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三农关注

开辟第二条农村金融改革道路 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火烧 2005-05-02 00:00:00 三农关注 1025
文章探讨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第二条道路,通过资金合作促进农民组织化,推动农村经济体制变革,建立国家支持与农民经济结合的新机制。

开辟第二条农村金融改革道路

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姜柏林

136000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平监管分局

13904347241 [email protected]

2005-04-24

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这一政策意见,为我国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和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开辟了新道路,同时通过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的发展,将使农村经营体制和经济体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为农村经济的二次飞跃找到了组织载体。

一是,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可以有效的将分散的农户联结起来,使分散的农户经济逐步的过渡到合作社经济上来,从而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上来。农民互助合作金融,通过资金余缺调节,最能满足农民需求,因而最易通过资金合作产生利益共同体,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最重要的和核心的是农民做为经济主体能够广泛的参与进来,成为推动深化改革的真正动力。就象家庭经营一样把亿万农民调动起来一样,新的合作金融必将使亿万农民的积极性再次得到调动和响应。这是农村金融改革和农村经济改革能否突破的实质性组织体。没有农村金融新的农民为主体互助合作金融的培育和发展,农村金融改革就找不到突破口,就抓不到主要矛盾来解决主要问题,今年的发展新的农民合作金融组织意见能否落到实处,是至关重要,如果我们决策上忽略了这一点,改革就找不到答案的。

二是,农民互助合作金融和农民互助合作经济同时共生存,是农村经营体制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把农村信用社做为农民的合作金融组织,农民是不认可的,农民没有积极的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因而农村信用社始终做为农民经营主体之外的经济组织,就向与农业银行的关系一样,或者说,是一种公司和农户的市场买卖关系,并不存在共生共存的关系。事实证明,农村信用社从来没研究过市场价格变化向农民及时提供贷款。也没有意识到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应首先化解农民进入市场风险,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只能是农民之外的经济体。而农村没有合作金融的经济面对分散的农户经营体制,是难以想象农村经济是会发展的。

三是,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能够有效的建立起来国家帮助农民,国家引导农村经济和扶持农业产业的组织体系和政策传导机制,建立起农民经济和国家经济相结合的制度,在国家经济引导下,在市场经济调节下,使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比如,农业发展银行(或财政和中央银行)通过农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将国家对农业的支持通过农民的组织转贷给农民,一方面,降低了运作成本,减少了中间环节的挪用和截留,使国家的扶持和农民经济直接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能够扩大内需,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更重的的是,通过国家的帮助和农民的互助,建立起新的农村经营体制和新的经济制度,解决城乡体制性矛盾和收入分配差距问题。

四是,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有利于现有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突破。对农村信用社改革我们可以做个预言性的结论:现在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不能说错,但改革的目标和效果不会达到预期。由于产权改革中存在大量存款化股金,并没有建立起风险责任自担机制,信用出现风险后,其最后风险要由国家承担,国家承担之后风险还是要由社会来承担的。另一方面,产权制度改革好的社,为了做实利润,多发工资和分红,也不会使用高成本向分散的农户提供贷款需求,而会按经济规律,追求有规模和抗风险性强的资源市场。也就是说,农村信用社商业化改革后,撤并农村网点和贷款向非农行业转移是必然的,同时也是我们可以预见的。如果大力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那么农民的互助合作经济就会很快形成规模化经营,为农村信用社提供了规模效益市场,农村信用社或是农村商业银行机构才能留在农村,服务于农民。也只有通过发展新的合作金融组织,才能使农村经济组织实现多元化,并通过这样组织向农村信用社入股,才能实现组织结构的对称性和产权的明晰,从而转变治理结构和经营机制,摆脱信用社的行政控制和依赖国家信用的局面,才能通过市场竞争,带来组织上的活力,才能服务好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是,通过发展农民互助合作金融,才能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建立起资金回流机制。过去,我们既是有心支持农业,但由于没有合适的组织传导体,结果很多支农政策难以落到实处。如果通过发展农民互助的合作金融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后,农村巨大的市场和市场利润将吸引城市资金下乡,城里的资金就会转化成农村的消费市场,从源头上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促进工农产品的等价交换,进一步拉动城市工产品下乡,为国家增加税金收入,国家通过工业税收转移支持农村基本建设项目和产业发展,又进一步拉动内需的扩大,从而使国民经济走上以内需消费和投资拉动为主,出口拉动为辅的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切实通过经济增长使国民得到生活福祉的提高。

六是,发展新的农民互助合作金融,需要典型示范。吉林省梨树县百信农民资金互助合作社,是一个典型的新型农民资金互助合作金融组织。这个组织虽然刚刚起步和发育,还有很多组织方面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们依然可以预见,这个小合作的大方向。她的创立,为新的合作金融组织的发育和发展提供了示范,反映了农民群众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梨树百信资金互助合作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建立起了自担责任和自我约束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其风险防范强弱完全可以由农民自我控制;二是;为国家监督管理提供了监督管理框架,可以在自我约束基础上,指导机构准入和退出管理.这是新的金融机构进入市场的两大条件,百信合作社找到了突破.

从培育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角度看,单纯的商业化金融主体多元化,还是不能解决农民信贷需求的,这是因为商业金融和农户信息不对称和运行成本高等原因决定的.只有互助合作金融,才能成为增加对商业金融的竞争压力,迫使商业金融(农信社)转变机制改进服务增强活力.而农民合作金融的发展需要和国家政策金融相结合,成为政策金融支持三农的组织传导体,一方面,使国家政策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带动了合作金融发展,从而有能力参与农村金融竞争,使商业金融在竞争中回归农村,在竞争中发展壮大,在竞争中和农民合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