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习近平履新后新闻界出现五大积极变化

火烧 2015-05-17 00:00:00 网友时评 1026
文章分析习近平履新后新闻界五大积极变化,包括减少负面新闻、反华内容及文革丑化现象,同时指出微信成为洗脑工具,媒体潜规则影响舆论导向。

 

近选随感3篇,以飨读者,敬请批评指正。

一、习近平履新后新闻界出现五大积极变化

一是群众报复官员的新闻少了。以前常有群众抱“土炸弹”或煤气罐与贪官同归于尽的消息,现在则少有耳闻,贪官自杀的消息反倒多起来;二是关于巴菲特、盖茨等神化美国人的新闻少了。以前的新浪、搜狐、腾讯等财经新闻,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两人新闻,现在则少多了;三是汉奸和极右分子的新闻少了。以前茅于轼、贺卫方、陈志武、许小年等汉奸和极右分子的新闻多如牛毛,现在则明显减少;四是“三俗”新闻少了。以前关于凤姐、木子李、苍井空、援交等花边新闻多如牛毛,现在少多了;五是反党反华反社的新闻少了。腾讯网发表的《炮打公有制》之类的文章以前随处可见,现在则明显减少,且多以隐晦方式出现。

不过,2014年下半年后,这五大积极变化似乎正在逆转,目前呈回潮趋势。可即便如此,现在的新闻界也比十八大前好多了。

二、微信成最佳洗脑工具

与论坛不同,微信最大的特点是单项输出价值观,即阅读微信的人只能看到微信本身的价值观,却很难看到其他人对微信的评论,这种单向输出性使微信成为最佳洗脑工具,这就是微信的可怕之处。更令人忧虑的是,开发微信的腾讯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西化派媒体,而且在引领媒体潮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中央严格整顿微信平台,也必然有许多汉奸言论被微信转发,而爱国、反西方观点被边缘化。

三、丑化文革已成媒体潜规则

偶然间看到施一公的一篇文章,所述本是家庭琐事,可偏要拉上文革,并把文革说的暗无天日。此类文章一般对文革着墨不多,好像是很随意的来上一两句,却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后来,发现多数文章都是如此手法,不是爷爷在文革中被冤枉,就是爸爸被孽待,要么是自己被红卫兵毒打,或者说点文革中的荒唐事。可见,丑化文革已成媒体潜规则,此文也说明了施一公的政治倾向。(2015-5-17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