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林彪和孔子翻案意欲何为——评《辞海》2009年修订版对词条的错误删改
为林彪和孔子翻案意欲何为
――评《辞海》2009年修订版对词条的错误删改
陈守礼
2009年修订版《辞海》为林彪和孔子翻案,意欲贬损毛泽东继续搞“非毛化”。这表现在编者对【林彪】、【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林彪反革命集团】、【批林批孔运动】、【孔子】等六个词条的删改之中。
一、《辞海》分三次逐步删改【林彪】词条,为林彪翻案。
(一)1979年版写的【林彪】词条全文如下:
“【林彪】(1907——1971)湖北黄冈人,名育容,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八路军一一五師師长,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在土地革命初期,对中国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长信,对他进行了批评和教育。抗日战争时期,又追随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反对党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解放战争时期,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一再抗拒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和战略部署。文化大革命中同陈伯达等结成以他为首的反党集团,并和王张江姚‘四人帮’勾结,鼓吹‘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反党乱军,破坏文化大革命。1970年8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发动反革命政变未遂。1971年9月8日,发动反革命武装政变,妄图谋害毛泽东,另立中央,阴谋失败后,9月13日私乘飞机,叛党叛国,仓皇出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1973年8月20日,中共中央通过决议,将这个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永远开除出党。”
(二)1989年版《辞海》,第一次删改【林彪】词条,把1979年版词条所写的林彪在历史上的许多重大的错误和罪行否定、删除:
1、把林彪“在土地革命初期,对中国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怀疑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长信,对他进行了批评和教育”否定、删除;
2、把林彪在“抗日战争时期,又追随王明右倾投降主义路线,反对党的‘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战略方针’”的错误否定、删除;
3、把林彪在“解放战争时期,在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中,一再抗拒党中央的战略方针和战略部署”的错误否定、删除;
4、把林彪在“文化大革命中……鼓吹‘怀疑一切,打倒一切’,反党乱军,破坏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否定、删除;
5、把林彪在“1970年8月在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发动反革命政变未遂”的罪行否定、删除;
(三)1999年版《辞海》,第二次删改【林彪】词条:
除了继续删除上述1-5项林彪的错误和罪行之外,又进一步否定、删除两项:
6、把林彪妄图“另立中央”的罪行否定、删除;
7、把林彪“9月13日私乘飞机”的“私乘”二字删除、否定。
(四)《辞海》2009年修订版第三次删改【林彪】词条,除了继续删除上述1—7项林彪的错误和罪行之外,又进一步删改:
8、把林彪“1971年9月8日下达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与妻叶群、子林立果叛党叛国”的罪行否定、删除。
(可对比《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第1271页,1989年版第1433页,1999年版第1537页与2009年版第1157页)
这就把《辞海》以前各版所确认的林彪的错误和罪行全否定了。
二、在【辽沈战役】词条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决定首先在东北同国民党军进行一次战略性决战……)“但东北野战军主要负责人林彪一再拖延,拒不执行。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纠正了林彪的右倾错误以后……”(才发起决战)。编者把“林彪拒不执行的右倾错误”这段话否定、删除。(可对比《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第1035页与2009年版第1150页)
三、在【平津战役】词条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要求东北野战军早日祕密入关……)“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灭(敌人)。但东北野战军主要负责人林彪拒不执行。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纠正了林彪的右倾错误以后……”(才得以顺利进行)。编者把“林彪拒不执行的右倾错误”这段话否定、删除。(可对比《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第45页与1999年版第54页,2009年版第1440页)
其实,上述两个词条所反映的是真实历史,当年毛泽东为这两个战役所发出的电报(见《毛泽东军事文选》)和军史党史书上都记述了林彪的这些错误。编者欲否定林彪所犯错误的事实是徒劳的。
四、《辞海》2009年修订版删改【林彪反革命集团】词条。
本文上述已指出2009年修订版把林彪“1971年9月8日下达武装政变手令,妄图谋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与妻叶群、子林立果叛党叛国”删除;后又在【林彪反革命集团】词条中,改写为:“林彪之子林立果及其党羽炮制《‘五七一’工程纪要》反革命计划,妄图谋害毛泽东,发动武装政变。”(见《辞海》缩印本2009年修订版第1157页)
经过编者这样的改写,这就变成仅仅是“林彪之子及其党羽”有此“政变图谋”而已了。
以上这四个词条的删改,显然是篡改历史,为林彪全盘开脱。虽然 “阴谋夺取最高权力”“反革命集团主犯”目前尚未删除,但林彪的“错误、罪行”的具体事实全无。这是编者慣用的“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一种翻案手法;而且编者还慣用逐步翻案手法,谁也不能保证不会像删改【孔子】词条一样下次再删。
以上有关【林彪】词条的删改,就把林彪的8项具体错误和罪行完全删除否定掉了。有个诡辩是说工具书是中性的,对人物的“功过是非”是不作评价的。可是,编者写【毛泽东】词条却是大不同,却是“功绩”全删除,“错误”写了一大堆,写他“逐渐骄傲起来”、“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严重”、“轻率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批判彭德怀”、“错误开展‘反右倾’”、“重提阶级斗争、把阶级斗争绝对化、扩大化”、“社教运动重点整走资派”、“错误发动文化大革命”等。(见《辞海》缩印本1989年版第1641页、2009年修订版第1271页)
暂且不论毛泽东是否真错、是否真的只有他一人有错。请问:毛泽东和林彪两个词条的不同写法,难道不是编者以美化抬高林彪来达到丑化贬低毛泽东的目的、继续搞“非毛化”吗?因为事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马列主义和修正主义、革命和反革命都是互为对立面的。否定林彪的错误、罪行,岂不等于同时否定林彪的对立面毛泽东用党的正确路线纠正林彪等人的错误才取得革命胜利的历史事实吗?
五、在否定林彪的错误和罪行后,编者又删改【批林批孔运动】词条,把“批林批孔”一起否定。
(一)《辞海》1999年版全文是:
“【批林批孔运动】‘文化大革命’后期,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批林批孔反对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的运动。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认为孔孟之道是林彪反动思想的渊源之一,提出批林应同批孔联系起来。1974年1月中共中央转发了江青组织人编写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后,运动在全国展开。江青等人打着‘批林批孔’的旗号,以批‘周公’、批‘宰相’、批‘党内大儒’来影射攻击周恩来,并大肆吹捧吕后、武则天等,为在即将召开的四届人大上由江青组阁制造舆论。同年底,毛泽东对江青等人组织帮派,阴谋组阁的活动进行了批评。1975年4月,批林批孔运动实际上停止。”(《辞海》缩印本1999年版第812页)
(二)《辞海》2009年修订版又改写“批林批孔运动”词条,全文如下:
“【批林批孔运动】‘文革’后期开展的批判林彪反革命集团和孔孟之道的运动。由批林整风运动发展而来。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毛泽东认为孔孟之道是林彪反动思想的渊源之一,批林应同批孔联系起来。1974年4月中共中央转发经毛泽东批准,由江青组织编写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后,运动在全国展开,再次造成动乱。江青等人打着‘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的旗号,以批‘周公’、批‘宰相’、批‘现代大儒’来影射攻击周恩来,并大肆吹捧吕后、武则天等,阴谋在即将召开的四届人大上由他们组阁,扏掌党政大权。同年底,毛泽东对江青等人组织帮派、阴谋组阁的活动进行了批评。1975年4月,批林批孔运动实际上停止。”(《辞海》缩印本2009年修订版第1424页)
2009版的改写与1999年版对比,可看出两大问题:
第一、2009年修订版编者把1999年版写的“‘文化大革命’后期,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批林批孔反对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夺取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运动。”否定、删除。这就不再把整个“运动”都推到江青身上去了。
然后,改写为“1974年4月中共中央转发经毛泽东批准,由江青组织编写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后,运动在全国展开”。
这样,就把“批林批孔运动”的发动者改写为“中共中央经毛泽东批准”的了。
第二、2009年版《辞海》隐瞒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通知》关于防止“运动”出偏差、有利运动健康进行的“规定”及其所起“作用”的史实,相反,特别新增写一句话:“运动”“再次造成动乱”。作为编者对“批林批孔运动”总的评价。
这样,编者就把“批林批孔”定性为一场“动乱”了。这就既否定“批林”又否定“批孔”,是对“批林批孔运动”的彻底否定。
实际上,历史真相并非如编者所言。1973年底,邓小平也已重上工作岗位,“参加中央和军委领导工作”。1974年,按“毛泽东批准中共中央发《通知》”的“规定”:“批林批孔运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不要成立战斗队一类群众组织…不搞串连…不要扩大化”。(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第907页)毛泽东在“运动”刚开始时就“强调要注意掌握政策,防止和纠正运动中的偏差,以及要注意‘抓革命、促生产’。”(见《毛泽东传1949-1976》下册第1692页)实际的“批林批孔运动”既没有抓“林彪分子”,也没有抓“崇孔分子”,更未“扩大化”,也未发生打砸抢抄事件。
即使有人欲利用“批林批孔运动”整“周总理”亦未得逞。“批林批孔运动”是在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周总理邓小平等领导人和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进行的。所以,周总理在1975年1月13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国在1974年进行的“批林批孔运动”总结说:“我们不能因为批林批孔已经取得很大的成绩而有所松懈。我们要继续深入批判林彪,批判孔孟之道”。“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普遍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因为那时周总理身体有病,这个《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在“邓小平主持下起草”的。(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第911页)这才是“批林批孔运动”的真实历史,岂容编者用“动乱”两个字概括!
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同样肯定是毛泽东“领导了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林彪既“叛党叛国”,那么进行“批林”,对党内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清除其思想影响,岂不是顺理成章的吗?如果像《辞海》编者那样把“批林”定性为“动乱”,那么“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岂不更是“动乱”了吗?
至于“批孔”,两千多年来都有人批孔,封建统治者也禁止不了,难道今天的中国人连“批孔”权都没有,“批孔”也成了搞“动乱”的违法行为了吗?
六、删改【孔子】词条。
《辞海》编者把“批孔”也定性为“动乱”,果然,重塑孔子偶像,把孔子美化成超阶级的全民文化的代表,企图以孔子思想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统地位了。《辞海》编者为了掩人耳目,修改【孔子】词条是分三步走的。
第一步,1989年版开始删改,编者在1979年版写的“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仁’实际上是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为目的”这句话后面增写了一句 :“但也表现了对一般人的重视”。这是一句超阶级观点的错话,是不该增写的。
第二步,1999年版进一步删改,把1979年版写的“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改写成:“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极大”。公然为孔子孔学翻案了。
第三步,2009年修订版再进一步删改,把1979---1999年版都尚未删除的“孔子的‘仁’实际上是以维护贵族等级秩序为目的”删除;把孔子提倡“德治”的实质是“维护贵族统治的基础”删除。(可对比《辞海》缩印本1979年版第1119页,1989年版第1262页,1999年版第1352页,2009年修订版第1046页)这就把孔子孔学的阶级性完全彻底否定掉了。
孔子的基本思想是“维护贵族等级统治”、反对“犯上作乱”的。难道历史真的会开倒车?2009年版《辞海》已回到了孔子的立场上,忠实贯彻孔子思想,在【批林批孔运动】词条中把“批孔”视为“犯上”,定性为“动乱”。
这样,《辞海》对上述六个词条的连续三次修订改写,完成了为林彪、孔子孔学的翻案。于是,有人在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天安门东广场上,公然树起孔子铜像的“政治事件”也就出现了。
中国的封建社会延续了两千多年,历代封建帝王,包括蒋介石总统都搞“尊孔崇孔”,蒋介石还把“孔孟之道”定为他的所谓“党国”的“党魂”、“国魂”。但孔子一概未能挽救他们的灭亡。至今,有些人是否错误地总结历史的教训,以为这是由于他们“尊孔崇孔”的力度还不大,他们谁也没有在自己的首都树过孔子铜像。于是,就把九点五米高的“孔子铜像”树到了天安门东广场了。
然而,篡改历史、错误总结历史教训者,必会受到历史的惩罚。
《辞海》负责人说,他们“每十年一修订”,每次修订都要对“历史”进行“重新解释”,他们竟然这样重新解释【林彪】【林彪反党集团】【批林批孔运动】和【孔子】等六个词条所反映的历史和总结历史教训。说白了,实际上《辞海》是为了掩人耳目而“逐步”地为林彪孔子等都翻案,在搞“尊孔崇孔”的同时“逐步”地诋毁毛泽东,搞“非毛化”“非共化”,企图达到篡改历史、颠倒历史是非和“改旗易帜”的目的。但是“倒行逆施”者的“所作所为”,恰恰是暴露了自己的“反毛”“反共”的真面目,这只能激起人民群起反对,最后只会走到“倒行逆施”者自己愿望的反面。
作者通信处: 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邮编226007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