽东本人的语境下,知道这一问题的不多了。

  在1949年10月1日建国前,西方人就开始翻译毛泽东的一些文集里,基于翻译者文化水平的不一,毛泽东主席的作品翻译的也参差不齐。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央开始有目的的组成毛泽东作品外翻定稿小组,做的不错,取得不俗的成绩。到了六十年代,《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的出版,出于政治考虑,中央决定成立翻译委员会,对外进行多语种的翻译。由于中国掌握了《毛泽东选集》的命名权和解释权,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期间,由于毛泽东思想的对外传播,各地掀起了民族解放的高潮。配合了国内的“两弹一星”,“三线建设”。若没有国外的轰轰烈烈的民族运动,在美苏的挤压下,中国不可能完成民族崛起的“两弹一星”“三线建设”的。

  应该说道家是中国文化的根,阴阳五行存在诸子百家的各个学说内。诸子百家大家习惯性的好把她们分开,其实他们的一体的。他们是周王室各个国家机构部门的分支,像“五官争功”相声一样,各说自己的劳苦功高,其实他们是一体的,哪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

  诸子百家是中国文化的根,即使是中国人都必须受他模塑,不明白诸子百家就不可能明白中国文化。所以为了正确的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中国政府有必要学习当年,建立翻译组委会对外翻译宣传《毛泽东选集》的做法,建立翻译组委会翻译诸子百家和《二十四史》,给中国的文化正确的命名权和解释权,对外传播。这是利国利民利后代的一件大事,希望尽快成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