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和社会科学的两条道路
提要:自然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是继续坚持物质观还是根据科学发展和各种发现探索能量观和劳动观?是继续坚持辩证思维还是回归我们传统的运动思维?时也,势也,现在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否对中国还具有同样的意义?是继续坚持引进“科学与民主”还是将其吸收进中国文化后诞生自己的新文化?是全盘西化还是中西文化相结合?历史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轮回,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科学与文化的发展中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它要求我们对此作出历史性抉择。
现代科学的基础理论,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事实上都处于混乱中。这种混乱,有点类似于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潮不断涌现,形成了一种新思想跃跃欲试,旧思想极力抵抗的局面。
这种混乱涉及科学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各种思潮纷纷呈现,除居主导地位的邓小平理论外,还有左派思潮、右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道家新儒家思潮、民粹主义思潮、宗教思潮和西方民主思潮等。但深究起来,各种思潮实质上集中于宇宙观和人类观,集中于中西科学与文化之争,属于“改革”的最深层问题。
自然和社会科学基础理论是继续坚持物质观还是根据科学发展和各种发现探索能量观和劳动观?是继续坚持辩证思维还是回归我们传统的运动思维?时也,势也,现在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否对中国还具有同样的意义?是继续坚持引进“科学与民主”还是将其吸收进中国文化后诞生自己的新文化?是全盘西化还是中西文化相结合?历史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轮回,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在科学与文化的发展中究竟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它要求我们对此作出历史性抉择。
为简练和明确起见,下面主要从哲学方面予以探讨。
1自然科学中的两条道路
在自然科学界,可以说全世界目前都处于混乱期。而这种混乱是随着发现的增多,出现了许多西方科学无法解释的谜团引起的,由此,中国的民间探索也开始抬头。
1.1官科自然科学
所谓的官科,是与民科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一些正规的专业教学与科研机构以及其专业人员,他们具有着扎实的现代科学知识基础,是探索和科研的主力军。
1)宇宙观(物质观)。在近代科学史上,物质观的兴起一是因为对科学实验的重视,二是因为哲学思想界的“唯物与唯心”之争,这在宗教迷信盛行的当时很具有进步意义,在“天朝上国”引进“德先生和赛新生”后对几千年文化糟粕的剔除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中国,宇宙观也叫世界观。严格来讲,这种等同并不科学,因为宇宙物质总体是以其无机运动(按现代化学概念)为主,而“世界”则是无机与有机并存,并且偏重于有机。在自然的进化中,地球的有机界是在物质的无机运动中产生的,“世界”是以宇宙为基础的,所以,它们两者并不等同。
总体来说,目前中国官科自然科学与西方科学在宇宙观或世界观方面是一致的,认为宇宙或世界是物质的,其整个理论体系也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上,并尊奉西方的“实验科学”、“可重复性”或“可见性”原则。
2)认识论(归并于世界观)。在中国现代科学界,认识论与方法论基本雷同,相当于认识或对待事物的一体两面。但同时,又将这两者归并于世界观,并概括地说,世界观主要解决世界“是什么”的问题,方法论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在有些人的文章中,甚至强调“宇宙观就是方法论”。
由于“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再加上物质无法形成宇宙的对立统一,所以,目前的官科事实上并没有具体的认识论或方法论。
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物质观,因为物质无法形成宇宙的对立统一,属于一种单相存在。从本质上讲,单相存在的物质属于一种缺乏对立统一绝对运动的静止存在(即“静止质量”)。
3)辩证法(普遍联系)。虽然强调对立统一是宇宙存在和运动的根本规律,但由于物质无法形成宇宙的对立统一,它无法解释这一根本规律形成与运动的原因和历史,只局限于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表面观察,所以,这样强调事实上等于形同虚设。
严格来讲,西方哲学是由物质衍生的,它实质上就是个辩证法,而辩证法的突出特点是将事物看成是一个平面或箱体,其思维空间属于横向的三维,其所主要体现的属于事物“普遍联系”中的相对运动,并不追究和反映绝对运动。而将对立统一规律划归“普遍联系”的辩证法,将其绝对运动的纵向运动与事物横向的相对运动混在一起,已经从根本上抹杀了其绝对运动的根本性功能。
同时,由于物质的单相存在,也导致其较少关注其与环境或能量运动之间的联系,更无法形成与暗能量和暗物质的联系。而现代科学所研究的物质运动,事实上只属于能量运动的表现形式,其所反映的实质是能量的运动。
事物的诞生、存在和运动不属于平面几何,只用目前辩证法这一个大箱体或“大箩筐”是装不下的,比如哈勃发现宇宙膨胀的事实后便令人恍然大悟,没想到在目前这个“可观测”宇宙的背后还潜藏着一个“大爆炸”,宇宙的运动原来还有其历史维,在纵向上还存在着更深一层的秘密。这些事实让当初能够包打天下并解释一切的辩证法甚为尴尬,也把努力想把宇宙解释为“稳态”的爱因斯坦掀了个大跟头。
根据对能量运动的考察,相对运动是在(能量成团或)物质诞生后才产生的一种运动,是由大爆炸能量分割为一个个个体后才出现的,所以,我们所观察到的所有的物质运动都属于在能量绝对运动基础上所产生的相对运动。而这也正是西方科学的研究范围,其所对应的正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所阐述的那种运动,它们都必须要以大爆炸能量运动为基础。而如果以物质的相对运动解释大爆炸能量的绝对运动,难免会出现“失效”的现象。
4)思维(单相思维)。由于没有具体的认识论或方法论,也由于物质属于宇宙的单相存在,官方自然科学的思维也就只能属于物质或单相思维。而物质或单相思维类属于(相对)静止思维。
1.2民间自然科学探索
民科探索的成分很复杂,多部分仍尊奉官科,但目前也有人在运用易经学说、儒家学说、道家学说和佛教学说等探索或解释自然(自创理论等在此不提)。而后一部分学说都属于中国古代科学,基本都统一于《易经》或太极理论。
根据对现代科学理论和一些近现代发现与中国的传统思维结合起来进行考察,并进行取长补短,它会形成另一种哲学,具有着完整的哲学框架。现将这种哲学与以上的官科自然科学做一下对比。
1)宇宙观(能量观)。根据近现代大量发现,经过对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认真考察,首先对现代科学的物质观提出了质疑。这一质疑说明,民科与官科目前已不属于“唯物与唯心”之争,而是出现了物质与能量之辩。由此,宇宙究竟是物质的还是能量的,便成为其研究和探索的最大课题。
根据现代物理学“暗能量68%+暗物质27%+物质5%”的共识和质能转换理论,结合大爆炸理论和宇宙膨胀的天文观测事实,明确提出了(大爆炸)能量观。
宇宙观的转变,意味着宇宙之根的变革,它非常明确地确立了能量观这一科学的最根本问题,彻底否定了“唯物论”或“唯物主义”。自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必须要以能量及其运动为基础,而只占宇宙5%“可见或可探测性”物质只能属于能量运动的一种“有形”或特殊表现形式,以其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理论只能属于应用理论,不可以再冒充基础理论继续鸠占鹊巢,这种张冠李戴错置历史的错误应该得到纠正了。
事实上,科学的发展也已经充分暴露出现代科学基础理论的错置。由于宇宙能量的运动方向是扩散,所以它不具有“可重复性”,5%物质并不能代表宇宙的全部组分,而宇宙组分也不都具有“可见性”,这些都已经从根本上撼动了现代“实验科学”的根基,比如由现代科学所得出的“宇宙大爆炸”,就无法进行“重复性实验”。
“实验科学”的问题,其实在社会科学中的弊端体现得就更明显了,比如现在人们都知道人类曾存在着原始社会,但又有谁经历过原始社会?有谁进行过“重复性实验”?如不相信,看谁能重复一下两次世界大战的“实验”?难道不能重新发动或重复两次世界大战的“实验”,就要否定其历史存在?!
2)认识论(正负能的对立统一)。由于能量始终处于绝对运动中,始终存在着正能与负能之间对立统一的双相(即两种相态)存在和运动,所以,能量观的认识论属于一种对事物的双相认识,认为事物都属于双相存在(即矛盾存在)和运动。
根据正负能的对立统一,很自然地得出了“宇宙的总能量为零”的结论,与前沿科学的推论完全相符,并与中国太极理论和道教的“无”以及佛教的“空”相合。
同时发现,数学的本质就是对立统一的二进制,它能够准确地反映事物的质变,而十进制则反映得是事物的量变。由此,便将数学、宇宙学与各学科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很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3)万物相通(普遍联系)。现实存在相互之间的普遍联系。它是由宇宙能量运动演化到“现在”的一种存在状态,由此而构成了各种各样的事物,它们在绝对运动基础上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这一层才与西方辩证法相类似,它既包含能量的绝对运动,也包含物质的相对运动。
4)思维(双相思维)。由于双相存在的认识论,所以,也就自然产生了能量或双相思维。而能量或双相思维类属于运动思维。
这一研究的结果是令人鼓舞的,它不但统一了目前前沿科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对宇宙的认识,以及各学科的统一性问题,也解释了现代物理学的一些困惑和难题,比如宇宙的绝对运动和膨胀、暗能量、暗物质、时空、万有引力、相对论与量子力学不相调和等等。
目前,这种将现代科学与中国思维相结合的民间科研还很稚嫩,并且知识储备和人才不足,进展非常缓慢。如果能得到官科的支持和帮助,克服一些困难,它应该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对科学事业的发展能发挥重要作用。
2社会科学中的两条道路
社会科学的问题主要反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从中国社会运动的现实、专业理论文章、网络文章和讨论中已经很明显地反映出来,它们已经与原来的理论出现了分化,而民间探索也与官科出现了分化。
2.1官科社会科学
官科与(中共)官方不同,官科着重于学术,而官方则着重于政治。由于学术的照本宣科往往会使中国革命和建设路子走歪,所以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事实上基本是由中共主导和民间推动的,而事实上的官科社会科学只是一个支流。跟着“本本”念经(如王明、博古、四人帮等),为官方的重大政治举措大量引经据典进行“辩证”,或者在历史转折的重大关头跟着起起哄(如真理标准大讨论),官科事实上一直干的就是这种活。
这也难怪,因为社会科学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而自然科学从近现代以来基本都属于西方物质观的天下,他们研究社会科学难以产生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没有自己的经可念。这也真够难为他们的,如果照自然科学念经,念着念着就将马克思主义念得与资本主义混在一起了,他们自己也未必真懂真信了。所以这些年念得许多年轻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趋于淡薄,反而使他们有些开始接近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或宗教迷信。虽然不至于说官科主张全盘西化,但那些主张西方价值观的半拉子知识分子或“精英”和“民主斗士”们,却是在他们的诵经声中成长起来的。
目前的社会科学所遇到的问题与物理学是一样的,正如上面所讲,“如果以物质的相对运动解释大爆炸能量的绝对运动,难免会出现‘失效’的现象”,而在社会科学中,如果运用人与人之间的相对运动解释人与自然的绝对运动,那也会不得要领。这也正是目前的社会科学理论所难于克服的一个瓶颈。而要克服并突破这一瓶颈,非要进一步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可。
2.2民间社会科学探索
在民间,近几年从事社会科学探索的人很多(如草根网就很活跃),情况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之辩。而对于一些运用中国古代科学进行现代探索和各种自创理论,在此从略。
2.2.1马克思主义原理之辩
这一辩论产生的原因,是中国一直在普及马克思主义教育所致,导致人们都以其为基础或理论依据来评判社会运动。
1)有些人仍坚持阶级斗争学说。这些人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列原著,认为取消阶级斗争属于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甚至是“修正主义”。
这些人属于原教旨马克思主义,基本是死啃书本的“本本主义”或教条主义,对其它探索不削一顾,认为马克思主义“本本”可以包打天下,有的甚至声言只用三五年时间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在辩论中,这些人受到了广泛的抵制,越来越孤立,也越来越少。
2)有些人认为阶级斗争学说不科学。这些人主要是通过大量社会事实来反驳阶级斗争学说,有的人已经形成了对劳动与资本新的观点,对资本具有了较客观的认识,如资本具有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
这部分人属于既坚持马克思主义,但在个别问题上又认为其需要改良,主张对其修修补补的那一类。在辩论中,他们还是能够实事求是的,也越来越理性,对社会科学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人也越来越多。
3)对马克思主义原理进行深入考察。在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上,有人破除“本本”束缚,专门进行了综合性的深度考察,结果是虽然马克思主义早期著述表面看所阐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后来马恩本人也认为人类社会自始至终的基本矛盾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基本运动是劳动,而阶级斗争则是属于阶级社会中的特殊矛盾。马克思主义劳动原理不能得以清楚阐述的原因,主要是受西方辩证法束缚所致。
由此,如果简单地按字面咬文嚼字理解马克思主义,会产生对其原理的曲解,这也是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主因。
坦率地讲,自己属于这一类。这一部分人并不多,开始时曾遭遇了各方面的诘难和反对,但其由于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哲学进行了系统考察,尤其重视理论之根和社会的基本矛盾,其基本观点属于能量运动与物质运动相结合,即中西文化相结合,在辩论中有理有据,使人耳目一新,正在逐步赢得越来越多人的认同。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这种考察结果。
2.3劳动观社会科学
现代科学与中国思维相结合的民间科研,它是将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科学统一在一起进行研究的,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使社会科学具备了牢固的基础。
同时,也对现有社会科学理论进行了横向比较,包括:1)西方社会科学,其主要依据物质科学和达尔文的进化论;2)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其主要依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突出的是剩余价值和阶级学说,但强调“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3)中国古代社会科学,它也有些偏重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儒学)。虽然也依赖自然科学(如易经和道学),但由于古代发展局限所致,所依据的自然科学很欠发达,不支持其深入发展。从考察的基本情况看,这三大板块各有优劣,在借鉴中应该抛弃偏见,注意对它们取长补短,从而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根据以上自然科学能量观的结论以及能量运动规律,结合对生物学以及人类社会历史和现状的考察,对社会科学产生了新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的组成部分或分支,并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科学哲学框架。
1)人类观(劳动观)。劳动的根本作用是改造自然,其性质属于一种能量。人类诞生于劳动,人性就是劳动性,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运动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劳动的结果,人类历史就是改造自然的历史,这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论断是一致的。
注意:这里的劳动,其含义具有抽象性,避免了其人格化,由此,也就避免了按“阶级”划分社会阶层,从而使其含义更广,也使社会相应地减少了些斗争性。
2)认识论(劳动与寄生的对立统一)。根据普通动物向人类的进化,再根据人与自然的矛盾以及反动或消极势力对劳动的阻碍作用,运用正负能分类原则,将自然、人类的动物性和反动势力都划归自然,都属于劳动所要改造或克服的对象,从而构成了劳动与寄生(或人性与动物性)这一对基本矛盾,由此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双相存在和运动。这也与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相符。
通过对劳动与寄生的划分,很自然地分清了人类社会的基本与特殊矛盾,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原理阐释得非常简单和清楚。
由于对劳动与资本概念的抽象化认识,可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予以客观地阐释并进行更进入的研究。
同时,劳动与寄生的含义涵盖很广,它也分别囊括世间的真善美和假丑恶,从而可以与一些宗教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沟通。
3)与劳动相关的普遍联系。这一联系是普遍性的,比如劳动与自然、社会、科学、历史、文化、各国、资本、宗教等等的联系,都要考虑在内。按照劳动原理,社会的运动与发展一直是由劳动所推动的,由此,劳动的正能作用,必然会推动人类走向人性或劳动社会,即大同或共产主义社会。
4)思维(双相思维)。既然人类社会存在和运动属于劳动与寄生的对立统一,其思维也必然是劳动与寄生的双相思维。
根据劳动原理和中国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以及中国政治的本质,该探索不但实事求是地解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实践,而且已成功地提炼出社会哲学的基本框架(即“哲学社会科学”),也概括出了中国新型的劳动文化,使其理论形成了系统化。
民间的这种研究,与中国社会运动的实际是相符的,并且较官科能够对其予以更系统更完善的解释。
3中共与官科的两条道路
许多人可能认为,官科就是中共,其实,这样理解有些表面化,并不符合实际。首先,在自然科学领域,虽然其受中共所领导,但其基础理论却是西方的物质科学。其次,在社会科学领域,虽然中共坚持马克思主义,但社会科学要以自然科学为基础,仍难以脱离西方物质科学的制约。再次,在哲学领域,西方辩证法具有统治地位,不管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难于摆脱其思维的束缚。所以,中共与官科是不同的。
3.1中共的文化导向
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一直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但这种结合的过程,实质上应该是在深刻领会其基本原理的情况下,也是在对其非合理成分予以不断纠错中发展过来的,所克服的主要是一味“念经”的毛病。而每一次突破和发展,基本都是由政治人物所推动,毛泽东是这样,邓小平也是这样。
“文革”结束后,中国社会在实际的运动中,已经放弃了“阶级斗争”学说,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事实上它走在了官科(专业)理论的前面。由此,中国的官科社会科学理论,事实上是在现实和政治家的推动下向前发展。
在对国际国内重大事物的处理方面,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外,主要是依据实事求是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体现出了一定的原则性,也带有很大的灵活性,基本能够保障一些重大决策和举措都符合国内外社会运动的实际。
通过取消阶级斗争,一心一意谋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国际国内都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自十八大以来,中共更加进一步重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社会实践相结合,已经开始着手理论上的全面提升与发展了。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是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同时强调,“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不可能找到现成的教科书”。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中共以习近平的名义进一步表态,明确提出了“劳动观”,实质上已经明确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性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对照以上“民间自然科学探索”和“民间社会科学探索”的内容,说明党心民心是相通的,它们都不赞成全盘西化,都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并进一步发展,都坚持“文化自信”,实质上就是都主张将西方文化融合进中国文化走中西文化相结合并创新之路。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东剧变曾引发国际社会主义阵营产生了很大的动乱,幸亏中共保持着清醒,为中国保留了这块“自留地”。目前,中国这块“自留地”已经大获丰收,希望我们的官科能够对此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总结,在理论上形成系统的“中国方案”。
3.2官科的转舵有些慢
应该承认,由于官科这些年专心致志于追赶西方科学,在物质科学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比如FAST建设和量子通信等,还有些超越了西方,但在宇宙观和人类观方面,官科的转舵则有些慢。
也不得不承认,官科的盘子有些太大(需要各学科进一步深入研究,也需要各路专家统一意见),其转舵并不太容易,因为它属于科学体系的转型升级,难度也有些大,不得不予以特别慎重。这可能是由于原来这方面准备不足,也由于这些年一直是忙着追赶西方科学而顾不过来,我们也会给予充分理解。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是,由于官科掌握着理论的话语权,在“唯物论”或“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下不敢迈步,同时也压制试图在此方面迈步的研究和论文的发表,从而使中国的理论探索在由官科控制的范围内成了一潭死水。比如习近平最近已不再提“唯物论”或“唯物主义”,而官科却还仍在如是坚持,为自然科学理论的突破无形中形成了某种阻力。
应该承认,官科是受我们党领导的,其指导思想应该与中共的引导是一致的,但其屁股却坐到西方文化那边不肯动窝。既承认一些新的发现又不愿承认新的思维,我们的官科事实上目前正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中共在前面拉它,而民科在后面推它,弄得它有些成了毛泽东所说的“陕北的驴子”。而这个“驴子”还非需要它不可,因为它能发挥大作用,干活少了它不行。
从世界范围讲,这个“陕北的驴子”还是一头大驴,而且后面还跟着一群驴,很有些名堂,这群驴事实上属于现代西方科学和资本主义文化,属于其整个科学和文化体系。希望我们以习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能够将西方科学和资本主义文化这群“驴子”拉到大自然的田野上,为人类更好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服务。
如果说自然科学还有些山川需要继续跋涉,那可以先将这群“驴”拉到中国特色社会科学这块自留地中干起来,从而得出“中国方案”,为世界提供改造社会的样板,由此而带动自然科学的发展。目前中共正在这样引导。
其实隐隐中也感觉到,似乎官方暗中也开始有所行动。
如果自己言语中有所不敬,还望官科给予谅解,那是因为科学发展而着急所致,其矛头针对的是主张全盘西化的那部分人,是想刺他们一下,希望他们能早点转舵并加快些步伐。
中国的自然和社会科学,是继续走物质之路,还是转舵走能量之路?是全盘西化,还是中西方科学与文化相结合以及怎样结合?希望官科能做出正确的抉择,从而促进中国科学事业的更快速发展与进步。
3.3“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加工返销
中国自然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国际战略意义。据观察,目前的世界局势,若再爆发像一战二战那样的世界大战已不可能,因为在核武器时代,那意味着毁灭人类。如果再爆发经济大战,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现在经济已经全球化,世界已联系为一个整体,况且西方集团正处于分化瓦解中。即便发动经济大战,中国也会稳操胜券,因为中国正在暗中布局(大量收购实体经济),早有打算。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可能是伴随科学革命的文化大战。
这场大战的战场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其制高点是哲学。而自然哲学的制高点是宇宙观,社会哲学的制高点则是人类观,这是这场科学与文化革命的关键,只要掌握了这两个制高点,中国就将立于不败之地。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为反对封建专制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我国从西方引进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而在这次科学与文化革命后,我们就会与西方礼尚往来,反手向他们输出“能先生和劳先生”(能量观和劳动观),从科学与文化的进口国转变为输出国。
官科的朋友们,希望你们尽快行动起来,在这场“加工贸易”中加把劲,早日将进口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原料加工成“中国方案”制成品,尽快返销出口回敬西方!
成稿于2015-07-30,补充修改于2016-8-20。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