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历史视野

两面作战的明朝

火烧 2005-05-03 00:00:00 历史视野 1025
文章分析明朝无法实现海洋与陆地双霸权的原因,指出其地理、战略及外部压力的限制,对比欧洲殖民成功经验,强调明朝对外扩张的困难与失败。

两面作战的明朝

有不少人说,明朝怎么不跟欧洲一样向海外抛出人口,开放海禁,进行殖民贸易,以海外贸易的收入来实现陆地和海洋的双霸权。但是人类历史上并未出现陆地和海洋双霸权的国家,如果要硬算,只能算美国了,但是美国只能在欧洲和亚洲保持中国和苏联、日本各国之间的均势,这一点更象英国的特性,而美国的地理形势也深有海洋性的特点。因此,想要求明朝象明朝能走欧洲相同的道路,并不可能,或者说是要求太高,除非出现天才的君主,几代人英主辈出,才有实现的可能。今天所有的工业强国,都是对外殖民扩张的产物,即便苏联也算是,西伯利亚的毛皮曾经长期是国库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度达到50%。而西欧各国,则从三角贸易收获很多,充足的金银,廉价众多的黑人奴隶(400年的奴隶贸易人数为2000万人,到达美洲的人数只有10%,非洲人口损失2亿左右,损失惨重),对旧世界的粮食产量增加很大的玉米和土豆(使全球粮食产量增加5倍),广阔肥沃的土地,除了加拿大北部之外,几乎都适宜耕种。这种历史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明朝向外殖民,在越南的教训说明困难相当之大。如果是用船运载部队去征服困难更大。更麻烦的是,明朝背后蒙元残余势力仍很强大,虽然无法说,可以致明朝以死地,但是要说放心大胆地去大规模殖民,恐怕谈不上。明朝对外扩张,必须作到:1、解决蒙古人的残余势力,重新控制新疆,2、向东北寒凉地区移民,将其改变成大规模耕作的区域,解除自宋朝一代开始出现的蛮族威胁。最后才是向海外殖民,但是效果跟欧洲彻底改变美洲人口结构的仍然比不上,无论增加国家财富的潜力和征服的容易程度跟欧洲仍然无法相比。
  明朝明显策略上操之过急,而且最后还半途而废。这跟西汉几代君主始终保持西域畅通的国策稳定性相比,实在是值得惋惜。
  幸运的是,欧洲人最后只占据了美洲和澳洲这样的不算富饶的地区,非洲的根基也不坚固。不然,中国今天要面对的是更加险恶的国际环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