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科学从哪里突破包围?

火烧 2009-10-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科学突破的核心在于思维逻辑,指出科学进步需摆脱概念性思维,重视思维科学研究。强调机制与思维双重改革的重要性,反思历史机制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呼吁通过思维创新推动中国科学的发展。

中国科学从哪里突破包围?  

田忠国  

前苏联的科学家已证实了精神的物质性。  

再说,现在美国的思维指挥计算机,就证明精神是物质性的。也就是说,人头上戴个话话式的东东,不用说话,只要想,计算机就执行指令。如果人类先有概念,就没有科学了,因为,科学是无限的,没有概念的,概念不过是对某种物质的认识。  

人体是个物质场,古人是这样认为的,这个物质场与宇宙这个物质场的动态交流,就形成了意识的动态运动。而这个动态运动,又是多方向的,这就形成了精神的多向性。  

石头不能与石头交流,但石头中的某种物质,虽然没有证明能够交流,但也没有证明不能交流,凡是没有证明,或者业已证明,但可能是错误的,都是可能存在的。这就是易经思维法。  

由此看来,中国科学不是个科学突破问题,也不单单是个体制问题,而是个思维问题。  

解决了概念性思维逻辑,中国科学就步入了科学的春天。  

当然,中国前三十年出科学成果,后三十年不出科学成果,就说明前三十年的机制激活了创新,也即思维能力,而后三十年的机制恰恰复制了失去创新能力的思维逻辑和机制逻辑。因为,后三十年和前三十年比,拥有知识的人是前三十年的几十倍,本应创造能力更强,但却失去了创造能力,而前三十年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四十多年前都能创造出至今还被一些煤矿使用的设备,这一事实难道不值得中国反思吗?  

因此,解决科学问题一方面应从机制上,也就是源头上解决,另一方面也应做思维科学的深入研究。  

学会思维,才能学会创新。  

 2009-10-12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