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论合作化的失败与兴起

火烧 2009-11-10 00:00:00 三农关注 1027
文章探讨合作化失败原因及重新兴起可能性,分析包产到户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强调集体经济复兴对农民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性,提出农村经济改革新思路。

   

精英平民论<13>论合作化的失败与兴起

全国性的包产到户并没有彻底埋藏农村合作社。华西村,南街村,上演了神话般的崛起。就连本人家乡的刘庄村也因为保留了集体经济而成为闻名于世的超级富裕村。  

代表私有小农经济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与代表公有集体经济的农村合作社的对抗中败得丢盔卸甲。是否预示着只要全国重新合作化,农村的经济发展必上一大台阶,农民的生活水平必水涨船高?  

结论下得太快了一点,太乐观了一点吧!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重新合作化的可能性,是否能在一片私有制浪潮中独占鳌头。现在把想法与大家分享。  

★论农村合作社的失败  

一、     合作化是如何失败的?  

合作化的失败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的失败。毛泽东同志代表的革命官僚阶级在与反动的官僚阶级斗争中失败了。引发了复辟,是造成合作化大面积消亡的直接原因。也就是上层建筑的变动引起了经济基础的变动。可是这并不附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也就是说合作化的本身一定存在问题。  

二、     春天的故事  

当年小岗村上演了一出血书分田闹剧。现在证明血书系伪造,只能说明官僚资产阶级的狡诈,并不能说明农民的真实意愿。公正的讲,1978年“春天的故事”得到了广大农民热烈欢迎。农民群众用比建立合作社更大的热情来毁灭合作社。  

产生的效果,最直接的是粮食产量迅猛提高,生活水平直线改善,也是事实。当然这与小岗村的血书一样,只是“春天的故事”。由于文革期间平整土地,大兴水利,修建化肥工厂,改良种子等等努力。在1978年之后农业的生产力已经到了快要暴发的时刻了。随着基础设施的到位,化肥的大量投入,以及代表着文革时代的最高农业成就“杂交水稻”在“春天的故事”里终于开花结果了。也就是说,即使在1978年并不实行联产承包,在随后的几年内中国的农村合作社照样会暴发出惊人的生产力。单干后个人的积极性确有提高,但是能对粮食产量起到决定作用的是——化肥和种子。而这些恰恰是合作社时代的遗产。中国的农民被欺骗了,而且是心甘情愿被骗的。  

在生产队中,有些社员的劳动热情是较差的,有些社员虽然劳动积极但是心里是不满的。如果这两类社员占了多数,合作社一遇到“春天的故事”那也只有失败了。也就是说,包产到户只不过是官僚资产阶级对农民阶级意愿的迎合。这是一场一拍即合的交易。官僚资产阶级借着农民的春风,拉开了走资的大幕。而农民们得到了什么呢?  

三、     合作社到底生了什么病?  

合作社里确实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不附合按劳分配的原则。也就是所谓的大锅饭。造成了,1978年农民们为了包产到户简直迫不及待的场面。问题竟然是如此之简单,如此微不足道……可是,我们又有什么资格去批评农民!  

假设某生产队有100人,这里面不能参加劳动的会占三分之一。也就是老少病弱残。这部分人要靠剩下的三分之二养活。而这剩下的三分之二里面可能会有若干个二流子,偷奸耍滑,不好好劳动。等于也要别人养活。生产队中的主要劳动力们当然会十分不满。理所当然的认为长期生活得不到改善是因为与别人平分劳动果实,如果单干,其收入会暴涨。这种情绪就像瘟疫一样,几乎传染了所有人。相当多的社员干劲消退,相当多的社员带着抱怨在劳动,他们渴望着包产。  

由于土地,水利,化肥,种子等等客观因素造成的粮产难以提高,无限放大的被定性在劳动积极性不高,没有包产到户的原因上。  

回首三十年,一声长唉!历史因为这样的巧合发生了严重倒退。如果毛主席再多活十年,不,哪怕五年!中国农业生产力一定会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发生飞跃。农民阶级的一切不满都会化为无形。走资派走资将难于登天。  

做出这样的假设已经没有意义了,合作社已经失败了。如果不能解决农村合作社存在的那些问题,或者农民群众的思想觉悟有一个大的提高,在农村合作社经济是很难建立起来的。  

★   论城市合作社的兴起  

一、合作社能不能再次兴起?  

社会环境正在恶化,工人农民已经转化为小资产阶级,正在向无产阶级方向转变。广大人民群众正在受到残酷的剥削。八小时劳动制不存在了,双休日是为公务员准备的,工人一个月连一个休息日都不能保证。各种劳动保障不见了,工伤职业病正在摧残着人民。工资的提高淹没在货币贬值货价上涨之中。各种社会福利保障不见了,医疗教育住房像三座大山压在人民的头上。  

现在不是合作社能不能兴起的问题了,是严重的现实强烈的呼唤合作社王者归来!  

二、合作社将首先在哪里回归?  

合作社将会在生活最艰苦的底层城市居民中间恢复。  

结论就是这么简单。<精英平民论>认为:当前中国的阶级现状是官僚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的对立。中国的农民与工人同属小资产阶级。彻底解决现状是没有希望的,只有等成熟的无产阶级出现以后。而中国的精英们早就认识到这一点,和谐理论的提出正是为了防止无产阶级的出现。最终和谐理论能不能成功,根本不用讨论,但是和谐理论会使无产阶级的出现以及成熟放缓,延长这一过渡阶段。和谐理论代表着当代阶级调和思想,并且小有成效。  

城市底层居民生活在城市与农村的夹缝里。在商业小资产者与工人之间转变身份已成常态。城市底层居民在与农民工竞争下工作机会越来越少,并且没有可以保命的自留地。城市底层居民在与官僚资本的竞争中日益困顿,分散的小规模经营面临着成为大鱼吃小鱼的小鱼。  

前后夹击,左右为难。正是目前城市小资产阶级的现状。中国的弱势群体必然会起来抗争。  

三、     城市合作社的兴起与前途  

农村合作社的失败源于合作社制本身的缺陷,加上人民群众的觉悟低下,受到了官僚资产阶级的欺骗。  

到了今天,人民群众的觉悟在阶级敌人教育下直线上升。人们重新发现了毛泽东,发现了社会主义,发现了合作社。  

如果说当年采用合作化是为了奔向共产主义,那么今天采用合作化只是为了生存。所以应紧紧贴着人民的衣食住行。在四季服装,粮油蛋肉菜等方面先行一步。这些都是需要资金少的行业,通过走合作化的道路,发展加盟合作社的商户,发展社员,可以较容易的把衣食这两项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归入到集体经济的控制下。然后,当合作社的资金足够强大时,就可以为进一步解决住房,医疗,教育等重大民生。  

合作社的创办是容易的,但是合作社的前途会不会一帆风顺?这是困扰我很久的问题。合作社经济如果在当前条件下大行其道,新的矛盾必然会暴发出来。合作社与大小资本的矛盾,合作社与合作社的矛盾,政府对合作社的态度,等等,等等。  

我意识到,这不紧超越了马列主义,甚至超越毛主席在文革时期的实践。这并不是空想能想出来的,实践!被逼的去实践,与其坐待被逼成无产者,不如勇敢的重走合作化之路。自我组织起来,自我生产,自我经营,自我提供工作机会,自我创造属于本阶级的财富,自我进行福利保障。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城市合作社的回归,将把人类的生产关系推进到下一个轮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